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竹後山之美 - [秀巒 - 司馬庫斯 - 鎮西堡]

騎乘日期: 20091017
踩踏里程: 56.79 km
踩踏時間: 4:14:49
難易程度: 強轉弱
牽車難度: 這次不用牽了
車種: birdy alivio

↓ 騎乘軌跡 [關東橋-內灣-宇老 (1400m)-秀巒 (700m)](可拉動、縮放)
按這裡檢視網頁

緣起

司馬庫斯聞名已久, 驚訝於它的美麗, 也驚嚇於它的地理位置。需先翻越宇老 (1400 公尺),
再下滑至秀巒 (700 公尺), 再爬升至泰崗/司馬庫斯分岔路口 (1200公尺),
再下滑至司馬庫斯橋 (800 公尺), 最後再爬升 1500 公尺就到了。很複雜吧!
鎮西堡則位於 1600 公尺的海拔處, 從泰崗/司馬庫斯分岔路口 (1200公尺)
再繼續往上至 1600 公尺海拔處。

宇老, 至目前為止, 讓我挫敗的山路, 在兩年前, 我騎上宇老, 請參考20071118 新竹宇老,
而與其說是騎上去, 到不如說是牽上去, 這次為了司馬庫斯之旅, 又再度挑戰宇老,
而為了不要再騎宇老, 一並把鎮西堡也處理掉, 我可不想為了鎮西堡, 又跑一次宇老。

規劃此次行程, 和東部之旅一樣, 很久之前就有這樣的想法, 但總是很率行而為,
想到就直接出發了。沒多作甚麼考量, 有點魯莽。

出發
20091017 09:09 懷著害怕的心情, 帶著滿滿食物的馬鞍包, 我上路了。要到宇老, 須先到內灣,
這沒甚麼困難, 10:30 到了。開始往宇老的路上切進去了。



在內灣 7-11 上, 遇到之前約騎的車友, 彼此閒聊之後, 我繼續前進了。



拿出我的高度計, 測量一下目前高度, 這可是為了高山的騎乘而準備的。



指針在 200 公尺左右, 看來離 1400 公尺還遠得很, 來吧!好戲才剛開始而已。

我又騎錯路了

兩前年的騎乘, 騎錯路, 在該轉彎的地方沒轉彎, 多騎了一些陡坡。這次我很注意, 該轉彎的要地方轉彎,
不過這次我卻在不該轉彎的地方轉彎了。XD



一過橋, 唉呀喂! 怎麼馬上就來那麼硬的上坡, 有點奇怪耶!上坡好像還沒那麼早出現阿, 我心中疑惑著。越爬越奇怪, 好不容易攔了一台車, 訊問路況, 果然我在狀況外, 真的騎錯啦!
是紅色橋左轉啦!不是這條白色的。趕緊繞回原路, 繼續出發。



泰雅勇士, 青蛙石是這裡著名的地標, 留個紀念。

在警察局用餐

一路上都是上坡, 不過精彩的還沒開始, 這裡只能算是一般的上坡, 時間慢慢流逝, 日頭來到當中, 已經接近正午時分了,
真準時, 肚子餓了。馬鞍袋滿滿的食物, 也該來減輕他們的重量了。不過, 突然看到人民的保母。



別擔心, 我絕對不是要進去問有沒在賣滷肉飯, 我只是去問問看可否裝水, 一問之下, 沒冷水, 只有熱水, 啊哈!
也可以, 剛好可以泡泡麵。這樣我就不用自己煮熱水了。是的, 我連小瓦斯爐都帶上了。



在派出所找了座位, 舒舒服服的吃起泡麵來了。一邊吃麵, 一邊看電視, 會不會過太爽了。
12:30 吃飽, 謝謝警察大哥, 我離開那羅派出所了。

那羅部落

前次的騎乘完全沉盡在牽車的痛苦中, 到底途中經過那些地方, 那些美景, 完全沒有認知。
兩年後再來, 我的體力/腳力有了進步, 經心策劃的騎車策略,
加強了踩踏技巧, 略為升級的齒輪比。
這樣的進步, 若不能比兩年前精進, 那也說不過去了。
不變的是: birdy 依然只有八速, 相信應該沒多久就會用到地八飛輪了。XD

