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爬文結果發現, 自行車(後)避震系統, 似乎尚未有個完美的設計(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 目前給我的感覺是還一直在演化中.
目前親身感觸是: 踩踏損耗主要來自重心轉移(坐墊, 變動的踏板位置), 以及踏板到底時的衝擊力道(抽車時特別明顯, 因為是全部體重的慣性), 看了很多設計, 除了踩踏平台或直接鎖定能避免踩踏損失外, 其他好像無法完全解決.
簡單的說就是要車手去切換, 就好像賽車場上自排車無法贏過手排車一樣, 只能人腦才能做最完美的判斷.
不知有沒有幾百元(最好500以內), 可以鎖定的後避震? 之前y拍好像有看到, 後來又找不到了.

以這種避震系統來講, 避震與鏈條是獨立的, 無鏈條回擊的問題, 整體架構較弱(與trance相較), 在林道下坡時, 輪圈常常受側向撞擊(輪子一邊壓到石頭), 避震器無法吸收, 不知何時會解體

另一種設計是以鏈條拉住避震器, 一直找不到機會親身嘗試. 但是鏈條張力與踩踏力量並不成正比, 尤其踏板到底時, 鏈條張力是零, 但此刻卻是最容易有bobbing的時刻(抽車時有全身體重的衝擊, 正常踩踏時出力從左腳轉到右腳的過程, 肉腳的我習慣先用屁股承受體重, 此時重心後移而造成後避震作動). 所以我一直很懷疑它的效果.
所以我相中rp23

如果將來換騎單避震車就沒有上述困擾, 也可以省下大把鈔票, 只是擔心自己是否會不適應或摔車(我幾乎不騎柏油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