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e Chen wrote:
如果說22T要保留的...(恕刪)
顆粒胎小於400g蠻少的
只有瑪吉斯的最輕那2款胎考慮看看
不便宜就是了,而且容易爆胎
要輕就把框改成無內胎的框,只要買套件就可以
省了內胎的重量,用好一點的外胎才不易爆胎
Luke Chen wrote:
在考慮是否要將大盤拿掉22T,以及將飛輪換成11-28T....
所以想請問各位經常參加XC賽或跑off-road的前輩,真的用得到22T的小盤或是34T的飛輪嗎?....
目前用我家5kg/0.1g的電子秤前後輪分開秤,加起來的數字剛好是9kg(整理前是9.7kg)...(恕刪)
10公斤內算不錯的重量了,在減下去摳摳要花粉多
XC的齒比比起輕量化還重要些
真想輕量化,XX就上吧,又可兼顧到齒比

以前3盤時代,我22T幾乎沒在用,但34T的飛輪倒是常用
平時練習時用得到22T
比賽如果用到22T時,表示你要下來牽車了
不然人家牽車,都比你在車上面慢慢吐還快
會看到所有人牽著車從你旁邊跑過去,那畫面多突兀啊

為了避免自己搞混,換雙盤先

避免重複齒比,又可輕量,雙盤也算是未來趨勢
以上為自己經驗
另外車車的顏色要找雙盤的大概只有2款顏色適合
一款是agilis,另一款是extralite,他曲柄有紅色的
2款含BB都在700g以下,夠輕吧
簡單不簡單!沒幾個人能體會,無法體會的人是半桶師!
williamkingdom wrote:
顆粒胎小於400g蠻...(恕刪)
小於400g的胎應該還蠻多的吧~
目前我知道的有:
KENDA KLIMAX LITE 345g
MAXXIS MaxxLite 310g
KENDA L3R PRO KOZMIK LITE II 390g
SCHWALBE EVOLUTION FURIOUS FRED 295g
還有我目前前輪用的CONTINENTAL TWINSTER SUPERSONIC 340g
目前所使用的輕量化內胎重量實測為103g,一般UST外胎的重量大多超過500g,還要再加上套件的重量,實在不是輕量化的好選擇。
雖然UST的好處很多,但這台車目前只是fun bike的定位,除了偶爾比比XC,其餘大部分應該只有騎上下課而已。
原本我的車重量在9.7kg時我也覺得搭配碟煞能夠在10kg關卡內已經算是很不錯了,不過最近將這10年老車全拆開大整理並汰換部份零件之後的重量來到了9kg左右,總覺得如果不能突破的話是一種遺憾阿~
另外我沒有擺太多預算在整理這台車上面,目前光是換了新碟煞、新坐墊、新後變等等就花了快兩萬,如果還有多的預算的話我比較偏向花在公路車上。而且MCM-Team車架上面有贊助商的logo,因此在汰換零件時還是以同品牌的零件為主,這是保留RACEFACE大盤的原因之一,為此我還拿去重新烤過漆勒~
外觀也是我考量的重點,上面說了這主要定位在fun bike,所以我才捨棄了個人覺得很醜卻很輕的HOPE鋸齒狀浮動碟,另外買了SHIMANO新出的國際六孔碟盤,重量一片大概就差了40g左右(現在稍微有點後悔了...

Luke Chen wrote:
目前所使用的輕量化內胎重量實測為103g,一般UST外胎的重量大多超過500g,還要再加上套件的重量,實在不是輕量化的好選擇。...(恕刪)
重點是......太輕的外胎容易破
你有考慮到這點嗎??
還是只要輕就好,好方便爆胎的時候扛車輕鬆

加套件也不一定要用UST外胎
簡單不簡單!沒幾個人能體會,無法體會的人是半桶師!
Hideo Nomo wrote:
小弟孤陋寡聞,不知道...
(雖然我的大盤是3盤,但我在XC賽中,也都是大多只用雙盤,不過都是用22t與32t,而44t幾乎用不到...)...(恕刪)
Purpledew wrote:
你確定有騎過XC路線?
不是比幼幼班路線就對了,有前5名
(哪個比賽,與主題無關,恕不說明)
XC有上坡和下坡,44T為麼用不到??難道你不繞圈嗎??
用不到22T不算勇腳,只是心肺比較好而已
相信用到22T的陡坡,速度非常慢
不如下車調節體能
如果22T常用的話,就不會漸漸被廠商被廢掉了

這是趨勢,我已經說第3遍了

Purpledew wrote:
改無內框一定會比較輕..?
UST不適合XC用啦
我好像不是這樣說的喔

看來這篇要蓋大樓了

簡單不簡單!沒幾個人能體會,無法體會的人是半桶師!
williamkingdom wrote:
不是比幼幼班路線就對了,有前5名
(哪個比賽,與主題無關,恕不說明)
XC有上坡和下坡44T為麼用不到??難道你不繞圈嗎??...(恕刪)
從這樣看來,你應該是真的勇腳級的人物,
你可以不用說是那個比賽沒關係,那可不可以透露是哪一條路線?
有時間我也去想私底下試試看,
我知道的業餘車友,是有人可以用大於1的齒比比國內XC賽,成績也還不錯,
不過他的是單速車(齒比約1.3),技巧和體力很好。
另外,剛剛再看了一下今年紅瓦厝的比賽照片,
領先群在E區幾個長上坡處,也都用到了22T,後飛輪也用到比較大的三片
所以,你可以在XC比賽中,用不到22T,真的是很強。
至於像我這樣的肉腳,我目前在XC下坡(亂石長下坡),雖然會帶踩踏加速
不過真的還沒用過44T,亂石下坡速度都控制在35-40以內,而且是不踩踏,只求控車穩定
厲害的人是可以用XC車踩到50以上,但這不是我目前的程度和心臟可以達到的
(至於44T,只有在公路長下坡才會用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