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13/8/5 更新] What is Mountainbiking about?

http://tw.myblog.yahoo.com/filipyang/
http://tw.myblog.yahoo.com/filipyang/

FILIPYANG wrote:
老婆很納悶,為什麼不...(恕刪)


Off-Road 真的不錯玩,最近才又去玩過,
但不像影片中玩到這麼大。

實在沒有這樣的膽識與技術~

無論如何,能夠 Off-Road 是件幸福的事兒!

HolidayMorning wrote:
實在沒有這樣的膽識與技術~...(恕刪)

以上這些影片大多是職業級的車手(人家不曉得摔斷幾根肋骨,才換有這等技巧)
所以這些影片看看就好,別太認真

我們這種小咖騎騎林道過過癮,舒張心理壓力就好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HolidayMorning wrote:
Off-Road 真...(恕刪)


老外很多人從小就開始玩了,還有這種比賽,好可愛
按這裡檢視網頁

也幫小朋友買了一台PUSH BIKE ,應該快可以騎了
http://tw.myblog.yahoo.com/filipyang/
http://tw.myblog.yahoo.com/filipyang/
http://tw.myblog.yahoo.com/filipyang/
http://tw.myblog.yahoo.com/filipyang/
後天(3/13)就是每年 MTB 盛會"紅瓦厝盃 MTB 友誼賽",先來一段國外的XC賽熱血一下



附上之前抓的資料...

Cross Country(XC):越野自行車

繞圈賽專用車,因為騎乘里程長需耗損最多體力,故設計取向輕巧。越野賽中主要是贏在爬坡而不是在下坡,為了追求更有效率的姿勢,在騎乘時把手比較低。為了取得更快的速度,選擇比較窄的車胎,輪胎中間的胎紋盡量的減少,只保留位於外胎邊緣的顆粒以增加轉彎的抓地能力。這樣的登山車(MTB)通常是使用80-100mm的減震前叉或者後避震,並且重量合適。為達到輕量化的目的,車架和配件通常使用重量輕的材料製造。所以XC自行車也通常比其他自行車要脆弱。前後的避震器使用氣壓為介質(或者只有前避震系統),可以盡可能減少重量。某些的XC車甚至使用硬叉,但這也更加依賴車手的技術來對抗複雜的地形。這車種的重量大部分維持在9公斤至14公斤。XC是最普遍的一種自行車騎乘運動。典型的XC地形一般被認為是爬坡多於下坡,並且不包括任何的特技。


Enduro(All Mountain、AM):全地型登山車

這類的車比XC車重很多,重量一般在14公斤到16公斤之間。它們擁有更長的避震行程,通常是使用120-160mm前叉,中高階車種還可以調節避震行程。使這種車輛可以和XC一樣上山下山。


Freeride( FR ):FR

此種車輛和Enduro(AM)有相似之處,但不強調輕量的需求而是更加強避震的效果。算是DH和XC的綜合版。FR車趨向於更長更好的避震器,8寸或者更長的後避震都是正常的配置。它的零件設計以強度為標準,因此整車重量更高。在爬山或者低速時,由於頭管角度問題,整車的靈活性下降。FR車架的角度甚至大於DH車。這樣提高了越過小障礙物的能力。FR車的重量通常是14公斤到20公斤。FR爬山通常是為了到達某一地區,所以FR車型在爬山時還是有一點效率。FR共分兩種:多用途登山車Multi-Track Bike,旅遊登山車Touring Bikes。


Downhill( DH ):下坡車

它的重量更重,通常超過20公斤 (不過近來DH車種越做越輕的趨勢),擁有8寸(200mm或者更高的減震行程)。它們強壯異常,擁有較大的齒輪,柔軟的避震系統只是為了下山而設計。避震器常常調得能吃進整個行程的40%(也就是很“軟”),在顛簸的彎道中提供足夠的抓地力。車頭部的角度通常在64度。DH騎乘和它名字一樣,就是下山或者下落差。通常是高速下山,許多DH車輛只有一個齒盤,一個護盤和導鏈。DH 比賽已經成為登山車中最為受歡迎的一種競賽類別。

(文取自內地單車論壇,資料稍做修正與潤飾。照片取自"鋼鐵馬廄")
http://tw.myblog.yahoo.com/filipyang/
一不小心又看了一堆影片,屁股下的電腦椅快要坐不住了
XC賽不飛不跳又有些障礙物,不知道胎壓該設定在多少比較適合呢

有點擔心提前一天抵達台南就會被美食給撐垮了
紅瓦厝 我要來了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