同樣的景點, 通常我並沒有興趣再騎一次, 不過宇老不同, 這次的騎行希望可以克服這恐怖的路段,
我對這條路徑有著害怕的心理, 心中非常的害怕與擔心。

不過這次的狀況似乎好多了, 到目前為止還在控制範圍, 我也可以好好欣賞目前的山林野景。



那羅部落, 尖石鄉這裡是泰雅族的居住地, 有好幾個部落, 每個部落幾乎都像這樣, 小小的,
簡簡單單, 樸實而有生命力。



部落裡大多是像這樣的簡單商店, 類似古早的雜貨店, 店面雖小, 可是單車騎士最好的補給站,
有需要, 錢花下去就對了, 不過, 我好像還不需要。



還有客運哦, 不過班次應該不多吧!

不知道是不是我上山的時間太晚了, 到目前為止, 我遇到的車友都是快樂的下滑, 只有我獨自一人
苦哈哈的往上奮力一戰。



這條溪流據聞會流到南寮, 然後出海。

今天氣候溫和, 已是秋天氣息, 不冷不熱, 相當適合騎車。



若沒記錯的話, 兩年前的那次騎乘, 我已經開始在牽車了。這次, 配合著適當的休息, 伸展拉筋,
補充能量, 還撐的住。加油, 到竹 60 的 20 K 處還遠得很。

途中遇到往 853 的路標, 原來 853 也可以從這上去阿, 下次再來挑戰數碼天空和薰衣草森林吧!
853 也屬於高難度一族, 是新竹有名的騎車景點。



單車的行經速度不快, 特別是在上坡的時候, 所以就算經過 10 幾分鐘後, 可能還是和 10 給分鐘前的景緻一樣。這是有優點的, 若之前漏看的景緻, 現在可以補回來。



我喜歡由上方往下觀看的景緻, 並非要享受君臨天下的快意, 而是欣賞遠近不同物體的美感。
白白一幢幢的建築, 就這樣撒開在整片大地上, 蜿蜒的公路圍繞其間, 玲瓏有緻的身段,
襯托出大地之母的美感。

看綠色事物有助於視力的健康, 欣賞俊男美女有助於心情的愉悅, 注視著自然野景, 則能昇華身心,
提昇心靈層次, 如沐春風, 和暖舒暢。

獨自一人的旅行麻煩事之一: 就是如何將自己也納入背景之中, 取得自己曾存在的回憶。
自拍就是在這時候發揮作用, 來吧!看看自己拍的如何?



還不錯, 看得出來我是坐著。XD。到這裡已經開始有點難度了, 難得找到如此的好座位,
可以舒舒服服的休息, 來點茶葉點心, 由上而下, 由左而右, 靜靜的欣賞重巒疊嶂, 山青水秀,
平時難得一見的景緻。舒緩疲憊的雙腳, 也清清腦袋中的思緒。



坐在路邊這樣的危險動作, 相信在小時候一定會被父母親禁止, 恭喜大家都有疼愛自己的父母。
我也是。現在自己可以對自己負責了, 體驗一下這樣的刺激感, 說實在的, 我並不覺得特別危險,
還覺得蠻有趣的, 不過時間差不多了, 該繼續我的旅程了, 今天的行程才是第一關而已。

最後的五公里

大地安祥, 秋高氣爽, 微風徐徐, 緩緩的向我吹來, 本應覺得輕鬆自在, 但我卻有陰風慘慘之感,
好累阿!怎麼會有這種路阿!為甚麼還要再來阿!我阿達了!

已經開始有慢慢覺得困難的感覺了, 看到令我有印象的道路, 沒錯, 之前這段我絕對是用牽的,
我還記得那個髮夾灣上坡, 就在這裡吃了塊麵包, 然後就繼續牽車了, 但那是兩年前的我了,
今天奮力的踩著踏板, 我上去了。心中真是痛快, 我 ... 還是上的去的嘛!

陸續看到幾位也是要上山的車友了, 努力奮戰的表情, 充滿了意志力, 我想, 我也是吧!
在爬完一段上坡後, 我停了下來, 啃著我的零食, 是的, 我帶了滿滿的零食, 好像是小蜜蜂哦!

