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使用在良好的氣候與一般路況下 制動力都是無庸置疑的
因此 以我的角度來看 只有在惡劣的氣候與路況下才能比較出那個效果比較好
又或者 兩個的效果都差不多
以小弟自己使用過V夾的經驗來分享
V夾在正常氣候與路況下使用 絕對要很小心去控制力道 要不然可能會甩尾or滑壘
在下雨天 有可能會因為煞車皮與輪框都濕了的情況下 效果減弱
輪框的材質好壞 是否會影響到V夾在天候不佳、路況不佳的情況下的表現
又或者輪框上夾雜著泥沙 致使效果變差
但也有可能V夾不受下雨天、輪框上含泥沙的狀況影響 確實發揮出效果
可是 別忘了 使用哪種輪胎 是光頭胎、巧克力胎 它的抓地力如何
又或者 是在上坡、下坡的路況
還是 是在林道、柏油路等等...
有太多因素都會影響到V夾的效果
而 以上所說的種種因素 是不是在碟煞上也有可能會發生呢?
這就值得大家去研究了
小弟自己永遠記得 第一次去騎中橫的驚險經驗
使用光頭胎 增加阻力 以利上坡與煞車效果
但是 到了第三天大禹嶺下起了大雨 我和同伴準備下東西橫貫公路去花蓮
那時 在下坡路上 地上不只充滿了雨水 我全身也噴了一堆泥沙 更別說我的輪框與煞車皮
我們一路減速慢行 剛開始我車子的速度都有控制在安全範圍
畢竟 這一路下去要不斷的過彎
要是彎沒過 那就是直接到山下了
而事情就是發生在過沒多久我發現我的速度降不下來
煞車已經按到底了 但我還是在滑行
我大喊求救 我的同伴跳車馬上一把抓住我 讓我今天還能在這裡與大家分享經驗
大家可以發現 所有不利於我的條件都同時出現了
下坡、下雨、泥沙、光頭胎
我確實有在煞車 可是 V夾在有確實夾住輪框的情況下 我的雙輪鎖死滑行 你能說它的效果差嗎?
我的V夾在有確實夾住輪框時 卻也因為潮濕再加上泥沙的阻隔了煞車皮與輪框之間的磨差係數
恩~~我只能說 當時的我算是命大 有同伴隨行
但我卻不會去跟老闆抱怨說它推薦的東西效果很差
畢竟 再強的東西也是會有弱點的 不是嗎?

didis_huang wrote:
小弟自己永遠記得 第一次去騎中橫的驚險經驗
使用光頭胎 增加阻力 以利上坡與煞車效果
但是 到了第三天大禹嶺下起了大雨 我和同伴準備下東西橫貫公路去花蓮
這段路小弟也在今年三月環島時重裝騎過,連續40分鐘的超快下坡路段.
我是用碟煞系統,整路就一直煞車減速,來令片和碟煞盤一直作動磨損,
排出的碎屑把附近的碟煞器固定螺絲蓋滿,看起來好像是被燻黑一樣.
所以裝置V夾的登山車若真的要走長下坡的路段,中途必須停下休息,讓鋁框散熱,避免爆胎.
時速35-50km/H的下坡山路,若不小爆胎,後果不堪設想.
小弟的建議:
1.若只有騎乘平路和一般的柏油山路,那就裝置V夾即可(家中成員的七輛車中,只有兩輛裝配碟煞)
2.若您有OFF ROAD的需求,或常跑山路和三橫一豎的高手(依此為目標也可以),那就請服用碟煞,這樣比較符合您的需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