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I-AERO wrote:
可以讓車手想要踩踏的...(恕刪)
我個人還是覺得對一條賽道的簡單還是困難是一個相對的問題!
並不能只看大多數使用那條賽的人的騎乘型態來決定!
這麼說好了,某條賽道是提供國際賽用的,不提供給一般民眾,而該賽道的比賽車手都拉高坐墊在騎......你在電視機旁般看到轉播會覺得這條賽道是難的還是簡單的?
說不定你到現場一看,將坐墊放到最低都還不敢騎呢@@
所以說對大多數的車友,那是一條超難的賽道呀!
不過國外要付費的OFFROAD場地確實是有分級的,好像是以"紅鑽","黑鑽"之類的來分級吧?
據說是以摔車時會受到多大傷害的程度來分級的??
呵呵~~
「沒有瘋狂就沒有精彩」「最棒的總在安全區之外」
我是個RB MTB 都騎人, 不過兩者都愛, 也都很肉腳,
在這裡討論我想大家的重點應該是讓更多人知道騎單車的美好之處, 也可以多推廣安全的騎車知識
自我挑戰是不錯啦, 不管是練體力或練技術, 但是危險到處都有, 自己要注意安全最重要
不管是器材, 技術, 體能, 都有許多前人辛苦智慧的累積, 我們才能享受今日的豐富單車活動
希望大家都健康騎車啦, 多騎車最重要啦
Bruce815 wrote:
不過國外要付費的OFFROAD場地確實是有分級的,好像是以"紅鑽","黑鑽"之類的來分級吧?
據說是以摔車時會受到多大傷害的程度來分級的??
...(恕刪)
根據我的經驗其實跟滑雪的分級差不多,因為一般MTB Park冬天都是滑雪場,夏天才改成MTB Park,所以大部分的路線分級是沿用滑雪場的設定,至於是不是已摔傷的程度我就不確定了,以滑雪及MTB聖地Whistler來說,一般大致分為Green, Blue, Black,然後Black再分single 跟 double(一個菱形的進階跟兩個菱形專家,因為是菱形所以也有人較diamond),我當時去因為是第一次玩off-road,加上全身唯一的護具就是租來的全罩帽,所以只走了Green的路線,真的很後悔以前只知道去那裏滑雪,都不知到夏天也這麼好玩,希望技術練好一點可以再去一次.....
Whistler MTB Park 的路線圖
Whistler Blackcomb Ski Resort 的路線圖
*註: MTB Park只開放Whistler這邊的山頭,Ski Resort的話Whistler跟Blackcomb兩邊都有開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