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用雪鐵龍的系統(名稱我忘記了...


當過緩彎或換車道或遇到側風時,外側後輪受到側向力,因為前面的襯墊較軟,所以前方的襯墊會先被壓縮,所以後輪會產生"前束角(Toe-In)"向內側轉,這樣就會有"四輪同相位轉向"的幾何補償效果,可以穩定車身~~

而當車子過急彎時,外側後輪受到更大的側向力,因為前面的襯墊較軟但行程短,所以前方的襯墊會先被壓縮到底,然後換後方的襯墊開始被壓縮,所以後輪反而會開始產生"前展角(Toe-Out)"向外側轉,這樣就會有"四輪反相位轉向"的幾何補償效果,可以縮小過急彎半徑~~

印象中雪鐵龍SAXO好像就有配這套"動態幾何補償技術",所以前幾年在山道上風光一時,極度靈活的特性相信是很多人的最愛~~

而福特的系統又不同,從80初期的TX系列開始,都配用"單向轉點技術",固定後輪的彈性轉點是內藏鐵片的膠塊,前方轉點只能向內壓縮,後方轉點則只能向外拉伸~~

因此當過彎後輪受到離心側向力時,內側後輪受到拉扯的力量,所以後輪後轉點會伸展以產生"前束角(Toe-In)"向車身中央方向轉,而外側的後輪受到擠壓的力量,所以後輪前轉點會壓縮以產生"前束角(Toe-In)"向車身中央方向轉,因此不論左轉或右轉,兩個後輪都是產生前束角,算是較重視穩定性的作法~~

而像近年競賽成績很好的FOCUS則採用"薄刀式後拖曳臂",利用後拖曳臂受側向力產生的擺動變形來做幾何補償~~

當然"幾何補償"要用到兩輪車上要經過轉換,整個運作方向也要轉90度,因為兩輪車行駛時不太需要抵抗側向力,所以結構和設計方法也不一樣,但原理與經驗是可以承自四輪界是毫無疑問的~~

總之,"高剛性車架"和"無變型轉點"很快就會取代掉了,要收藏就現在,以後有錢也買不到喔~~

我那小紅折在中山極限很多人都借騎過啊,你沒去問問看嗎??




奇怪??怎會有人不相信我去過中山極限呢??


若是再問不到,沒關係,去"X買"大直店也還有賣(昨晚我去逛還有看到),不過是變成白色的,胎皮也改配較粗的,記得車名好像叫"Ritter"的樣子(可能有拼錯....



看喜歡也可以買一台回家改(我只改了火箭筒.踏板.坐墊.車手),我們乾脆來組個12吋小折極限車隊好了~~

Roger陳
Roger17Chen wrote:
"幾何補償技術"是個...(恕刪)
誰要看大賣場在賣的新車啊
那種照片隨便一找都幾十張
要看你玩過沒有壞的那台才有價值啊
20年前也有人說BMX要多避震器了
現在呢?
不只一樣沒避震...連煞車都沒有了
我不是沒朋友中山玩板
問過的都說不知道....
不要怪別人不信你
而是你有提出多少讓人能信的東西過?
另外
我還在等Rock Drill的概圖
小畫家拉一拉就好了有那麼難嗎?
另外
在推動單車產業和騎乘方式的從來都不是設計師
而是各類騎法的頂尖選手
從單車出現在世界上的一百多年來這點從來沒變過
短時間內的未來也絕對不會變
設計師該做的....是要做出選手想要的
而並非頂尖選手的騎士....心中想要的就是要跟頂尖選手看齊
而不是用一個可以自我安慰的東西來騙自己
我可以跟你說搭直升機絕對比騎Rock Drill或用降落傘更安全更舒適更快速能抵達山谷
那Rock Drill何用之有?
不要怪沒有人賞識你的東西
因為你從出發點就走錯了....
還有
騎車要挑戰的就是人的極限
你做的出能飛3公尺沒感覺的車....就一定會有人拿它跳6公尺讓自己斷手斷腳
你做的出能飛6公尺沒感覺的車....就一定會有人拿它跳9公尺讓自己斷手斷腳
你做的出能飛9公尺沒感覺的車....就一定會有人拿它跳12公尺讓自己斷手斷腳
你做的出能飛12公尺沒感覺的車....就一定會有人拿它跳15公尺讓自己斷手斷腳
單車的世界就是這樣
你能那麼豪爽的說你的Rock Drill能舒適的跑正常下坡車跑不了的下坡
不就代表他的極限遠比正常車高?
那做出來不就可以讓車手挑戰更高的極限?
打破Bender的Jah Drop?
但為何廠商又不重用你?
圖不畫出來你永遠不知道你錯在哪裡
就像之前某網站有一位吳姓街道大師
他自拍影片一貼就讓人知道他的跳法錯在那裡和他所炫耀自己的技術有多少真實性了
結果是他被公艮
你夠膽把東西貼出來接受這種考驗嗎?
不夠?
那就別怪我們質疑你的東西了
假專業假道學騙吃騙喝的詐騙集團太多了
況且你一開始說Rock Drill是單車界的F1
後來又改口說是讓車手挑戰極限的Monster Truck
現在又說它是讓一般人也能體會下坡樂趣的LSUV...
但就我所了解的...
我只要花三四百萬就能輕鬆駕馭一台LSUV天天開很爽
但這樣絕對不可能把Monster Truck或F1開的上手甚至連開動都有問題
還是說你早就能讓三者合而為一?
那設計F1的人應該都是智障了
這樣就是你所謂的對自己設計了解到能濤濤不決的說嗎?
在我看來只是同樣的敷衍說詞+變來變去的主軸"蓋"念罷了
連設計主軸都是變來變去的那又何以說你已經設計完成並能讓人投產?

