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可能不實用農用單車開箱

好威的胎~~

車架的顏色也棒

吸睛~~


t1211 wrote:
騎了7年車.最後還是...(恕刪)
t1211 wrote:騎了7年車.最後還是喜歡野車.瀏覽N年小


是說
那個框好多洞洞
清起來會不會很煩啊?
沒有擋泥板,遇到爛泥巴路,會不會噴全身啊?

好奇問一下,輪胎陷入泥巴多少,還可以騎?
噴泥巴多少會,不過騎到泥地裡速度相對慢,所以噴不到身上,最深騎到整個胎壁都在泥巴裡,用32-32齒比還是可以走,不要用到太低齒比不造成後輪空轉就行,這車架有留擋泥板螺絲孔可供安裝,輪圈輕理多拉根水管噴噴,這種車我不太會想洗得很乾淨,就跟洗耕耘機一樣軸承部分注意一點就好了。
去年阿公店二鐵看到一台大腳怪參賽
多威阿
註冊日期:2003-08-14 15:57
這種輪框只能用碟煞!?
v煞有辦法裝上去嗎??
這框是碟煞用的,舊款surly有碟v二用框,但也得前叉後上叉有保留煞車器安裝孔,當時設計考量極端用途與偏遠地區維修部品取得與故障排除方便的因素,現在仍多用機械碟的配置,仍然是基於易於維修的特性,碟優於v,還是在雪,泥卡框使煞車效能不佳的現象。
t1211 wrote:
surly有碟v二用框...(恕刪)


那應算是車圈裝飾而已 , 不是V煞框

也沒有那麼大支的V夾可以煞 , 而且現行登山車應該只有入門低階才有配V夾

碟煞才是越野車的主流 , 現在連公路車也推出碟煞系統


有錢能任性 ; 沒錢就認命 !
打從第一代SURLY 大腳車出來就研究追蹤到現在.
當時第一代與現今相同前後輪的軸承都是135MM.目的在於前後輪可調換.
特別之處再於前輪軸右側有一個單片小飛輪.若後輪變速故障.無法排除可以前輪調換到後輪作為驅動輪.
(此前輪附有飛輪的設計這一代已經取消).
這種碟煞.V OR cantilever break可互換的設計(於目前銷售的26吋大腳車PUGSLEY OR MOONLANDER亦都取消).但從第一代PUGSLEY前叉.及後上叉預留的剎車座可以看到此設計..

絕非高級車即配備碟煞的觀點.此亦是故障排除的考量.

這種設計的考量.不是處於便利的台灣必須考量的要點.但在北美明尼蘇達許多地方沒有人煙.亦沒有充沛的單車部品供方便採買.與冬天氣候寒冷多雪的限制下所延伸的設計取向





而正統的大腳車創始品牌SURLY出場仍然堅持使用非較高級的油壓碟.而使用相對較為低科技的機械碟.亦為故障易排除的考量.

而第一代輪框側邊銀色並非裝飾.而是真的負有剎車的用途(目前確認有吊煞的使用.)

目前販售成車中仍然有一款29ER保有AFFORD 2種剎車系統的設計


原因都與其基於和大眾或是競技用車大為不同的設計邏輯與符合使用者極端情況下可能遭遇故障排除的考量.
以上是我的了解.
t1211 wrote:
打從第一代SURLY...(恕刪)


我真是孤陋寡聞,又讓我學了一課

碟煞系統還是取決於實用性
有錢能任性 ; 沒錢就認命 !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