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有適合跑林道,AM地形用的,車體小於現在一般26吋且車下前後輪車架不要太大的登山車?

FILIPYANG wrote:
抱歉我說的是這一台M...(恕刪)



這台好像很棒,且價錢還可以接受,不過這可以折疊嗎?

這牌子是不是RST代理的阿?改天去RST看看實車!!
mi.3 wrote:
這台好像很棒,且價錢...(恕刪)

他不是摺疊車,是小徑車。
LG的車這兩年還滿多車店再賣的,有些GINAT店也有再賣。
不過這款車不多,去前打各電話問問,免的白跑一趟。
http://tw.myblog.yahoo.com/filipyang/
daedlaus wrote:
26吋推薦OYA.....(恕刪)

折疊車有很多多餘的重量,背在身上實在不可行,

再說這幾台折疊的關節都很脆弱,AM地形大瀨兩三次車子保證基基嘎嘎叫到死.

焊馬當然不可能是進口的,在貼上"悍馬"牌幾年前那台車架扔出來賣五六千沒有人要.

直到某日尖端科技刊出美軍空降部隊配車是那台才開始有人找.

後來成車搭配的料也實在是偷到不行.
車子醜毋寧死~
FILIPYANG wrote:
抱歉我說的是這一台M...(恕刪)

小弟最近有幸看到一台
不過貼著大大的 已售出 紙牌
看起來好像很難有這樣的車阿 ,我原本以為折疊車會比較輕!

且我仔細在衡量一下,我自己的26吋登山車大約12公斤多,如果長時間用肩膀扛著對手臂也很傷,

因為不可能遇到地形就把車再度綁在背包上,一定是確定皆下來有相當長的一斷路不可能騎車才會如此!

LG那台MV5 FS 要14公斤多,不然他的價錢和設計大體上勉強可接受,除了前叉幾乎沒啥選擇性。

REACH Off Road那台有個疑問,他到底是太平洋這牌子還是LG?

又這台車我收尋一下資料,都是公路車把配公路胎勒,還是我找錯?

所以悍馬算是紮紮實實被過渡哄抬的商品了?我原本其實有在考慮悍馬說!

假如我在降一下標準,要應付的難度大約像軍艦岩單鳳山這樣,反正超過這累的我也不敢衝!

這樣選擇性會比較多嗎?


其實台灣人玩的地形來說,

我們的AM相對於國外可能還不到標準XC的地形,

所以不用想太多,您的需求其實最適合找台單避震車架,

挑支高性能,行程大約在100~130mm的前叉,

但是要注意是否車架頭管角度支援前叉的行程.

變速組件看預算決定,能輕則輕. 輪組用標準XC倫組裝個26x2.0"的越野胎就搞定了.

其實長時間扛車可以換個方式,人在車子左側,坐墊抽高,

右手從車子上管右邊向下穿到BB的左側,手腕向後轉托住BB的位置,

這個扛車姿勢可以很快的轉換,

而且其實右手臂同時有三點在拉住車子的重量,累了還可以換成用肩膀托著,

您所想的用背的車子通常真正在林道或者有高低差的地形,

反而背後的車子會東卡西卡耗費更多力氣,

東西背在背上很難控制.

另外,H牌的折疊登山車既然不是H牌設計生產,

是直接買現成公模來貼牌.

零組件與價格比又"非常"不划算的情況來說.

我只能說"是的,牌價灌水非常嚴重",
車子醜毋寧死~
kalaguda1 wrote:
其實台灣人玩的地形來...(恕刪)


原來國外人口味這樣重,不過,我已經有一台NRS,最近和朋友開始試著單車戶外過夜,且以往我們爬山的經驗來說,有不少路段實在騎車會是很賞心悅目的事,但相對的要付出的代價是很多路段需要扛車,甚至把車背著走很長一段路,所以想說小輪徑的車子是否也有設計出適合惡劣地形的。

但這還需要相當程度不段的累積目前的經驗和多嘗試。目前也還在評估中,畢竟,爬山本身也夠累的了,何況搞一台單車上去!
mi.3兄想要背車.....
我猜是為了想去能高越嶺、霞客羅越嶺這種要挑戰大崩壁的路線吧.......

請參考一下阿里巴巴的遊記啦~~
這邊有解答
背車測試

或是想要重裝騎車(含帳篷等)
單車加強版大包法

酷吧.....
升格當爸爸....才知道有時間騎車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永兄

沒錯阿,還有在肖想郡大林道接觀高工作站下巴通關古道阿!
不過八通關古道似乎說禁止單車通行。

把行李綁在車上的方式,會不會引響重心很嚴重呢?
這方案好像也挺可行的。看起來要是不小心摔車至少車子不會壓住腳而動彈不得!

看來沒有適當的車子出現前,還是用這樣的方法累積經驗。
感謝永兄分享!!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