我當然沒用它做太激烈的動作,但是盪盪U板做做不飛出板頂的AIR或卡個U板頂管是還OK不會壞,其實我現在也做不出更難的動作了,畢竟年紀大了近幾年又不常玩....

奇怪??這輛小折我只是順口提過,根本沒想要證明什麼,用小折玩玩U板是有那麼不能讓人接受嗎??




在很多極限的影片中,你會看到老外常會用一些很不可思議的去玩極限搞笑,像是用兒童踏板大輪車去玩下山,或是一堆大人用50CC兒童越野機車在BMX場地玩趣味賽,也是別有一番趣味,在澳洲甚至還見過有人用輪椅下U板(還被拍成電視廣告),為何台灣玩家要這麼一板一眼的玩呢??

"瘋狂"就是"極限"的原動力,老外因為夠瘋狂敢跳脫試試別人沒試過的,所以極限才會強~~


說實在的,玩極限自己爽就好,幹嘛管其他人怎樣玩或信不信??




我說過,若是沒人需要Rock Drill,我寧可不推出,現在看來在這車手為大多數的版裡是沒人需要了...


能坐著下樓梯的親子買菜車是跟車手的需求無關的,我是為有需要的人或嗅得到商機的車廠而設計,而不是為車手設計的,我相信讓車廠賺大錢的車款也不是為車手需求設計的~~

反正我一開始就有明說我根本不求人相信,也從未求人接受任何事物,有意者來,無意者去,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一切隨緣啦~~


當然若有人有疑問我還是很樂意回答,真正懂得人是不怕人問的啦~~

Roger陳
jabawack wrote:
說到這位仁兄的發言,...(恕刪)
當然也跟現在這位Rogger兄一樣啊,
一下子說要慢慢試,從1M開始跳越來越拉遠距離,
(靠地上磁磚來量距離)
一下子說圍觀的人太多了他不要跳.
甚至回家了還上網說圍觀的車友是擾亂他的不良分子之類.
不過至少這位仁兄有勇於出面啦.
現在好像正在努力練習著攀岩車.
總比起用物理"蓋"唸扯的滿天是他發明東西的強的多.
看來他所有的東西都是國王的新衣呀~
"誤導"和"自大"是我們一些老車友比較不願意看見的,
所以才會跳出來大聲撻伐.
網路上有太多的人想要跳出來當神人,
早期在幫忙經營奇摩家族的年代,人數雖少但是每個車友的問題都可以得到完整客觀的解答.
無論需要專業的分析或者一些實作的經驗.總會有來自各方的意見參考.
有時候為了幫人家解決問題還會去翻很多資料自己做功課.
還滿懷念奇摩家族年代的和樂融融.
現在,看看喇賽文大家笑笑就好啦,
有些言論實在太看不下去才會發生筆戰的啦.
車子醜毋寧死~


