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董 wrote:1.2cm寬的(皮帶...(恕刪) 原po說了,8000HP的皮帶是跟iphone的高度差不多寬前後文字應該修飾的更順啦kalaguda wrote:那條Gates-Ca...(恕刪)
迷途鴉 wrote:皮帶~還好吧...就...(恕刪) 我想你沒用過rohloff它跟一般內變速不一樣小弟自己有一顆它的拆裝超級簡單。後輪還可以用快拆就是只「拆變速線,拆下來」如此而已,完全無需調整如果這輛成車只賣六萬,快去搶吧!
內14的變速範圍是540% 大約等於3x9的登山車齒比範圍, 可以參考這個圖表就是比較:Rohloff從1994年定型以後就在也沒有對內部構造做過太多的更動,只有因應單車碟煞的誕生而對外部轉接有作一些修改.能夠這樣在市場上屹立不搖的單車產品有幾樣? (大概馬上想的出CK頭碗和THOMSON座管)不過因為內部是行星齒輪構造, 在踩踏的當下齒輪是咬合的, 變速手感需要花一點時間習慣.只要稍微放輕腳就可以變過去 (我記得正確的變速本來就應該要稍微放輕腳)然後Rohloff最誇張的部分就是耐用度.相信每個車友都喜歡以輪子懸空 空轉多久來評斷花鼓的好壞, Rohloff告訴你,全新的Rohloff在2000km以後才能磨合, 之後的順暢度和傳動效率才會到最高,好像這個里程數有些零件已經死翹翹了,在你騎個2000km以前的Rohloff, 因為內部有好幾組棘輪構造, 以及跟飛輪接觸的油封環等等.空轉的時候可能轉不了幾下就會自己停下來.3D 內部結構德國人在生產的過程當中清楚的知道無論在精密的加工都會產生公差.而這種精密機械結構的公差經常是耐用度或者效能的關鍵.在每一個Rohloff組裝的過程當中, 每一個人只負責組合一樣零件,但是他必須在每個步驟確認公差值然後用精密計算過的墊片來消除這個公差.所以每顆Rohloff的內部其實都是會有些許的差異.他們100%全檢, 並且每顆Rohloff都會上機台試運轉與變速之後才會出廠.
熱血沸騰的店小二 wrote:騎起來感覺怎麼,真好...(恕刪) 騎起來就是內變速,不過過了磨合期會變更好騎與SA或是shimano的內變速不太一樣shimano新的11速內變也是行星齒輪這顆內變速貴有它的價值
都不董 wrote:1.2cm寬的(皮帶...(恕刪) 基本上跟iPhone一樣寬的皮帶是不可能承受8000匹馬力的不過那些top fuel dragster車上的確是用這種皮帶只不過不是用在驅動車子而是用在驅動引擎上的那顆機械增壓器也就是所謂的blower belt但是要驅動那顆機械增壓達到全增壓(3.2bar)也要900匹馬力就是了
版主所看到的是GATES應用在腳踏車上面的產品,專門為腳踏車生產的 全名是:POLY CHAIN CARBON,腳踏的皮帶輪(抱歉我不知道腳踏的叫什麼名詞)也是GATES利用精密鑄造製造(MADE IN USA),此款皮帶工業用的齒距是8MM跟14MM,腳踏車好像是11MM(抱歉有點忘記)先來解釋 POLY CHAIN CARBON的材質(1)橡膠:為熱固性PU(2)芯線:K福拉芯線(3)齒布:CARBON碳纖維布表示皮帶能成售超過8000hp的引擎扭力, 腳踏車用的皮帶寬度1.2cm.用在直線加速車上只有不到iphone的高度那麼寬ANS:傳動計算的部分需要的參數有(1)齒輪比(2)轉速(3)輸出動力OR皮帶寬度(其他如往複運動、急停止急啟動、每日運轉時數暫不考慮)假設:(1)主動皮帶輪(腳踩的那一顆)是86齒(直徑217MM),被動皮帶輪(內變數那一端)是43齒(直徑108MM),增速比2/1(2)轉速設定 100RPM(每分鐘100轉夠快了吧)(3)皮帶寬度設定12MM我們來計算一下他可以承受多少KW或HP(因為我手上的只有8MM跟14MM齒距的計算手冊,11M介於中間,分別算出8MM跟14MM的取中間值)使用皮帶是8MGT-1280-12MM來計算1.37KW*1.05(長度補正係數)*1(寬度補正係數)*『(1-0.2)增速比補正係數』=1.15KW使用皮帶是14MGT-1260-12MM來計算7.11KW*0.77(長度補正係數)*0.6(寬度補正係數)*『(1-0.2)增速比補正係數』=2.63KW所以假設10MM齒距為8MM+14MM(KW)/2=1.89KW1.89KW..........1.89*1.36=2.57HP(馬力)就上述設定的數據,腳踩超過2.57馬力才到安全值,如果要皮帶斷裂可能要持續供應2.57*2=5.14馬力一段時間才有可能斷裂POLY CHAIN CARBON這一款皮帶在工業上確實已經取代很多鏈條傳動的裝置,雖然免保養、低延伸率,但價格是鏈條的3-4倍所以還是很多裝置因為價格的問題,無法全面取代在機車上面GOGOXX、美國(哈X、X雷)、B?W機車就是用這一款的皮帶回覆樓上問題:(1)所以樓上有提到的可以負荷到8000HP不是不可能,但是就車子上來設計可能空間不適合,皮帶的寬度可能不止IPONE的寬度就算車寬6米可能也裝不下要帶動8000HP扭力的皮帶,而且時規皮帶有一個缺點,超出極限值的扭力皮帶會斷裂所以車子只有發電機還有穩定輸出的傳動會用時規皮帶,輸出動力忽大忽小的都使用V型皮帶(V型皮帶的好處是超出極限值只會打滑不會斷裂)(2)國產機車所用的皮帶是V型皮帶,是靠摩擦帶動的不是時規皮帶,目前國產電動機車(X陽、光X)有導入一般CR橡膠時規皮帶檢附一下POLY CHAIN CARBON設計手冊(日文版)檢附POLY CHAIN CARBON 技術手冊資料來源:鑫瑞時規皮帶販售五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