一位車友也來到附近一起休息, 順道聊了起來, 一開口就是, 媽呀!有夠硬的啦!真難騎。
下面還一位車友則是他的同伴, 他們還有補給車補給, 這可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阿!
大約還剩五公里, 我估計著大約還要一小時左右。



補給司機也順便幫我補給, 吃了塊鬆餅, 真是幸福的食物阿!休息一陣子之後, 他們決定要上車了。
也許有人會說很可惜, 都快到了, 不過騎車嘛!下次再來就好了, 不用這麼急, 身體健康最重要。
現在只剩下我獨自騎乘了。

騎阿騎, 突然, 風開始大了起來, 哈哈!這就是快到宇老的證明了, 不用看路標, 我也知道快要到了。
這是令人懷念的大風阿!這風中音符, 還印印的烙在我的腦中, 而這股風的味道, 我也還深深的記憶著。
終於來了。



騎騎停停的次數越來越多了, 為甚麼?因為坡度越來越陡了, 坡越陡, 我的腳也越抖,
頻頻下馬拉筋的次數也越多, 每每的休息, 總能給我帶來新的動力, 讓我輸出更大的功率,
踩動踏板, 征服這段陡坡。

最後的一公里



更令人熟悉的叉路出現了, 猶如料理東西君一般, 左和右, 你要選拿條?
兩年前選了右邊, 得到痛苦的回憶, 這次沒理由再選右邊, 我朝著左邊騎去,
果然, 得到了另一段痛苦的過程。

選右邊會先看到宇老派出所, 再看到以那的店; 選左邊, 則反過來。
左邊沿途上坡, 讓我痛苦到不行, 這最後的一公里, 怎麼如此令人難熬, 都差一點了,
要牽車嗎? 心中的惡魔/天使開始拔河了, 到這裡時, 甚麼騎乘策略, 踩踏技巧都已經無用,
靠著自己的意志力, 堅持住, 不知道這一公里我騎了多久, 終於讓我撐到下坡了,
一路溜到以那的店, 還有宇老派出所。



15:30 我到宇老了。成績 15:30 - 10:30, 5 小時, 不算好, 不過到了就好了。
宇老的風依舊是這麼的大, 這麼的令人懷念阿!

在這裡遇到從司馬庫斯回來的單車騎士, 趕緊打聽後面的路況情報, 今天的終點可不是宇老,
我還要繼續深入山林裡, 進入新竹神秘的後山。閒聊之後, 得知一些情報, 也多了點信心,
總算解決第一關卡的魔王了。



高度計指在 1400 公尺左右, 雖然沒作精準的校正, 但和沒有氣壓計的 GPS 來比較, 應該還是滿準確的, 說真的, 這隻高度計就是為了這種高度的山路而購買的, 不用電池, 算是方便。
缺點是, 沒有紀錄功能, 需要自己紀錄所有高度資訊。我已經不想再裝需要電池的裝備了。
我比較喜歡像單車一樣的機械裝置, 單車上已經有過多的電子零件了。

抵達秀巒
來吧!禮物時間到了, 迎接快樂的下滑吧!我戴上安全帽, 穿上 gore-tex 外套/褲子,
享受快樂的下坡了。這裡風很大, 不這樣的話, 下滑時的冷風可會讓人受不了。
一路上戰戰兢兢, 仔細的觀看路面, 深怕騎錯路, 那就麻煩了, 現在這時間點,
可不許允我騎錯路阿!

15:50 開始下滑, 除了認路, 我也貪婪著欣賞這後山的一切, 對我來說這是如此陌生、神秘。
我想多看她一些阿!



這是國文課本念到的山嵐嗎?美嗎?當然美。照相設備再精良, 攝影技術再高超,
也絕對無法留住這樣的美景, 只有親眼一見, 才能真正體驗自然之美, 讚嘆大地的鬼斧神工。



是我的錯覺嗎? 從這裡開始, 聞到的空氣已經呈現出不同的味道, 有如溪水般的清新,
彷彿是人類世界沒有入侵的原始空氣。



這裡是田埔, 而秀巒田埔分校學生人數不多, 但是我一眼望去, 田埔部落其實還算蠻大的,
上田埔/下田埔兩部落, 原來是山中謀生不易, 大部分田埔的年輕人還是選擇外出工作。
找尋更好的工作機會。



新竹後山部落幾乎很常見到教會般的建築, 遽聞是長老教會, 不過我對宗教不是很熟悉 ,
有沒什麼分支就搞不清楚了。不過這些教會的共同點是, 都蓋的很漂亮, 也都是原住民同胞
自己一磚一瓦蓋起, 在這運輸道路相當不便的地方, 真的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 相信也花了不少時間吧!



