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騎車的正確姿勢與隨身物品討論

以下全是個人就在美國的經驗而言.

這個問題很複雜. 一般性 (比方在兩小時以內來回的山路) 我會輕量化, 簡單化. 那就是只帶水和手機. 不帶任何工具. 因為工具一般嫌重, 而且最糟情況下從最遠的點大約兩小時可以走出來. 時間算好的話, 我一定在下午三點前回頭, 或至少完成 50% 的路程.

長程探險 (epic ride) 就比較麻煩. 有些行程要五, 六小時的再加上是獨行, 又是從來沒去過的路, 我的最壞打算是必須在山裹過夜. 你可以想像身上得揹多少東西. 最大的挑戰是飲水與禦寒. 準備過多的水並不實際. 光是重量就壓死你. 我的水袋容量是三公升, 加上兩大瓶, 一共四公升半. 這是在無意外狀況下再多 50% 的需要量. 這裹山間日夜溫差極大, 可以達到攝氏 20 度. 白天寒流夾背, 晚上可以凍死人. 初春或秋末的高海拔山區更明顯.

下面是我帶的禦寒物 - 長, 短手套. 長, 短袖車衣, 袖套, 腿套, 滑雪頭罩, 車背心, 薄的車用擋風夾克, 冬用厚的車用夾客, 再加上登山急救一次用的保暖鍚鉑毯. 這些用品都是價位較高輕薄又保暖, 所以把這些全部用上場, 只要不下雨, 大概可以熬過攝氏零度左右的一夜. 這是夏天. 冬季我就在家吃火鍋了.

其它如兩條備用內胎, 備用鞋 (穿的是卡鞋), 頭燈, 多用途工具, 求生刀, 急救包和足夠兩天的高熱能口糧. 所以我從來不會再有空間帶相機.

還好, 這些東西到目前都沒用上. 去年曾經迷過路, 多耽擱幾小時. 當時的確有驚到, 不過天黑之前還是出來了.

綜合而言, 最重要的也是最弱的, 那就是手機. 因為絕大部份的路程都是沒有訊號的. 若有一天衛星電話能做到像手機一樣輕巧便宜, 那不知能造福多少人.
tekkendx wrote:
樓上的大大你這是有錢...(恕刪)

不是啦...我很窮...
是我們想破百都是一群人出去有人開車在後面跟....
車上會有一部預備車(其實是開車那個人的單車)和大家升級後的不要零件當成不實之需的更換備料...
以及填飽肚子用的食材....騎到定點就野餐...
團結力量大一趟出遊大概就是食材的錢+汽車油錢
平均都是7~8人+開車的...一人分一分也不會超過2百塊~
這樣其實還蠻省蠻好玩滴!!
我就是幽靈人口就是我/\ /\
建議版大google一下khs

官網有個單車學校的連結

裡面有謝校長非常豐富毫不藏私的分享唷
其實外出騎車最注重的是安全!!!
備用工具一定要帶!
旦绝對不能忘記帶 (健保卡)!

snack01 wrote:
關於水的部份,
喝到快沒了...警察局或消防隊很樂意為您服務


哇~這招一定要學起來
下次騎出去必要時在試看看囉!
出門我會帶
背包
2公升水袋
2公升水壺
簡易式隨車工具
5MM六角
挖胎棒
補胎片
鏈條油(我去中福宮完會洗車)
護膝護肘
太陽眼鏡
頭巾

每次都帶這麼多嗎
是的
我每次ON-ROAD 都是為了去 OFF-ROAD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