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勤力作 wrote:眾兄弟....準備好...(恕刪) 耕兄、今天還不會和你們一起去騎車(因怕跟不上會拖慢你們),讓我在多多練習一段時間再找假日和你們一起出遊吧?也很高興能在7/6日和你同桌用餐認識你。還有要擦車的抹布不用準備了,我會好好擦乾淨擦亮一點再過去拜訪你們的。
7月5日星期日:"東眼山"這個讓我聞之怯膽的路線就這樣被我朋友給拐了上去我们這一團有十來個人男男女女夫妻檔都有還有兩個肥胖男哈映像最深的就是鐵人夫妻我們有騎公路車 登山車 小折小逕車等重點是我們全部的人都還可以OFF LOAD"東眼山林道"當中還有一個騎公路車 我們都叫他鐵人竟可以穿卡鞋也一起完成林道有圖片為證喔對於這次東眼山體驗之行真可說是難得的一次體驗要謝謝小潘一路帶領大家安全的騎完全程有機會如果大家還想去的話--------------早上5點45分開始出發騎乘小潘的背影-肥男之一休息一下待後續...............................................................................................
中華民國98年7月10日(五) 夜騎今天誰玩抽抽樂? ....團長親自來督導 結果是...貴賓 :內壢團代表 ... 阿威抽到了4號 .... 林口長庚分院..... 公里數 35,個人造業大家擔喔 ~~ 看小胖樂得....他騎機動兩輪.....來買東西 這次由起修帶路,他竟然繞過陡玻而繞路平進分院...讓大家吃了甜頭看你們樂得 .... 還好我在汽修站,買了香蕉給他們增強筋力,就拉了敢死隊,下了坡再騎上來有人藉口去丟香蕉皮,逃了 ....... 新同學,自己看了報上名來喔 合照裡,少了兩個中途轉進的,及一個低調不願入鏡的...,實到 8員 .....
接續"東眼山"之公路-林道時況照重頭戲照就是下面開始進入林道:還未完先進一下廣告時間.............................................................................................................
nicky5978 wrote:接續"東眼山"之公路... 呼叫尼克:勤勞一點 ~~ 加個旁白,敘述過程與心情,+你1000分喔 精簡一下 ~~ 同性質的相片,就不要貼了....篩選一下 ~~ 要貼就做到完美,功德圓滿 ... 那小步道,有無螞蝗阿?....我最怕牠了 順便po上去蘇州玩 ......不是啦,是去蘇州廠出差的照片啦!貼些照片給你們看 ~~~~再第二航廈看到的哈囉KK的賣店....國蘭展區,一時手賤去摸了蘭葉 .... 被電到了這是最新防盜科技嗎?嗯嗯,我喜歡這個地板原住民展區,原住民才是真正的台灣人 因為沒搭過長蓉的,就訂了.....我覺得長蓉空姐比華杭,多了笑意好奧的澳門機場喔!從頭看到尾,就醬而已 看到了低價航空,雖然機票便宜,但所有吃喝都不便宜,所以上機前要吃飽一點 到蘇州,直接飛到無錫的碩放機場比較近,大約半小時車程就到了當然,下了機就立刻辛勤工作,沒夜沒日的。不是馬上就出現在這裡 蘇博裡面有幾項展覽,但文物並不多。有次那些文物.....都搭船到台灣了 中庭的水池樓梯的架接,蠻有設計感的作法 ..... 蘇博,是貝聿銘的封筆之作。蘇州民居的特色這是太平天國忠王府,就在蘇博館的旁邊這是忠王的肖像,就是李秀成,是太平天國重要將領。同陳玉成一起成為軍事方面主要統帥。黃黃的位置不好坐吧!因為 鎮日 "黃" 恐不安啊....那邊的汽機車是分道的。上面的"機車",都是無聲的電動車,夜間幾乎沒人開車燈,小心別被從後面突然 "飄" 過去的電機車嚇到。大陸沒有單車運動的風氣,都是騎著爛爛的腳踏車,當交通工具而已。報恩塔,是個全部是用木頭蓋起來的塔。玄妙觀三清殿是長江以南最大的木構古建築。