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儘量 解釋
1.先說明一下這張圖的意思,X軸是E值(楊世係數),Y軸是Sy(降伏強度),而纖維一般來說會有方向性,這張表中只列出拉伸方向的E及Sy,所以,因該就是所謂的1方向或是說X方向
2.再來詳細補充各纖維的工程常數
纖維 Sy(Gpa) E(Mpa) 延伸率% 密度
M55J 4020 540 0.8 1.91
M30 3920 294 1.3 1.70
T800 5490 294 1.9 1.81
T1000 6370 294 2.2 1.80
3.從以上的資料,我想已經回答男哥許多問題了,看M55J與M30可以看出Sy差不多,但是E值卻差很多,對物理意義來說就是M55J比較硬,剛性比較好,白話一點就是[受到同樣應力下M55J的應變較小],但是他的延伸率又很差,可見碳化的很嚴重,物理上來說就是比較脆,哇!到底在說什麼?我哪災....我想如果同樣的鋪層交度/層數+相同幾何,M55J的重量反而比較重,且自然振頻比較高,但是承受力量的能力相當好,在相同應力下變形小,撓度小,但千萬小心延伸率0.8%可能不是很耐衝擊性的撞擊,當然,M55J的纖維比較好,所以!換了纖維絕對不可能用一樣的設計,由於E值較好可以安心的做減重設計,挫曲能力也較好,管壁可以薄一點,直徑可以粗一點,延伸率差可能會用較高的樹酯比率,所以密度會降一點,總的來說,還是要看設計,兩種材料會有不同設計方案,所以,要看RD的設計方向,才能下結論.
4.再來看看T800跟T1000,其實這兩種纖維製作想法基本上的方向是一樣的,一個是進階款而已,強度(Sy)增加了就可以減重嚕.
5.話外一提,這四種纖維還有一個不同處,就是纖維樹,M55J目前只有6K的形式,M30則有1K,3K,6K,12K,T800有6K,12K,T1000則有出12K的,有什麼不同呢?下回分解.最大的差別就是看起來不一樣,哈=廢言
6.最後在提一下,力量的傳遞主要與幾何的設計有關,以及介面的設計,以上先報告到這.
星期日你們約在那邊集合,可以的話,我可以跟騎一陣子再自行回家~~~~~~
romiton wrote:
這是真的
因為明日會...(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