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th White wrote:我個人的心得 22速適合越野 11速則偏向玩下坡...(恕刪) 試算了大7伍佰(2*10)和XTC2(2*11)的齒比,低速在0.65上下,高速則在3.3上下;再算自己27速的車,低速是0.65,高速是4。可見20、22速登山車是犧牲高速檔以換取變檔效能。前幾天在其它文章瞄到車友11速登山車的開箱分享,低速比1.05,高速比4.4。已經不是勇腳等級,完全是變態魔人的設定啊!
微醺鸚鵡 wrote:試算了大7伍佰(2*10)和XTC2(2*11)的齒比,低速在0.65上下,高速則在3.3上下;再算自己27速的車,低速是0.65,高速是4。可見20、22速登山車是犧牲高速檔以換取變檔效能。 高度特化的DH車種不談,就以最經典的XCO賽事來說,現在的場地設計能讓選手靠踩踏達到高速的路線幾乎不存在,所以犧牲用不到的高速檔換取整體性能的提升是很合理的(想踩高速去騎公路車吧),大部分的登山車職業選手現在都改用單盤12速,中階消費型車種因為成本、耐用度的考量會用20速,至於27速這種的幾乎是入門車款才會採用。
jackhung_web wrote:高度特化的DH車種...(恕刪) 我覺得你在研究下坡車.但沒有玩下坡.如果有....以前玩下坡.都是自組單車.以前叫越野車.現在叫競技單車.它連變速都沒有..下坡重點是.輪胎抓地力.跟剎車..跟機速沒有關係的.不要不爽.不高興.以實際來說.你如果齒輪比太小.後輪容易空轉.如果下了窪地.你如果站起來.會踏空.你如果坐著.你會向後倒.沒有用的.不信試試...下坡剎車都停不了.連要踏什麼..玩下坡重點是你敢不敢下.腎上腺夠不夠強..以前玩下坡.有沒有路不重要.敢不敢下才是重點..而不是騎幾萬的車.跟開幾百萬的皮卡上山好嗎....
剛好有人用DJ車騎WHISTLER BIKE PARK,其實就是一台車你想要多少功能,特化多台持有,還是一台多用,就看口袋多深。RIDING DIRT JUMP BIKES IN WHISTLER BIKE PARK!
jackhung_web wrote:公路車也可以騎Whistler...(恕刪) 他摔車了😂運動雖然要注意安全,但其實也是在培養冒險精神,人活著被恐懼支配,我覺得蠻可悲的。台灣人普遍是為了健康活得久而運動,歐美他們比較懂得,享受短暫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