在田埔問了一下路, 得知秀巒還要在繼續往下, 哇! 真遠, 還沒到阿! 過了這段路, 有些地方並不是
一路下滑, 還是需要用一些些的氣力踩踏的。來吧!應該快到了, 繼續下去。

快樂下坡可沒讓我感到非常開心, 三天後的回程想到要爬這樣的山勢回來, 頭就痛阿!
從鎮西堡回來不知道時間來不來得及。雖然這麼想, 不過三天後 ... 嘿嘿 ...

夕陽逐漸落下, 天空也漸漸泛起一片陰影, 這時可沒空在欣賞這樣的山野美景。在不到秀巒,
我的麻煩就大了。急急忙忙的加緊腳步, 快衝阿!



在經過一陣子的騎行之後, 我到了一小村子, 正當我好奇地拍攝著衛生局建築物時,
一位正妹朝我走來, 熱情的與我聊天。而這裡, 就是秀巒了。我終於到了。看了高度計,
這裡是 700 公尺海拔。

天阿! 這一定是上帝慰勞我辛苦騎車的美麗邂逅。雖然我平常都是沒圖沒真像,
但這次我是有圖沒真相, 正妹不給放照片, 要尊重別人, 就沒放上囉! 這位正妹是衛生局的護士,
真是不簡單, 願意來這裡工作, 這可不是什麼熱鬧繁華的都市, 而是個簡單到不行的小型聚落。
據說這裡的醫生是一個月輪調一次, 醫生們應該把這裡當成度假中心吧!

護士小姐一看到我的單車, 脫口便說, 你的單車看起來征戰不少地方。這是我聽到對我的 birdy
最好的讚美了。其實我只是騎車多, 洗車少罷了。XD
在她的幫助下, 介紹我一些地方, 告知我一些訊息, 並把住宿地點也搞定。



在她描述之下, 得知也有兩位單車騎士來訪, 其中一台也是單盤小折, 這是繼上次宇老行之後, 我看過的另一部
單盤小折通過宇老了。



今天住這裡, 原舞曲民宿。到秀巒時是 16:30, 還有些許時間, 將裝備整理好之後,
我便到處逛逛, 也該是停下踩踏腳步, 好好欣賞這裡的環境了。

泡湯巧遇正妹

我沿著此處唯一的道路, 慢慢向控溪走去。控溪是石門水庫的上游, 最後會接到大漢溪,
大漢溪就比較熟悉了吧! 石門水庫就是位於大漢溪中游溪谷間。
路途上經過幾間民宿。



我住的原舞曲民宿則位於秀巒入口附近, 佔地利之便, 生意應該不錯吧!

偏遠的部落幾乎都會看得到國小, 這裡也不例外, 在秀巒的的國小當然是秀巒國小了。



簡簡單單的建築, 不若大城市般的複雜, 高度也不高, 就像這裡的生活一樣, 簡單而樸實。

沿著此地唯一的道路轉彎而下, 來到控溪了。這裡有著景點介紹都會提到的秀巒野溪溫泉。
我請教了當地人, 尋路而入, 下到控溪一探。



疑!是那兩攤水嗎?我狐著疑 ...
來探探水溫, 熱的就是了。帶著非常懷疑的心情一觸, 真的是熱的阿!
不過另一攤水池的溫度較低, 我選了溫度高的這池, 泡泡我的腳, 讓雙腿舒緩一下。
難怪剛剛來買便當時, 就有一票人在這裡聚集, 原來是來泡湯的。

是的, 圖中的塑膠袋就是我的晚餐, 這裡只有一家有的吃, 所以若民宿沒提供晚餐,
就麻煩了, 我可不想在繼續吃我的泡麵了, 不過能選的菜色有限, 只有麵食。

我獨自一人享受著難得的寧靜, 泡泡雙腳, 讓思緒放空,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一下子就取得, 智、仁兩樣品德, 加上到此地的勇氣,
我真可謂是, 智仁勇,三達德兼備。哈哈!

