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198218 wrote:回報一下最後我買了捷安特的ROAM2騎乘感覺輪胎很細很滑一出大門前的騎樓不能站著騎稍有類似抽車舉動後輪就會打滑下坡也很滑新輪胎等我再來就是坐墊後端會卡大腿所以也是必換之一最後騎乘沒有輕快的感覺這很難解釋是哪方面出問題感覺踩踏得輸出沒有完整傳達應該有一半都耗損掉或許是胎紋等換光頭胎再試試再次謝謝大家的意見 換光頭胎不會更滑嗎?
WilLiao wrote:換光頭胎不會更滑嗎?...(恕刪) 其實我會這麼覺得是因為我的第一台登山車原本是巧克力胎。因為大多數時間都在柏油路上騎,所以後來換成了馬牌的Contact公路胎。速度雖然提昇了,但是在下坡路段或雨天卻有打滑的危險。所以我騎的時候反而不敢催全速。lee198218 wrote:材質好一點的光頭防刺胎可能比較不滑如果換了更滑只能說踩踏效率與安全性要有取捨囉 當然也許其他更高級的車胎可以兼具速度與穩定性也不一定。登山車和公路車相比本來踩踏效率就比較差。Roam 2 是跨界車,雖然不能跟公路車比,但應該還是比一般登山車好。
YMTGTR wrote:登山車的速度比公路車...(恕刪) 其實....在都市內通勤公路車可能反而跑不贏登山車我登山車可以輕鬆踩到28-30公路車大約33-35可我在台中市市區騎登山車我敢放開騎公路車我根本不敢過25因為急煞根本停不了所以在市區車多的地方很多時候都是把別人公路車海放我想大概很多人都跟我一樣不敢騎快我登山車用的是顆粒饅大的胎公路是光頭如果登山換光頭胎~~~其實跟平把公路車也不會差很多了(要速度的話啦,只是好不好煞....就不知了)
ahaha777 wrote:在都市內通勤公路車可能反而跑不贏登山車我登山車可以輕鬆踩到28-30公路車大約33-35可我在台中市市區騎登山車我敢放開騎公路車我根本不敢過25因為急煞根本停不了 我的經驗也是這樣的。如果要發揮公路車的性能,非得長距離沒有紅綠燈的路段(像是濱海或是花東的台九線)。因為自己實在沒什麼時間去這些地方騎,所以最後就把沒騎多久的公路車給賣了。在台灣的市區,登山車和平把公路車才是王道。
平日通勤時間河濱車道應該不若假日人滿為患應該還是有小熱血的空間只是接了馬路後會比較麻煩就是當然要發揮車的性能最重要是要先掌握好自己坐騎的特性時不時要在四下無人並兼顧自身安全限度內測試一下極限像我會了解後輪急煞需要的距離打滑時後輪的控制前輪急煞是前輪滑動還是會訂桿S型前進的極限在有預期的心理試試看免得意外發生反應不及以上自己的想法各位朋友可以參考願意指教更是歡迎
lee198218 wrote:平日通勤時間河濱車道...(恕刪) 分享一下我摔車的經驗。某次在下班的尖峰時間,我騎在彰化的中山路上。前面一位騎摩托車的阿伯,忽快忽慢,不知道想幹嘛。突然間,這個阿伯竟然就把車停下來了。因為中山路是省道在彰化市區的路段,車多但路輻很窄。前車緊急煞車時,後車根本就沒辦法左右閃。為了怕撞上阿伯,我只好緊急煞車。車雖然定桿停下來了,但整個人卻往前飛了出去。摔在地上,還把門牙撞缺了一個角。當時車速,按照碼表顯示,只有25km/h左右,不算太快。但在市區,這樣的速度遇到緊急狀況已經沒辦法反應了。有了這次經驗之後,只要在市區裡我就會放慢速度。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會有什麼突發的狀況。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真的還是要慎選場合。像之前我參加了美利達的環化賽,在下坡時碼表測出46km/h,但不知道這是不是快樂表的誤差。(p.s. 美利達環化賽的交管是比照國際比賽規格,像我這種假日休閒組的可以享受全線幾乎不用停紅燈的禮遇,大概也只有參加這種活動才有機會。如果有興趣,還蠻推薦大家去參加的。)
WilLiao wrote:某次在下班的尖峰時間,我騎在彰化的中山路上。前面一位騎摩托車的阿伯,忽快忽慢,不知道想幹嘛。突然間,這個阿伯竟然就把車停下來了。因為中山路是省道在彰化市區的路段,車多但路輻很窄。前車緊急煞車時,後車根本就沒辦法左右閃。為了怕撞上阿伯,我只好緊急煞車。車雖然定桿停下來了,但整個人卻往前飛了出去。摔在地上,還把門牙撞缺了一個角。 我也很擔心這種狀況所以積極尋找煞車塊目前鎖定下面這個組合前輪BARADINE ABS後輪BARADINE 959vc至於輪胎還在作功課想在安全與性能中找一個OK的價位前輪想找700*23後輪找700*25前細後寬的配合不知道會不會很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