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眉毛 wrote:
了解~~~所以其實我...(恕刪)
主要看您使用哪各範圍居多
戶外拍人像 用啥鏡頭都無所謂
屋子裡面拍人物 我會比較建議定焦 20 28 35 這幾顆 可以拍的很簡單
且出遊 要拍桌上食物寫遊記也比較適用這幾顆
但是 如果你是在屋子裡面人帶景這種拍法 我只能說 您要乖乖買大光圈的17-55(N家) or 17-40L(C家)
原因是因為 屋子裡面照明不夠的話 光圈跟ISO ISO拉到最高也有極限 光圈夠大 ISO不用拉太高
這樣快門時間也短 比九十分之一秒快 就不太會有那種殘像拳的照片了 但不表示能柔膚色
要看光源色澤跳燈補光才會白皮膚 濾色片在外閃上可以發揮很大的用途
一般室內人物合照 18-55是可用的 但是ISO要拉到八百左右 我自己也就是帶著18-70出門在餐廳或者旅館拍照
四百的ISO室內照片是最漂亮的 不過 通常不太可能一直用四百來拍 就連我的35f2定焦在室內 減低曝光值減一的情況下 也還會有殘像照片 都得補外閃跳燈才行
定焦最新的35 f1.4這是好東西!!
只要太陽自然光或者室內照明不足 想拍美美的照片 閃燈或者高ISO就是必要的了
柔光罩也是很有必要的小東西
主要看你要用哪一種用途 單純留念 就是變焦鏡頭 要美麗照片就是要定焦鏡頭
D7100+35F2+17-55+70-200+SB800+12-24+50F1.4+60F2.8

不過有個建議啦!其實D7000之類的高ISO數位單眼,加上還可以的副廠旅遊鏡,最好比18-200好一點的,這樣就非常方便好用。
18-200是方便,但成像品質略低了一點,因為焦段太長了些。先前拿的SIGMA 17-70也不貴,但成像品質好很多,近拍又方便。
我現在是中了高ISO的毒,方便性真是大大提升,當然又配上暴力標準鏡皇,要抓住一剎那真的變容易了。
因為高ISO,不必用大光圈,現在對景深照片沒感覺了,閃燈出力需求也降低許多,絕大多數狀況手持也能安全拍照(晚上)。就算要補光,內閃也幾乎都夠用哩!
我那支外閃,現在幾乎都是大場合,婚禮之類的才會出動,平時都是放包包裡冰著~

腳架送人後,也一直沒買,不過也是個人用到的機會太少了,少了必要的需求~變成懶到現在還沒腳架。

說懶是真的,70-300很久沒碰了,連50 F1.4上次是甚麼時候用的都不記得了。應該是說~很久沒換鏡頭了~哈!哈!
真的是超懶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