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鋼鐵人號: intense tracer vp


stranger0429 wrote:
小小更新配備* Ja...(恕刪)


你裝的這燈組Hope Vision 1 LED
我朋友有裝~我覺得很貴~亮度感覺沒有很亮
一個燈組這種亮度~盡要四張小朋友~
我寧可買大陸製的Q5+18650不用四張國父
亮度比起我之前用過的其他燈組, 我是挺滿意的
至於價格, 其實是貴在燈的本體為在英國全鋁CNC加工 + 陽極處理
除了質感比起塑膠來得不同, 陽極本身的防繡能力及趨近0導電的特性也算是額外功能

甚至連鎖燈具的螺絲都是台螺的, 連螺絲都很講究
所以倒底值得不值得, 其實見仁見智
https://www.bagusintl.com/
經過5個月的調整, 總算找到前後避震器最佳的設定值
包括SAG, 回彈和低速壓縮

結果就是: VPP真的有神奇!!
踩踏的力道 與 坑洞的衝擊力很好地分離開來
所以踩踏的時候後避震器幾乎沒有作動, 給你一種硬尾車的fu
但是遇到坑洞又可以提供Q感, 以及貼地性

設定值調整好後, 後避震器的踩踏平台造成的差異性小道可以忽略
所以我現在是關閉踩踏平台在使用的

這個經驗也讓我反思之前試過其他的避震系統
是否也沒有得到最客觀的評論呢?
畢竟我沒有在其他系統上花過這麼長的時間去好好找到最佳設定值
https://www.bagusintl.com/

stranger0429 wrote:
經過5個月的調整, ...(恕刪)

老實說....其實沒有所謂"最佳設定值"這幾個字
畢竟騎乘的狀況千百種
高速衝樓梯和低速跳大落差兩種狀態適合的避震器設定是完全不一樣的
(高速衝樓梯一般來說需要軟一點的彈簧+速度快的阻尼,低速落差需要硬一點的彈簧+慢速阻尼)
一切都要看路況和自己的喜好去決定
VPP系統的強項就是在踩踏能量損失和對地面震動的吸震性
再加上避震器的設定也剛好可以配合你的騎乘方式的時候
就可以產生最大的效益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
一般低能量損失的連桿設計一定會伴隨著嚴重的RC變動
因為踩踏時鍊條的拉力會拉扯下叉
所以只要讓避震器動態和這個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就可以互相牽制達成低能量損失的目的
(現存的所有低能量損失連桿甚至低能量損失的單搖臂系統都是靠一樣的原理達成的)
但這樣的原理同時也會帶來相對的反效果
例如最明顯的就是踏板回擊....
在避震系統動作時,會拉扯鍊條造成曲柄會被拉扯往回轉
畢竟如果踩踏可以牽制避震動態產生,避震動態產生時也同樣的可以牽制踩踏
當碰到大動態撞擊時又想踩踏時,就會造成兩者相剋而無法順利的全力踩下去
還有因為RC會隨著避震器動作而改變
導致要跳躍時會不容易感覺後輪的動態而使豚跳難度增加
(準備起跳時RC可能是420,但preload完要跳的時候RC反而變成440,起跳越大力RC拉越長越難起跳)
這兩部份VPP就遠遠不及傳統的低轉點甚至同軸轉點設計
所以沒有完美的避震系統和設定,只有適合自己騎乘方式的避震系統和設定
而VPP這類的系統會紅也是因為最近賽道的規劃和選手騎乘模式的潮流
踩踏區多半很平整,障礙物多半不大不用太刻意去用跳的,而跳台也不會要求刻意的拋高
如果賽道設定又回到以前那樣踩踏區一堆顛跛,有大到不自己跳就會卡住的大石頭
現在車子的設計就討不到優勢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