在我獨自沈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 突然來了一群遊客, 也是要過來泡腳的,
遊客群中有男有女, 有老有少, 重點是, 正妹就坐在我的旁邊泡腳, 天阿!
這一定是上天的恩賜。真是太爽了。平時工作要遇見異性同胞都不容易了,
這麼近距離接觸, 我 ... 我太開心了。嗚嗚 ...

閒聊中, 得知他們由司馬庫斯回程, 在看過神木區的神木之後, 恩!相信雙腿應該是累了。
來此泡腳正好。



也從他們口中得知, 看神木需要來回 3 小時的路程。一陣子後, 他們要準備回程了,
我也打算回民宿了。除了民宿, 這裡還有提供搭帳棚的店家, 可以在一片大空地上露營。

默默的獨自一人回程, 這裡真的很小, 很容易就看完所有建築街景了。
這裡物資較缺乏, 有四間雜貨店可以做補給。不過我帶的東西似乎太多了, 目前只缺水而已。



這是今天的房間, 浪漫小屋, 只有我一人還真沒有浪漫的感覺。這房間要價 1000,
不含衛浴設備, 不含晚餐, 含隔天的早餐。



內部結構, 簡單整齊, 單車騎士要的不多, 可以舒服睡上一覺即可。
這裡只有一間衛浴設備可以沖澡, 住宿客不多, 還好, 不用搶。廁所則有兩間。



乾麵: 60
小菜: 30
冰鎮紅茶小包鋁箔包: 15 (貴了 5 元)

來吃吧!這是我今天最華麗的一餐了。
民宿主人平時有備晚餐 (需另外付費), 今天因身體不適所以沒有準備, 真是太不巧了。


↑ 辛苦啦!今天好好休息吧!

氣溫約為攝氏 20 度。

這裡沒電視, 網路可用, 晚上沒什麼事情可做, 我拿起我的歷史書, 手讀台灣歷史, 眼看台灣地理,
這可真是一大享受阿!歷史可以用讀的, 地理若也是用讀的, 那可就太乏味了, 親自來看一看,
讀萬倦書, 不如行萬里路, 現在我可體會了。



晾衣服, 沒什麼好說的, 不過晾在樹枝上就有點特別了吧!
讀了幾頁, 不想看了, 還不到 21:00, 真是早阿!沒事做, 那就睡覺吧!

晚安了, 各位讀者們。
2009-11-01 23:24 發佈
騎乘日期: 20091018
踩踏里程: 23.38 km (不準, 後來碼表故障了)
踩踏時間: ???
難易程度: 中轉弱再轉強
牽車難度: 難
車種: birdy alivio

↓ 騎乘軌跡 [秀巒 (700m)-泰岡/司馬庫斯分岔路口 (1200m)-司馬庫斯大橋(800m)-司馬庫斯 (1500m)-司馬庫斯巨木區](可拉動、縮放)
按這裡檢視網頁


起床


凌晨 3:00, 我起床了, 得到民宿女主人許可, 我打開門, 向右轉, 我射了, 阿!
不是啦!是發射, 這裡的辣椒需要我的灌溉才能茁壯。

07:30 正式起床, 狀況覺得不錯, 腳力/體力回到 9 成的水準, 老闆早己備好早餐, 等著我們享用。
稀飯加幾道小菜, 在這偏僻的山裡, 可謂是奢侈的享受。已經有兩位遊客起床了,
我和他們一起聊天, 談論我接下來的旅程, 也順便請教他們後面的路況, 也提供他們痛苦的經驗
與我分享。

吃完早餐, 稍作整理, 民宿老闆給了我一包白飯, 包一包早餐中些許小菜, 這就是我的午餐,
descent 特製, 雜燴大飯團, 好大一個, 吃了保證藥到命除, 鐵腿變廢腿。
有圖嗎? 當然沒有, 今天忙著對付司馬庫斯的路, 這種小事沒空啦! 缺少的飲水,
也在民宿主人的幫助下, 完成補給。除了水之外, 由於我帶了滿滿的兩個馬鞍包,
食物方面就不需要補給了。