它既是宋代官式建築的代表,也表現出地方性建築的特點,是研究宋代南、北建築差異的重要例證。其內槽中央四縫所用六鋪作重抄上昂鬥拱,被譽為建築史上的經典之作。這是"玄妙觀"裡面的文昌大殿,竟然有人如此誠心的叩拜.... 不是沒有宗教自由嗎?觀前街是蘇州旅遊的必去之地,因其地處玄妙觀前而得名。遊船,會載著遊客遊週遭的小圳。到蘇州,一定要進拙政圓,不然就可惜了。門票70元=350元台幣,算是很貴的咧!進園前,先到附近一家麵店吃排骨麵,六塊錢=30台幣,但真的是吃撐了 順便走幾步,到水果店買水蜜桃,三斤十元,買了10顆,帶進園裡吃 拙政圓內,遊客不少,當然拍攝不會入鏡太多人。我覺得,要來此園,還是秋天的好,楓紅別有風味,順遊寒山寺,才真應景這就是深院高牆的意境吧牽著手逛園林比較有詩意吧!真笨 .... 另一處是在虎丘定園裡的人力搖魯遊船.....不推薦來此 。定園是劉伯溫告老還鄉的居處,整區打造成 " 如意 "的形狀有天開車去江蘇中部的高郵,鹹鴨蛋很有名。這是往南京方向的交流道。現在大陸的高速公路網交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啊!高郵的巡警,開這可愛的巡邏電動車...這就是著名的京滬大運河,是當時的皇帝從北京下江南到上海的航路跨過了長江 ....... 身處在歷史地理的記憶,真是感動阿!我住的宿舍,窗外就是個小湖,每日晨昏,必繞湖而跑 ....湖裡岸邊的小魚,並不怕人工作站時告一段落,趕緊落跑,到香港轉機,看到了西北航空笑笑的飛機眼睛這班帶著我回到台灣舒適的家 .... 當晚,我足足睡了12個小時
耕勤力作 wrote:勤勞一點 ~~ 加...(恕刪) 還好吧~凱哥~~我倒是蠻喜歡看圖說故事的~~況且~01的照片本來就不容易加旁白~~你也知道的!一張一張寫蠻浪費時間的~有多的時間不如去騎車勒~~~倒是看你的照片好像在你的部落格裡依樣~~诶怎麼沒看到你帶過去的單車~~~PO點單車的照片阿!!聊一下當地騎單車的事阿!!
爬文看到的跟大家分享爬坡的要領遇上坡投時,只用腳力踩踏,是不夠的,更要配合底下的要領:(1) 變速:將後飛輪逐漸往大的齒盤移動或將前方的大齒盤移往小的齒盤,以自已感到最適當、 速度又不慢為原則。(2)運用上身的力量:握住跑車型手把的下方(或登山車的輔助把手, 即牛角),腰稍往後移,握住手把往胸前用力拉,腳踏往前踩,如此可很自然的運用到上半身的筋肉群,減少上坡的辛苦,儘量不要將屁股離開座墊踩踏(抽車),因為如此,很容易疲勞(除非你有經常練習抽車)。同時在坡上,最好使用二吸一呼(或二吸二呼)的呼吸法,以補充大量的氧氣。(3)勾腳:經常騎車者,可使用束腳將腳踏回轉的盲點後半部,往上拉,以減輕腳的踩踏力與負擔。(4)注意路況:爬坡時,往往因埋頭苦幹而忽略前方的來車或接近你後方的車輛, 為了安全絕對禁止以「之」字形行進。跟同行車友間,跟車距離至少離二至三個車身。 頭部必須抬起看前方的路況,切忌將頭低下的『埋頭苦幹』,不但會有安全問題,也會影響到你的呼吸順暢。注意前方二十至三十公尺的坡度變化,以便適時變換檔位。(5) 踩踏:爬坡踩踏時儘量以膝蓋靠近上管的姿勢踩踏,這樣一來在下踩動作時才能夠利用到大腿及股外側的肌肉,如果你習慣將膝蓋在踩踏時遠離車架,無疑是在浪費你的力量。抽車: 使用站姿騎乘爬坡的目的有幾個:1.坡度變陡時2.加速追趕或擺脫你的對手3.變換姿勢讓其他肌肉放鬆想像你是在單車上跑步一般,但不同的是在往前跨步開始下踩至底部死點之後,也必須注意到上拉時也要出力以維持平衡,這是與跑步最大的不同點。(7)手肘: 保持手肘略為彎曲,當腿部向前出力時,手部可以平行的往後拉同時出力,這會讓你的全身同時有效率的作動;站姿踩踏時,手拉的動作變成往後上方,並且配合腳部往下踩踏的力量作單邊輪流出力。臀部:臀大肌是人體最大的肌肉,並且延伸至大腿後肌,以坐姿爬坡時若能運用到此處的肌肉便會更有效率,出力的感覺是與你由椅子上僅靠腿部力量準備站起來時的感覺 類似,在單車上要作到這樣的出力則必須注意到迴轉後勾的動作,但必須配合坐墊高,以免傷及腳後跟的肌腱。