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ul wrote:分享個人上次破胎經驗...(恕刪) 換家店+1老闆理論剛好顛倒,不知是您誤會聽錯還是....?內胎一定要比外胎小,內胎充氣會膨脹就可填滿你外胎size的大小,反過來內胎大於外胎,安裝時會連摺帶塞,氣一灌內胎擠壓折疊處可能會延展然後從胎唇跑出來,那時就high 囉~~回樓主,有一種說法,但我不知道眾網友能否接受,信者恆信,不信者當我虎爛,內胎有種叫超輕內胎(比一般非超輕胎貴些)為什麼能輕? 胎璧做薄點就輕啦,我一個無知無聊又白目的車友做過一個實驗,他說輕量化內胎太貴,所以他買比原來小一號的size的非輕量胎來撐→(1.75外胎+1.25內胎)vs(1.75外胎+1.75超輕內胎)用一段時間後1.25內胎被撐大了,拔下來與1.75超輕內胎比對,發現重量不相上下,但撐大後的1.25內胎大小與厚度都跟1.75超輕胎差不多,他這麼作只想證明要買超輕胎不如買小一號內胎來撐還比較便宜,我想捷安特敢用此胎應該有其道理,去看看馬牌1.75胎的range可以大到2.5了,kenda 2.1胎用到2.3應該不是問題
外胎1.5 內胎裝1.75是也ok的,差一號的range都可接受,但假如裝1.95或2.125內胎就一定會摺到了,但變數其實也很多,我曾經看過1.95內胎比1.75內胎還小的案例,我想可能是不同廠商的關係導致有size上的認知公差,但也有可能是那條1.75有裝過導致被撐大的可能~題外話~ 走遍各大網路論壇,小弟看文與討論喜歡偏重理論與經驗交流,實在不喜歡動不動就嘴砲一窩蜂人家吃麵在旁邊喊燒的發文,都還不知道事情原委就跟進喊頻果 x周刊之類的沒腦文,唯恐天下不亂,推樓上說的無一知半解比無知更危險ps:最近看到一堆人動不動就說七天到家之類的咒文,我想問這笑點在哪? 還是這種黑色幽默我老人家無法體會?
還是馬牌內胎比較有遠見,規格直接定 26X1.75~2.5 , 適用範圍很大其時也不能去怪樓主小題大作就跟QC稽核挑出一大堆問題,不會檢討自己不會定規範或是discipline不好只會怪罪別人龜毛愛挑毛QC也只是檢查你有沒有落實規範定義
jiangfuh wrote:這是建大26x2.35~2.40內胎,夠厚也夠重,原廠前後輪都裝這內胎的話,廠商規格表上車重的數值就很不美了,要輕可裝馬牌的26X1.95~2.5,但破胎率絕對比這條高。阿湯哥,堪用或許是廠商預設值,換上這內胎就當成升級吧!啥米時陣再來去挑戰萬安林道??? 呵呵~其實我已經買馬牌的26X1.95~2.5來換過了!上次跟大家去過萬金林道後,隔週我又約朋友再去了一次,是從橋邊停車廠開始騎,騎到山頂果園時都快掛了,但下坡時真的很爽,還可試著學習甩尾過彎!上到北大武登山口後折返在接不知名林道下山也不錯騎喔!有機會一起來去騎騎看.
1.捷安特說2.3"是特殊規格幾乎找不到內胎,目前REIGN2上所使用的2.125"內胎經實驗及內胎供應商保證,都可使用到2.3"規格,是沒有問題的!2.捷安特說要提供廠商測試數據給樓主!3.捷安特說是生產線換車種生產時誤將上一個車種的內胎裝在REIGN2上面,如果自己都承認錯誤 那就招回更換內胎就好 反正REIGN2一年也沒賣幾台GIANT服務據點那麼多 一條內胎也沒多少小小服務就可贏回大家掌聲 何樂而不為 GIANT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