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樓主主要就是想要針對“登山車改細胎被嫌娘砲”這件事情表示抗議吧。登山車開始一窩蜂改成細胎也不過是最近這幾年的事情,各個廠牌的登山車一出廠就搭配細胎更是這一、兩年來的事情而已。一直以來,登山車本來就是裝顆粒胎的,不為了什麼,因為它就是登山車,它就是為了越野的功能而設計。直到前幾年單車熱潮的時候,很多人因為不習慣、不適應公路車的騎乘姿勢,所以都選擇騎登山車,然後很多人就組了車隊跟著車隊約騎,並且,很多車隊都是公路車、登山車混合的。不騎還好,當公路車還有登山車兩種不同類型以及不同活動範疇的車種搞在一起,這時候問題就出現了。登山車在舖裝路面上,再怎麼樣都追不上公路車,自然而然,騎登山車(通常也都是比較初學者)的,就開始產生自卑感,這時候,某些或許還算是秉持善意的公路車友(尤其是些稍微有點經驗與知識的)就開始建議登山車友怎麼去把車子改得越來越接近公路車,不外乎換細胎、上卡等等;這還算善意的建議,有些沒品的甚至會莫名其妙覺得有種騎公路車的自我優越感,還會去取笑登山車。搞到最後,許許多多騎登山車的一個接著一個紛紛跑去改成細胎,簡直活像一股細胎大熱潮一樣,到最後甚至連捷安特都將主力登山車款直接搭配細胎上市,因為現在搭配顆粒胎,到最後車主大部分都會跑回來改細胎。這就是整個大致的演變經過。現在的街道上,萬元以上的登山車裡面,裝載細胎的登山車早就已經變成多數了,已經是主流了,已經是人多示眾的一方了。現在,登山車改細胎變成一種理所當然、不言而喻、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好像登山車的設計本來就是為了裝細胎一樣,沒有改細胎的反而還會被當作奇怪的事情。就像我自己就經常被建議應該要改成細胎、應該要上卡。究竟誰才是人多示眾的一方呢?全世界怎麼看,似乎也只有台灣才有這種流行將登山車改成細胎的現象,應該也算是國內公路車友推波助瀾之下出現的一個奇觀。登山車,當然可以改細胎,如果改的人自己很清楚知道為什麼要改,當然沒問題。沒有人會去阻止登山車改成細胎,國內也沒有任何一條法令規定登山車不可以改細胎,車子是自己的,愛怎麼改沒有人管得著;但是同樣的,腦袋和嘴巴也是自己的,愛怎麼想、愛怎麼講也沒有人管得著。有些人就是覺得登山車裝細胎很娘砲,難道不可以嗎?我自己當然覺得登山車裝細胎很娘砲,但我從來不會主動、刻意、有針對性地去嘲笑裝細胎的登山車主,我頂多只會說:「我覺得裝顆粒胎的話會更好看。」我不會特地去嘲笑細胎,相反地,騎細胎的車友不要回過頭來嘲笑我騎顆粒胎速度慢,我就阿彌陀佛了。至於有些車友喜歡嘲笑細胎,我也沒什麼意見,原因正如我前面所說的,嘴巴和腦袋是他們的,他們愛怎麼想愛怎麼說,我也管不著。
Off Road兵器貧民版曾經和我一起從能高殺去花蓮的戰馬:Marzocchi前叉,行程100mm,把車架角度墊得剛剛好;FSA古典版大盤,整塊鋁下去CNC的版本,時速三十撞上石頭後還能照常使用;IRC KUJO DH 2.25外胎,一條一公斤,附贈前後行程各30mm的"外胎避震",防刺無敵,曾經出去玩後插著鐵釘騎回來,釘子還沒辦法穿過外胎刺到內胎;MARGURA LOUISE油碟,2.25的外胎照樣隨時可以鎖死打滑甩尾;只有24段變速,反正我又不是要比賽,能用就好;自製的後叉保護套,呃....當初宰了一條舊的公路車外胎來包管子,比出去玩一趟就會被鏈條打斷的布製品耐用很多....
YMTGTR wrote:這篇文章,樓主主要就...(恕刪) 沒甚麼感覺 只能說要怎麼改 爽就好了 在台灣 我還是寧願用點小顆粒的胎1.75~1.95都不錯 想跑快 其實小八胎灌飽一點也是可以騎很快的 追根究柢 還是腳力跟體力的問題..........至於娘不娘..........我個人是覺得有點........不過現在社會人喜歡拿單幣震車來OFF ROAD的還是較少 我自己的登山車 幾乎林道車能下的 都在下了 所以沒獸甚麼影響 真的執意想跑快 還是可以換公路車 會比較適合 也比較好發揮 登山車真的最適合的效能跟用途 其實大家自己都有點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