(9)腹部:爬坡時腹部的出力並不明顯,但實際上腹部扮演著支撐的角色,就是當爬坡時腹部兩側有繃住的感覺,這就是腹部在支撐了上半身的出力,同時扮演平衡的角色,腰腹部力量不足的騎士在爬坡站姿時的平衡反應較差,應該以仰臥起坐、後仰伸展來補強此區域的力量。(10)背部: 保持背部平坦才能使下背部的肌肉及腹部側面的肌肉使得上力量,如果你無法讓背部自然變成平坦,那麼你可能選了一台太小的車架或太短的龍頭。(11)坐墊:在適當的座墊高度前提之下,找到座墊前後位置以及座墊翹起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座墊中心會在齒盤中軸的後方,但確實的位置就因人而異,必須多嘗 試。另一方面,座墊翹起的幅度多半是以座墊前後端呈水平為基準,以座墊凹下的鞍部去符合騎士的股部,但每個品牌的坐墊凹下的程度並不同,也是要使用者去適應。(12)放鬆:很多人要上坡的時候,總是手把抓得很緊。這是很自然的反應,可是用在騎車上坡卻不適當。你應該輕鬆的抓著手把,這樣,你不但省力,比較能吸收震動,碰到障礙或鬆軟路面也比較不會失控。你可以把手和下巴當指標──你雙手抓得越緊,下巴咬得越緊,肩膀和上半身通常也就縮得越緊,爬起坡來也就越吃力。(13)交替使用不同的肌肉:如果是爬長坡,屁股在坐墊上的位置可以前後交互調換:在後面的時候,大部分使用屁股的肌肉,雖然效率較低,但是力量比較強;換到前面時,大部分使用腿部肌肉。你可以這樣思考:上半身前傾大約四十五度時,大部分使用屁股肌肉,上半身比較直立時,使用大腿肌肉。兩者互相交換調節,彼此都有機會休息。(14)改變呼吸習慣:呼氣 的時候專心的讓腹部「往下掉」或故意把腹部「往外擠」,用力呼氣卻被動吸氣(和平常的習慣相反)。這種方法能夠改善「氣流」,讓你不會喘不過氣。爬坡的痛苦與緊張常常使騎士摒住呼吸,作不平均的喘息,這一點必須覺察改變。讓呼吸和踩踏保持某種固定節奏(不一定要一對一)。除了短坡、極陡坡之外,爬坡不但要懂得用力量,還要注重節奏。(15)排路線:爬坡時,特別是崎嶇的路面,排路線非常重要。爬坡時你的動力本來就比較少了,可是每一個障礙都會消耗你的動力,所以你要避開難騎的路面。爬坡時眼光放在遠近兩點,遠點在前方約六、七米、十米不等。近點注意當下的輪下,每通過這一點就要在遠近兩點間排出三、四個通過點,依此路線前進,一路如此。這樣你才不會「突然」遇到難騎的路面,措手不及。(16)騎外彎道:爬坡遇到轉彎時,你眼前會有兩條曲道,內曲道比較短但比較陡,外曲道比較長但比較緩,盡可能靠外曲道騎,雖然比較長,不見得不利。(17)盡可能保持正前方直騎:左右穿梭是爬坡到了沒有辦法最後的手段。稍稍一點轉向,縱然只有一度,都會增加百分之六(車輪的)前滾阻抗,三度的轉向,前滾阻抗增加到百分之三十。(18)冥想:尋找五、六米或十米前方路面上一個點,假想那個點和你的單車之間有一條繩子一直在把你往那個點拉。聽起來有點蠢,可是卻真的可以幫助你爬坡。文章引用自 這裡http://gogobike.blogspot.com/2006/08/blog-post_115684754245571661.html
我家LEO是惡魔 wrote: 既然po了相片,還是花點時間,讓路人了解其中的故事,也練練文筆。一個人騎車,是無法照自己的,要人家幫你照 ... ?在沒誠信的地方,不要輕易嘗試.....可能交到人家的手上還沒照...相機就被搶走了 ....... 那邊都是爛爛的單車,也沒有漂亮的美女騎車,照啥啊? okand1025 wrote:爬文看到的跟大家分享... 騎單車25年的感想,我覺得最重要的只是:1、為自己的初衷而騎2、二吐(嘴)二吸(鼻)的呼吸法3、堅強的毅力4、一輛好騎的車5、把握變速時機6、......... 吃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