09:05 我帶著滿滿的祝福出發了。



泰岡/司馬庫斯分岔路口
沿著昨天泡溫泉的小徑, 我很快就來到管制所了, 這裡要辦理入山證, 已經不用收取 10
元的費用了。



這裡可以通往霞喀羅古道

霞喀羅古道, 全長約 37.7 公里。橫跨新竹縣的五峰鄉、尖石鄉,
並由清泉繞經石鹿大山(霞喀羅大山)後抵達尖石鄉養老村。

從秀巒這邊, 就是從養老村清泉的方向。我住的民宿有一群遊客就是要來挑戰霞喀羅古道,
據說需要 8 小時的路程, 這可不容易。比我的旅行還要艱辛。他們清晨四點就出發了。

親切的警察大哥拿了我的身分證, 登記下來, 我也告知, 星期二, 也就是兩天後回程。
開始了, 過了這裡就是無止盡的上坡了。



陽光普照的後山, 和昨天帶來的視覺效果完全不同, 水光山色依青翠, 野草閒花, 蟲鳴鳥叫,
在如此的山野林道騎車, 就像今天的目的地, 我正沿著天堂般的路徑, 前往上帝的部落。

不過, 這是視覺心靈層面的, 實際上, 我在過秀巒檢查哨之後, 1.X 公里處, 就下來推車了。XD
這是騎乘策略的不同, 昨天的宇老行, 在於突破自己, 所以嘗試看看能不牽車,
雖然成功, 但是付出的代價就是花費長時間, 因為都用在休息上了。
而牽車也是對此山路的一種尊敬, 並無不妥。

今天的策略是縮短到達目的第的時間, 將休息的部份用來牽車, 減少輸出功率, 減輕雙腿的負擔。
我是來旅行的, 並非以運動競賽為主要目標, 下來牽車, 不算作弊啦!

我推, 我推, 我推推推, 結果, 還真的推了不少路段, 而推車也是會累的。



今天是星期天, 本以為會有上山遊玩的旅客, 不過上車車輛卻意外的少, 這也好,
擁有整條道路的路權, 方便我隨意使用。一路上很謹慎的注意路況, 騎單車不若其他交通工具,
一但騎錯路, 要付出不少的代價, 尤其是在這樣陡坡上。不過要遇到其他用路人的機會
還真的不多, 好不容易遇到, 我便會趕緊尋問路況, 我可負擔不起騎錯路的代價。

這段路其實我覺得不若宇老難, 也許可以不需要牽車的策略, 不過我是看在往司馬庫斯那段
的上坡, 那段路我不熟悉, 雖然打聽了不少情報, 不過, 人不學不知道, 路不騎, 當然也是不知道。
只知道, 那段路可是艱難的上坡。不管是要騎還是牽車, 保留實力也是好的。



一路上一邊騎車, 一邊推車, 盡量將推車的時間用來代替休息的時間, 為的就是取得時間上的優勢。雖然成功的爭取時間, 但還是有需要休息的時候, 尤其是早餐吃的是稀飯, 難免容易消耗,
我謹慎的做食物/飲水的補給, 畢竟我還不知道後面的旅程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一路上涼風送爽, 搭配著綠蔭, 消除了部份暑氣, 心情不知不覺跟著愉快起來。

遇到一位從桃園來的老伯伯, 看到我騎的是單車, 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我也順道和他聊了起來。
旅行嘛! 就是遇上各式各樣的人事物才有趣阿!



最後被我遇到一個舒適的地方, 看到那沙發了嗎? 我騎車兩年來, 第一次遇到還有沙發的休息處。
這條果然是天堂路阿! 有沙發沒理由不坐, 索性在這裡來個大休息好了。

天氣好, 心情佳, 來曬衣服好了,



是的, 昨天洗的衣服, 完全沒有乾呢! 連 cw-x 排汗衣, 都沒有乾, 這可造成我不少困擾。
birdy 變成衣架了, 反正車架和衣架只差一個字, 拿來曬衣服也可以啦!一路上,
我把衣服晾在單車上, 就是希望今天有乾的衣服可穿阿!

