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吋輪圈可以使用的無內胎系統城市胎或者環島胎

小弟有台登山車最近想換外胎,因為本身輪組是無內胎系統輪組,但是完全沒用過無內胎系統,所以想嘗試看看。
於是興高采烈的上網搜尋26吋無內胎系統的城市胎或者環島胎,萬萬沒想到,不論我如何的搜尋,就是搜尋不到支援無內胎系統的26吋環島胎或者城市胎。
所以硬著頭皮上來01想請問各位前輩,有人能指條明路嗎!!
PS:沒預算問題,不要實心胎。輪組是舊版的26"XT
在此先感謝,感謝各位。
2017-10-17 21:51 發佈
可以在一般的環島胎或細胎內灌入補胎液
增加氣密性及穿刺後的自補能力

魷魚2533 wrote:
可以在一般的環島胎...(恕刪)


謝謝魷魚大的建議,的確是還島預防破胎不錯的方案。
但是因為我聽聞騎公路車的車友表示無內胎路感Q彈,起步較輕盈。所以想嘗試看看"無內胎"的感覺。

查一查 notubes.com
他們一開始就是以普通胎改為 tubeless 胎的.
用 Maxxis Detonator 來改裝就是不錯的選擇

gp3ru04vup wrote:
小弟有台登山車最近...(恕刪)
建大的小8胎(K1047)勉強算城市胎吧? 也是tubeless compatible的
首先要先問您想改無內胎的目的是為何?

在登山車領域,無內胎系統的優勢是低胎壓帶來的循跡性增加,若換用城市胎或者環島胎的話,騎乘時的胎壓勢必要提高(登山車無內胎系統的容許最大胎壓約在50psi左右),這樣一來無內胎系統的優勢就消失了。

如果你的輪組是Shimano XT的廠輪,那就是符合UST標準的無內胎框,想用無內胎方式裝城市胎或者環島胎的話,可以有以下幾種組合:

1. 標準UST外胎 (補胎液可自行斟酌是否添加)

個人認為最穩定的無內胎系統,但缺點是重量較高。

幾乎沒看過UST系統的城市胎,比較常見的只有低滾動阻力的登山車胎,例如KENDA Small Block 8 UST,SCHWALBE FURIOUS FRED UST等,不過這些UST版本的胎不好買到,因為輕量本來就不是UST系統設計的目的。









2. Tubeless ready +補胎液

目前無內胎系統的主流,但Tubeless ready的城市胎也不多款式,例如KENDA Small Block 8 KSCT,SCHWALBE MARATHON TL-Easy系列等,但同樣也是不好買到。






3. 一般外胎+補胎液

此種組合要看運氣,有的胎款加補胎液就能當無內胎用,有些胎壁孔細太多或太大,幾乎無法只靠外胎留住空氣。優點是有非常多款式的城市胎或者環島胎可選,但要注意系統可承受的最大胎壓。

mavic777 wrote:
在登山車領域,無內胎系統的優勢是低胎壓帶來的循跡性增加,若換用城市胎或者環島胎的話,騎乘時的胎壓勢必要提高(登山車無內胎系統的容許最大胎壓約在50psi左右),這樣一來無內胎系統的優勢就消失了。


無內胎是用低胎壓來加強抓地力,一般道路用不到,
如果是通勤或環島使用還要顧及維修的便利性。
無內胎的路感比較好,灌入補胎液後,確實可以抵擋一些小穿刺。登山車的胎壓低,我曾經用過一般胎就可以改好。但是最好還是使用無內胎專用外胎比較好。需要的就是無內胎襯帶膠帶,代替一般襯帶貼上兩層。裝上無內胎氣嘴。接下來要先打飽氣,讓外胎胎唇卡上輪框。再將氣洩掉,拆下氣嘴,由氣嘴孔灌入補胎液,重新打飽氣,晃動輪子,讓補胎液可以佈滿胎內。詳細作法可以在youtube上打個tubeless,應該就可以找到一堆作法示範。

除非破太大,不然一般小釘子,鐵絲的穿刺大概就只會讓補胎液噴一些出來。對於長途跋涉,應該有不小幫助。

mavic777 wrote:
首先要先問您想改無...(恕刪)


mavic777大,感謝您分享如此實用的訊息。
我的輪組是M775廠輪沒錯,本身輪組就沒有幅條孔,若我有辦法取得MARATHON MARATHON TL-Easy系列的輪胎,不知道是否能直接搭配補胎液直上m775輪組?
要先跟您說聲抱歉,我的文章內容打錯,外胎正確名稱應該為SCHWALBE MARATHON TL-Easy系列。

如您所述,SHIMANO WH-M775是UST認證的無內胎輪組,只要用Tubeless ready胎(例如SCHWALBE TL-Easy)加上補胎液/防漏液就可當無內胎系統使用。

另小弟手邊有兩條全新的SCHWALBE FURIOUS FRED UST版本,尺寸為26x2.0,若有興趣也可私訊跟我聯絡,謝謝。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