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心中響起惡魔的號角
不如也換上15軸前叉吧!!
想不到惡魔號角響個不停, 連另一台也換上了20軸
那索性比較一下 同家產品前叉 9-15-20軸的構造
不過先說 結構或許不同
但是各有其好用與 適用的不同,與好壞無關
希望之後的討論也不要用 好壞來評論
謝謝!!
首先先介紹主角是 SR SUNTOUR 的 EPICON XC TAD
是一隻 氣壓式 構造前叉 ,
特點是具有 100-140MM的線控行程調整功能
我個人是看上這好用的線控行程調整功能才買的

不過各位有沒有發現後面那隻比較高?
沒錯那是EPICON 的對照組 DUROLUX
兩隻都玩的很髒
下圖白色是沒有裝上的白色 epicon 9 軸式樣對照
可以看一下 3種的差異

單看 EPICON 的 9與15軸構造

碟煞座也不同
9軸為 IS規格
15軸卻是 PM規格(黑色髒髒的那隻)

後方也不同
9軸EPICON 碟煞限固定座於後方為插銷式
15軸EPICON 後方沒有東西

15軸煞車線固定座在前方(黑色那支)
為螺絲迫緊方式
9軸前方沒有東西
兩者都沒提供 V煞座

前叉上半部則是沒有差異

近一點
看一下下叉的結構

把 9-15-20軸的軸心拿出來
對照一下
20軸花鼓缺席, 已裝上輪組
9軸心快拆 , 其實直徑只有5MM ,但是前叉是架在花鼓側邊的結構上
15-20軸則是 力量支撐於快拆軸上
9軸心還有一個表哥今天沒來,
稱為9軸貫通快拆軸心, 它結構同15-20軸, 但是是安裝於9軸前叉上,也必須使用9軸心花鼓

有一些文章會認為15軸心是一種無用多此一舉設計
甚至用重量比較認為15軸既無較輕, 為何要多此一舉
其實15與20軸花鼓, 重量差異甚小
但是同一家同等級快拆軸重量仍舊差異不小
而且這結構必須計入前叉結構上得重量差異
15-20軸前叉運用範圍其實 強度與重量差異甚大 , 用途已有區分
是不需爭論的
畢竟這規格是由業界兩大巨頭共同發表,想必有需求因素
我們使用者 應該用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即可
9軸固守傳統XC 領域
AM/ENDURO 兼顧輕量強度的 漸漸有15軸的空間
重度AM/FR/DH 20軸仍然固守,

所以提供大家參考
沒有什麼好爭誰好誰不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