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

鋼琯書說救虛公佈特級魔術車褲606樓.....

管叔那您最難的輪組搞定了,那過來要幫我們上什麼課呢??

我那個舊輪組真的快掛了。後輪培林好緊,昨天騎車想試一位一直跟在我後方看起來很年輕應該是練三鐵的好像是騎GIANT SL車友的速度,甩不開就是甩不開。害我騎太用力肌肉受傷了,結果在石園路上他突然大喊再見就轉彎回家了。來不及跟他聊到天本來想叫他上來01能拉去小櫻桃更好。
今天早上我把花鼓邊蓋拆開來直接滴油上去還是很緊。管叔您教一下花鼓培林要怎麼換好不好
我們就是要 更快更遠跨越人體的極限超越機械的力量..追上機車妹
weak小偉 wrote:
管叔那您最難的輪組搞...(恕刪)

其實我不完全是聽你的才做實驗的,單車機械中我覺得最難的就是編出一組好輪,之前聽阿布拉講張力拉到剛好就好,對於剛好我就必須找到明確的定義,以及實踐的方法
我現在編的ambrosio輪組,拉壞的鋼絲是早已有心理準備的,不信有個潛水的陳老師可以做證,上禮拜陪他去車店看車,我就在跟老闆討教編輪跟鋼絲的問題;訂購鋼絲又是跟另一家車店訂的,同樣透過訂購過程,再跟老闆討教,藉機吸取各家經驗(以上都是老店,有些新開的店連編輪都不會),貨到了就是我實作驗證的時候,至於為什麼選1.8-1.6-1.8這麼細的規格,也有許多理由,第一.ambrosio crono f20是輕量化的登山圈,編太重有點可惜;第二.細的規格張力反應比較快,變化比較大,不好編相對也能凸顯過程中的問題,吸收經驗;第三.張力上限比較低,即使拉過磅也不致損壞花鼓/鋼圈;第四.可以測試鋼絲的耐受上限;第五.如果成功就完成預設最輕量方案,如果失敗還有備援第二方案,就是用1.8單抽;第六.1.8規格已經沒有挑戰性。
在這邊土砲瞎搞,其實是希望拋磚引玉,我相信一定有很多高手潛水,希望他們能跳出來指正,同時分享一些經驗,可惜只有一個一知半解的小偉,沒事想些怪招要我試驗;車店生意競爭的關係,多少都會[藏步]也能理解,但這裡沒有利害關係,單純分享經驗,真心希望有高手出現。
關於換輪組卡式培林,每一個輪組設計不同,很難一一來講,大致步驟第一.拆除外固定機構;第二.拆除棘輪;第三.拆除心軸;第四.拆除培林然後換上新的。以上步驟可能到第三,就必須土砲方法用敲的,不然就要找專用工具了,如果你決定繼續下去,先要有輪組報銷的必死決心,然後去買把膠鎚再開始,反正舊的要換不必管他死活,想辦法敲出來就對了,只要注意別傷到花鼓就好,裝新的就要小心了,如果裝心軸要敲,培林的受力要在內環上,如果要敲進花鼓,那受力要在外環上,敲進的過程要注環上受力的平均,如果沒把握用敲的,另一種比較功夫的土砲方法,就是利用螺桿+螺絲+墊片逼進去,這種方法,只要把握前面培林受力的原則,配好適當的螺桿+螺絲+墊片,已經等於專用工具了。
關於換輪組卡式培林,每一個輪組設計不同,很難一一來講
看起來是很麻煩的一件事
我把它拿來練腿力好了效果真的是不錯,現在下樓梯好快都直接用衝的。停都停不住
我們就是要 更快更遠跨越人體的極限超越機械的力量..追上機車妹
昨天想說1.8鋼絲還沒來,後輪單邊空著,本來拍了幾張後花鼓拆裝照,想說今天到辦公室再貼上來,結果不知道是手機還是記憶卡的問題,裡面的東西全不見了,貼張舊照片補充說明一下....

