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4

【桃園嘴炮版】7/02 - 7/03 阿里山行程說明

今天小弟從開始騎腳踏車以來,第一次參賽...雖然不是什麼大賽,不過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自我挑戰

一大早就跟太座到達集合地點,主辦單位也於七點多一點開始架設.....報到過後,也紛紛看到喬哥

Jack 及慢馬....,今天的路線看似平穩,但就如Jack所說的,回程的逆風讓小弟吃了不少苦,加上可能

熱身不夠,在第二'三圈紛紛出現短暫的抽筋,所幸運動飲料的及時補充果然有用,騎到後來幾乎都是

一個人單騎,沒有像公路車有集團可跟隨(就算有,腿力也跟不上),最後依自己的馬錶計算時間,應該在

2小時29分左右吧,有達到銅牌的標準,不過跟公路車比起來還真是天壤之別,但也很高興全程不落地

的挑戰完賽,甚至有機會可以拿到銅牌(不知是否現場頒發,因為到終點,已經走了不少人,所以也就早早離開)

主辦單位依照太座在現場計時台旁所聽到的,領先集團未能全部精準計算到每個人的成績,因為剛開始只有

依個人在紀錄,所以...我想沒關係啦~~好玩就好~~~

#1.天氣晴朗,不炎熱!

#2.眾多車友陸續抵達報到

#3.起跑點預備中

#4.出發前的歡呼,Jack也在其中

#5.可愛的親子組
jackamt wrote:
連KHS也搞不清楚誰衝線抵終點了...(恕刪)

有圖有真相:

大集團快到達終點線囉:


三台車殺出:


黃黑衫的拉開距離:


首先來到我站的垂直線:(我在終點前10公尺)


大會人員正檔車禁止通行:


黃黑衫來到了班馬線了,大會的攝影機就在這線上說:


過班馬線後大家搞不清楚的減速了,然後又加速衝到後方:



奇怪的是怎麼他沒有帽套
原來在第二圈時拍到的領先集團時就沒有戴了!
jackamt wrote:
可能是因為非排名賽的...(恕刪)


喬哥po的那張照片,你前面那位是「李xx」小姐嗎?...

你不說我還真看不出來「他」是「她」


這2天都沒騎車,還狂吃...這星期的阿里山賽不知道改怎麼比喔~~已經忘了爬坡的感覺了...
「差1分100分」但我只有95分 ... Orz
jackamt wrote:
若以比賽點角度來看, 主辦單位實在不及格


  主辦單位對於計時 ,却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像我們這一伙人~~V君較T君早到,T君得銀牌但V君却連銅都沒有,還好我們挨到最後一刻走人,才能即時糾正,順利把金牌要回,不然又是石沈大海;另豬頭如我者多騎了一圈(不巧碼錶壞了,隊友告知才知!)主辦單位也是搞不清你到底騎?圈,還好本人臨走前強力投訴,他們才可憐我,賜我一牌!希望明年主辦單位別重蹈覆轍才是!若對於計時如此不精,那我明年打算來少騎一圈!


 記得二年前隊友騎車,下坡時撞到體型碩大的狗,結果鎖骨斷成三段,經過手術,如今仍讓我們吃灰;希望Roven軔帶斷裂俢補完後更神速,讓大伙望塵莫及,預祝您早日康復,重返車壇.
bikeman0716 wrote:
喬哥po的那張照片,...(恕刪)

沒錯! 正是女鐵人李筱瑜,
她騎著太平洋為她量身訂做的碳纖維公路車, 配全套Campy Record
至於輪組則因轉太快看不出來! Orz
為了表示對她的尊敬, 除幾段衝出去頂風領騎外
其餘時間皆保持在她後方1~2的車身的距離
相信她的實力, 只要咬的住她車尾應該就夠好了!
jackamt wrote:
沒錯! 正是女鐵人李...(恕刪)至於輪組則因轉太快看不出來

應該是FSA的小板輪,型號則是因孤陋寡聞,看不出來


Brother Joe、卡打車亂亂照的攝影休閒組 http://blog.xuite.net/brojoe.tw/papazao
原本想踩個訓練台再來去洗澡睡覺...但舟車勞頓一整天,且晚餐吃太飽肚子還在撐...

最後我還是沒有搬出訓練台,反而是搬出冰箱中的冰淇淋出來挖....今天都沒吃到冰,好想吃~好想吃....

剛剛站上體重計量一下這2天的戰果,我星期五晚上量才68.5kg...剛剛量卻是72.5kg....我胖了4kg...會不會太誇張,我是氣球嗎?

明天早上再量一下....
「差1分100分」但我只有95分 ... Orz
Amy.Wang wrote:
  主辦單位對於計時...(恕刪)

哈哈,王阿姨不要假啦。我知道你是故意比規定多騎一圈,但是騎車時間還是金牌的目標時間內。結果還是真的做到了不是嗎?當時我還搞不懂為何人家都騎完了,你還捨不得休息?

KHS今年活動執行上的確不如往年,不知是因為參加人數變多還是怎樣?缺點別人講了一堆,優點倒是有幾點不錯。親子組不再計排名,這點讓我如釋重負。兒子只有騎車時會在意成績,往年每參加一次名次落後一名(從冠軍一直往後掉)。為此他十分不悅。今年經過開導之後(不計排名),加上路線比往年輕鬆(上坡數減少)、還有活動前訓練台踩得夠多。所以沿路父子倆有說有笑、他也知道老子為他擋風他得要跟近一點騎。全然輕鬆(他啦)抵達終點。馬上拿了金牌走人,不像以往等成績公佈,父子倆已經曬成黑炭了。抽獎也是,這方法真好;隨到隨摸。領獎走人,乾淨俐落。

我有一點心得分享一下,不知到底有多少人會看。今年參加親子組有六十幾組,除了剛剛會騎車小小朋友以外。我看到一副像是強哥的樣子的老子把自己兒子女兒都拉出來騎。老子回程(大逆風)在前面氣吁噓的騎,兒子女兒在後面辛苦(痛苦)的追。不知這是不是一種訓練方式,肯定身為兒子女兒的人一定很難過?尤其看到我跟我兒子有說有笑超越他們時,一定更難過。也許這是將來出人頭地的方式,不過我敢說我的方式我兒子以後繼續騎車的機率會是很高的。

為什麼我都不能上傳耶?
bikeman0716 wrote:
原本想踩個訓練台再來...(恕刪)

呵呵! 原來侯子阿里山賽賽前一週的策略不是加強肌耐力
而是"重量"訓練啊!?
那輪組是FSA的RD-800,http://www.fullspeedahead.com/fly.aspx?layout=product&taxid=49&pid=154
  • 158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8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