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複雜. 一般性 (比方在兩小時以內來回的山路) 我會輕量化, 簡單化. 那就是只帶水和手機. 不帶任何工具. 因為工具一般嫌重, 而且最糟情況下從最遠的點大約兩小時可以走出來. 時間算好的話, 我一定在下午三點前回頭, 或至少完成 50% 的路程.
長程探險 (epic ride) 就比較麻煩. 有些行程要五, 六小時的再加上是獨行, 又是從來沒去過的路, 我的最壞打算是必須在山裹過夜. 你可以想像身上得揹多少東西. 最大的挑戰是飲水與禦寒. 準備過多的水並不實際. 光是重量就壓死你. 我的水袋容量是三公升, 加上兩大瓶, 一共四公升半. 這是在無意外狀況下再多 50% 的需要量. 這裹山間日夜溫差極大, 可以達到攝氏 20 度. 白天寒流夾背, 晚上可以凍死人. 初春或秋末的高海拔山區更明顯.
下面是我帶的禦寒物 - 長, 短手套. 長, 短袖車衣, 袖套, 腿套, 滑雪頭罩, 車背心, 薄的車用擋風夾克, 冬用厚的車用夾客, 再加上登山急救一次用的保暖鍚鉑毯. 這些用品都是價位較高輕薄又保暖, 所以把這些全部用上場, 只要不下雨, 大概可以熬過攝氏零度左右的一夜. 這是夏天. 冬季我就在家吃火鍋了.
其它如兩條備用內胎, 備用鞋 (穿的是卡鞋), 頭燈, 多用途工具, 求生刀, 急救包和足夠兩天的高熱能口糧. 所以我從來不會再有空間帶相機.
還好, 這些東西到目前都沒用上. 去年曾經迷過路, 多耽擱幾小時. 當時的確有驚到, 不過天黑之前還是出來了.
綜合而言, 最重要的也是最弱的, 那就是手機. 因為絕大部份的路程都是沒有訊號的. 若有一天衛星電話能做到像手機一樣輕巧便宜, 那不知能造福多少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