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請問想off road該選擇怎樣的車款?

海之霸 wrote:
就算我的物理不熟但我...(恕刪)


Ma,Mb是變數沒錯

你不會代入也可以5式/6式會有一樣答案
想和你再去吹吹風.......阿慎
別這樣啦各位前輩...各位都是off road中的佼佼者...

其實只要錢花的無怨...在林道騎的無悔...就好了嘛!

(小弟車沒壞之前...在市區飛樓梯、人行道、小落差也是很爽)

小弟開這個主題無非也是想讓像我這樣的新手能有個選擇的依據...

各位前輩開始算物理&物理...會讓一堆不懂的人傻眼的啦...(小弟從小物理跟數學沒及格過)

別這樣...別這樣...各位消消火...
Join mY pLaCe : http://bigmou0930.pixnet.net/blog
大隻MOu wrote:
別這樣啦各位前輩.....(恕刪)


大隻MOu,我也不是佼佼者,我不懂得也很多,只是想讓心中的疑慮解開,我也沒生氣,我也很高興能跟大家討論,這樣才能進步啦,不過騎車很快樂,大家一起來騎,交流交流
想和你再去吹吹風.......阿慎
hungweiwu wrote:
了解. 所以說 體重...(恕刪)


我也看不太懂~!

不過同一個人,要玩重口味的下大落差~!

當然是要用DH長行程避振的車,原因也跟重力加速度有關~!

技巧~!???低速直接飛下去的,直接撞擊的就是避振,總不能為了不觸底,用短行程的車拼命調硬吧~!?

車架,輪組和人都會受不了的~!

所以較重的人重力加速度,如硬要用短行程車去衝,為了調到不觸底~!

那就要看高速連續小斷差時,人(手)受不受的了~!大落差時,車架受不受的了~!

下圖左是朋友的下坡車,03年時在五指山,我親眼看他後車架騎斷的~!圖中的車架,(是車廠後來賠新的~!)他比我高,也壯~!(大概有90KG吧~!)

右邊是我的NRS,當初買錯車,但跟他一起衝,也還沒壞~!(害我都不能換車~!)

我---->只有60公斤,公式我是不太會算,不過我來騎他那台長行程DH車的話~!

要騎斷後車架應該是不太可能吧~!


我的認知如下
以相同的行程而言
在同一台車上(當然前後避震都是相同啦)
都設定的25%的SAG值

不同的人,不同的體重
若是氣壓調整式的前叉與後避震
所需打入的前叉與後避震器的氣壓值(磅數)就不同
(如果是油壓的,那無法調整,太輕或太重的體重只有換不同磅數彈簧一途)

這就是設定SAG的原因所在
並不是體重較重
就需要比較長行程的避震器
所需行程的長短
取決於地形而不是騎乘者的體重




actionsmile wrote:
不知道你物理熟不熟假...(恕刪)

式56,你是堆論的最後結果,代入56當然會得到你的結論
那你可解釋下一 這個如何來的嗎?
1/2Ka*S^2=Ma*g*Hb......3
1/2Ka*S^2=Ma*g*Hb......4
海之霸 wrote:
式56,你是堆論的最...(恕刪)


簡單說就是重力位能轉彈性位能,也就是能量不滅
想和你再去吹吹風.......阿慎
而我的假設是:
若:体重為:80KG 與60KG
假設:設定避震磅數的單位與体重相同為KG

80(体重)/80(避震磅數)=1(下沈量)
60(体重)/60(避震磅數)=1(下沈量)
若加上重力如速度後,假設重力如速度為1.3倍

80(体重)*1.3(重力如速度)/80(避震磅數)=1.8(下沈量)
60(体重)*1.3(重力如速度)/60(避震磅數)=1.3(下沈量)
加上重力加速度後下沈量是不一樣的
而重力加速是會依速度,坡度不同,會有不同的倍數
海之霸 wrote:
而我的假設是:若:体...(恕刪)

雖然我不知你的重力加速度指的為啥但是要注意彈性係數k兩者不同
想和你再去吹吹風.......阿慎
actionsmile wrote:
雖然我不知你的重力加...(恕刪)

若把彈性係數k,加入計算
兩者關系是成正比的話,那當然可把重力加速度這個變數給拿掉
但彈性係數並不會與重力加速度成正比吧 ,彈性係數是等比增加,但重力加速度是個未知的比例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