第一,我完全不求任何人相信~~
第二,我完全不在乎任他人能否接受~~
第三,我從沒承諾任何事~~
第四,我從沒對任何版友下過任何人身評論~~
第五,我一直說跟其他汽車設計師比起來我很遜~~
第六,我目前根本無暇去搞這個我都快忘掉的案子~~
第七,我這案子並不是為了比賽車手而設計~~
第八,我只是順道提而非開版宣揚~~
第九,我完全不追求任何事物~~
第十,我從沒說我極限有多會玩~~
第十一,我一直說這案子只都是老掉牙的既有技術~~
第十二,我從沒說這案子是完美超強的~~
一切的一切,請仔細就事論事仔細看,信也好不信也好,但不代表提出讓你無法相信的言論者就是同類的人


Roger陳
Roger17Chen wrote:
我跟那位仁兄應該完全...(恕刪)
第一,我完全不求任何人相信~~
那別怪我們不信你
第二,我完全不在乎任他人能否接受~~
接受與否決定在真實性,沒圖沒真像不貼圖別怪別人反駁
說不定又跟我們想的完全不一樣啊?
第三,我從沒承諾任何事~~
這我承認
但多承諾一些事會對你所說的東西的真實性提高很多
也能讓更多人對你的東西"有興趣"而不是"有質疑"
例如請kalaguda或我幫你拍張小折玩U板的照片之類的
第四,我從沒對任何版友下過任何人身評論~~
大家都就事論事啊,我們也只是對我們確信不可能的東西提出質疑而已
你覺得你是對的就證明我們錯了啊
學問本來就是在不斷的辯證當中產生的
恐龍哥也是見我一次"譙"我一次
但就是這樣我也從他那邊學到了很多東西
第五,我一直說跟其他汽車設計師比起來我很遜~~
但汽車設計師設計出來的腳踏車也不一定好騎啊
(ex:NRS,雷諾的設計師設計的)
又何以說你的車能力如此強?
第六,我目前根本無暇去搞這個我都快忘掉的案子~~
有暇打那麼多篇長篇大論....只不過用小畫家畫一下簡圖有什麼難的?
除非你打字一分鐘三百字....簡圖一分鐘就畫的出來了,又為何不畫?
一分鐘畫一張簡圖比起你在這邊解釋三千字....就算你真有一分鐘三百字也相當於十分鐘....
投資報酬率如此高何樂而不為?
第七,我這案子並不是為了比賽車手而設計~~
這我知道,但少了比賽車手很多人(包括我)連車要怎麼騎都不太知道
你又要用什麼來開創先鋒呢?
第八,我只是順道提而非開版宣揚~~
是順道也不必說Nicolai的東西是"又來了"之類的話吧?
對我來說Nicolai的車貴、不好看、還有一些能量損失的問題點
這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東西....有一得必有一失
但至少Nicolai他們也是對的起自己的在盡力研發新車
有盡力就好了
你說Nicolai是"又來了"等等的話不就是在貶低別人用你十幾年前的設計?
第九,我完全不追求任何事物~~
不追求也不必要連一個從來都不曾實現的夢也要取個名字來講吧...
說以前我有想過類似的設計這樣不就得了....
有必要連曾經拿給誰或是說台灣廠商付不起專利費這樣的話都要講嗎?
第十,我從沒說我極限有多會玩~~
我不會卡U板頂也不會豚跳180
但折疊車我不用做這些動作也都能輕鬆騎爛
就算是熊哥邦中哥他們也不敢說騎大賣場一千塊折疊車做這些你所謂的"基本招"會不會掛了
何以說你沒多會玩?
光用大賣場折疊車做這些
你已經能把熊哥邦中哥他們比下去了....別設計槍了來當台灣車神吧
第十一,我一直說這案子只都是老掉牙的既有技術~~
你說的東西從來沒有也沒辦法在單車上實現過
我也跟你分析過很多問題點了....不知你自己有無想過?
用陶瓷做杯碗之類的東西也是老掉牙的技術....還掉了有幾千年之久
那又為何沒有用在單車的主結構上而只能用在輪圈的煞車邊處理上?
第十二,我從沒說這案子是完美超強的~~
沒有東西是完美的....但能有一項特別凸出就叫做超強
光你自己說的荒地走破性什麼下坡車都做不到那些....不就叫超強?
而你的Rock Drill還凸到全世界所有的設計都比你比不上
沒親口說也間接說了吧....
老話一句
別怪別人不信你
要想想自己說的東西又多足以讓人信了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