1. 腳跟採踏板時呈垂直無彎曲, 這個設定我到是調到剛好
2. 騎乘時盡量去感覺弓背收小腹的騎乘方式, 不過姿勢維持不久
3. 以芝麻球部位為主要踩踏運動
4. 盡量以微內八字來騎車
前些日子硬體部分做了一些調整 (因為感覺蠻趴的, 身體呈45度左右), 龍頭有調高了, 坐墊也往前移到底了, 可是還是會壓迫到會陰部, 我覺得是壓迫到會陰部的神經跟血管而產生腳拇指發麻, 還有手掌也感覺承受了身體的壓力, 騎不了多久, 手掌也開始會發麻, 請問各位前輩有何解決方式勒?
明天會來試試 chentcj 兄的方法, 希望能改善這幾個問題, 小弟在此感恩各位前輩所提供的意見!
pgvin wrote:
每次騎車時, 騎不到...(恕刪)
會陰會麻,可以把坐墊的水平調向前傾,
調一點就好了,調太多不好坐,而且會增加手的負擔。
手掌會麻,可能是施加了太多力量在手上。
手握龍頭應該只是扶著而已,上半身的重量大部分要靠腰部來撐。
然後再裝個牛角,多變化支撐點。
我自己是有4個支撐點在變化,平常就是手掌底部的內外兩側跟虎口,
當腰部有點酸的時候,會把腰部立起來,
然後只用手指頭搭著把手,讓腰部休息一下。
手只要感覺有點酸就換支撐點,原本酸的位置過一陣子就好了。
我自己大約的感覺是
當腳有力的時候(騎快),支撐點各分攤--手20%,腳50%,屁股30%。
當腳沒力的時候(騎慢),支撐點各分攤--手30%,腳30%,屁股40%。
調整真的是不容易,騎了9個多月還是一直持續在微調。

目前的成績是不穿車褲50km以內,不會有地方痛。
50km以上就不知道了,最後一次調整完後,還沒騎過50km以上的路程。
省下了一個sq-lab的錢,如果一開始就會調整的話,應該連人間肉球也可以省了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