圖中畫紅線的鋼絲是傳動鋼絲,整個輪組與它同一方向的都是,負責承受踩踏力量的拉力,所以叫傳動鋼絲;畫藍線的就是前拉鋼絲,我覺得應該叫從動鋼絲,但太機械名詞了,叫前拉鋼絲取它在輪組上都是往前方向,主要負責平衡傳動鋼絲張力;在花鼓端而言,有畫線的一邊叫傳動側,另一邊就是非傳動側。這樣名詞解釋一下,看前面的文章才不會"花"。


小偉覺得拆花鼓太麻煩,好朋友互相幫忙是應該的,拿來我幫你弄,你只要抱必死的決心交給我就好了
用parktool張力計調整鋼絲張力心得....先貼圖 ,有空再說.....
小偉覺得拆花鼓太麻煩,好朋友互相幫忙是應該的,拿來我幫你弄,你只要抱必死的決心交給我就好了
管叔先謝了,我想那輪組是用了4、5年的舊品。也該淘汰了平常不騎快的話不很明顯,我還是覺得修划不來拿來騎好玩的好了。
我們就是要 更快更遠跨越人體的極限超越機械的力量..追上機車妹
繼續......
parktool張力計的各國原文說明書,大部份都看不懂用猜的大意是周而復始量每一根鋼絲,並記錄下來加總算平均,然後.........................就沒了版上編輪討論中,有人提到說不準,阿不拉也說沒辦法調到每一根鋼絲張力讀數都一樣,那我幹嘛還買還用?甚至依賴它的讀數把傳動側鋼絲拉爆?

我的想法,即使量具不準確,起碼用同一支張力計測量一整個輪組,每一根鋼絲的讀數差異,相對而言就是準確的,況且我也試過用不同隻parktool張力計量同一輪組,兩組張力計的誤差很小大約在0.1~0.2以內,但操作的手感卻是感覺張力計彈力有差,顯示手感還是不如量具來的可靠。

以上的原則必須先確立,才能繼續下去....
原文說明書上面沒講張力讀出來以後要幹嘛,更沒講要如何調整,沒人教就自己想自己試,從失敗或錯誤中找經驗,也是一種學習,阿不拉說沒辦法調到每一根鋼絲張力讀數都一樣,經過我驗證的結果,他編出來的輪子,單側張力誤差在1~2個讀數之間,其實已經蠻準的了,容後說明......

假設在編輪調整的過程,發現圖中紅色鋼絲張力過低,單純把它拉高,輪子一定會偏向右側,所以不要急,先檢查另一側黃色鋼絲張力,如果也相對偏低(有兩支所以應該只會低一點),那麼就這三枝要同時平衡調整,如果黃色鋼絲張力沒有偏低現象,那就檢查與紅色鋼絲相交叉的藍色鋼絲,張力是否偏高,紅色與藍色這兩支鋼絲張力,因為交叉會相互影響,一支高就會一支低,先把高的降下來再拉低的張力,所以發覺一支張力偏低,有可能會動到四支,這四支又可能再擴散,影響到相鄰的其他四支,如此一輪張力調整完以後,同樣的正圓/正心/偏擺也要跟著調一輪,說真的,如果沒興趣真的蠻累的
沒打算把前輪拉爆,禮拜六在家把前輪調整好以後,順便量量所謂的"廠輪"如何,結果我那組campagnolo四級scirocco輪組,讀數誤差最大到3~4之間還好沒迷信品牌買太好的所以我說阿不拉編出來的輪子還蠻準的
這個再玩下去真的會玩太大
花鼓flange大小對鋼性及加速的影響
偏心輪圈對傳動側拉直效果的多寡
再來個G3或2:1吧

可惜我對編輪沒興趣(其實是不懂又沒時間懂)
不然我一定會玩到瘋掉
Devil is what I am; Death is what I bring! www.wretch.cc/blog/darknight
killabee wrote:
花鼓flange大小對鋼性及加速的影響
偏心輪圈對傳動側拉直效果的多寡
再來個3G或2:1吧...(恕刪)

不玩了,我前輪已經編好,已經學到要學的,只差後輪14隻鋼絲到貨就可以完工,加上手機拍照功能掛了,沒圖沒真相也玩不下去了
至於花鼓flange大小對鋼性及加速的影響,我是有興趣知道啦,但我更想找那種古典大flange鏤空花鼓,才有那個時代的FU,可惜都是舊品,新出的卡式系統好像已經沒有廠商生產了
然後忍不住糾正一下campagnolo的特殊編法叫G3,不是3G,又不是用3G手機編出來的說
鋼琯書 wrote:
不玩了,我前輪已經編...(恕刪)


姆哈哈哈
難道是我的腦子裡一直在想I Phone??
不會吧~~~
這樣真的有慘 XD
Devil is what I am; Death is what I bring! www.wretch.cc/blog/darknight
  • 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