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覺得,
富士公司的作法,如果再繼續下去,是最令正常消費者不恥的;
製造業在生產之前的備料,流程雖繁復,卻是明確的~
不可能在組裝時,還沒決定好用料。
所以,不論你實車要用什麼料,網頁都絕對來得及更新的~
(一般從確定材料至備料到生產、包裝,一、兩個星期的工作天跑不掉)
依此邏輯,今天會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有兩種內情:
一:富士的網站管理人員未能即時查証公司產品的規格。
二:富士公司不太願意揭露實際規格。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如果都巳經到了被消費者抓包的情況,就該拿出負責的態度。
在網頁最末加上條款想免責:規格及重量以實車為準,本公司保留規格變動的權力。
又不是賣泡麵:此圖案僅為廣告效果…
那乾脆每個車種都用全套頂級dura ace或xt的來放在網頁上廣告好了,反正公司有變動規格的權力。
以上不是說富士不能變動規格,但你變動之後,不立即說清楚,不是讓消費者變成冤大頭嗎?
話說回來,富士這幾年在車友間的評價大多是:相同的價格,較高的零件等級。
在發生了這件事後,優勢不但不再,還可能一落千丈,
至少,我周遭的車友是這樣想的。
而我,保証會幫富士宣傳: 有變動規格而不主動(或即時)告知之疑慮,強烈建議不考慮。
對我來說,自行車,除了車架較不同,零配件還不是東拚西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