不過這休息點有著竹竿可用, 我就順便拿來晾衣服了。



打開零食馬鞍袋, 該吃什麼呢? 好吧!把大包的東西吃掉好了, 免得佔空間。
我舒舒服服的坐在沙發上, 吃著零食, 看著眼前大自然播放的紀錄片,
江山如畫, 所有山水景色, 就這樣一幕幕的呈現眼前。四周的蟲鳴、鳥叫、蛙鼓聲,
如泉湧般的流過來, 正好幫這部記錄片譜上動聽的歌曲。

戲看完了, 肚子也填飽了, 重要的是, 疲勞也恢復了, 充沛的能量回到身體上, 我的身體催促著我,
趕緊上路了。

一路上還是一樣人煙稀少, 只有頭上的太陽公公在陪著我, 再經過一段不算難騎的路途之後,
疑! 到了阿!



這裡是泰崗/司馬庫斯分岔路口, 上圖是往泰崗-新光-鎮西堡的路徑。那是明天的旅程,
今天往左, 往下去司馬庫斯

10:40 到這裡, 高度 1200 公尺, 由秀巒到這裡, 7.74 公里左右。到達的時間比我想像的還早些。



右邊往下, 就是往今天的目的地司馬庫斯



清清楚楚的標示, 想騎錯也很困難阿! 到這裡就是輕鬆的下坡了。從這裡開始, 又出現不一樣的景色了。

司馬庫斯大橋



令我陌生的高山植物, 全不熟悉的道路, 帶來的確是令人愉快的風采。
享受下坡, 聆聽風聲, 注視著這山清水秀, 似乎忘了剛剛騎車的痛苦了。




一路上雖豔陽高照, 但在綠柳成蔭下, 倒也遮蔽了不少暑氣, 陽光/綠蔭, 就這樣乎相交錯,
形成光與暗的陰陽調和之美。

下滑果然快樂, 但我腦袋想的是, 明天就慘了, 這種坡要上來, 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阿!
今天到了司馬庫斯, 得好好的休息, 好好回復腳力才行。

11:03 我終於到達著名的司馬庫斯大橋了, 紫色弧形狀, 鋼索穿梭其中, 跨越清澈湍流的溪谷,
真是迷人。



這裡似乎有路可以往下到溪谷處玩玩水, 不過, 單車騎士, 尤其是像我這種速度慢的,
沒這悠閒時間, 看看可以, 下去玩水就免了吧!



我可還要煩惱過了橋之後的上坡呢!

在這裡遇到之前的重機車隊, 他們一行人早已經遠遠的超越我, 直到此地又重逢了,
不過我剛到, 他們就要走了, 沒時間聊上幾句, 對於我的單車行, 豎起大拇指, 謝謝囉!



真可惜, 沒法請他們幫我照一張, birdy 照例只好自己孤獨的入境了。



看看高度計, 指在 800 公尺處, 哇! 下滑了 400 公尺左右, 明天得要掙扎一番才能回來。
碼表里程指在 12.31 公里。從泰岡/司馬庫斯分岔路口到這裡, 大約是 4.5 公里左右。

來吧!上坡



感動的時間過了, 哭哭的時後來了。今天最艱苦的時候來臨了。聽說司馬庫斯的路況不好, 很差!
果然, 過橋後, 馬上就見識到了, 當然, 連恐怖的陡坡也一並觸及。



還好在帶頭大哥的訓練下, 對於這樣的路面早已不生畏懼, 但是, 我遇到的是平路或下坡,
沒遇過陡坡阿! 騎沒兩步, 我就下來牽車了。XD

這裡的道路的確不好, 除了有破碎的水泥路面, 還有不少坑坑洞洞, 有時候還來些砂石路段。
畢竟處在此處工程維修實數不易, 可能也只有道路不通時, 才會一並修砌吧!



過沒多久, 我就找地方下馬休息了! 呼呼! 有夠喘的啦! 自己走這種陡路都會累了,
更何況還有一台累贅, 人推車, 那可累了! 才剛開始, 不知道還要多久才到。

這裡的花花草草已經不同於宇老/秀巒那段山路了。處處充滿了新鮮的氣息,
這裡的土地、花朵、味道無一不令人驚豔。雖然我忙著推車, 忙裡偷閒, 眼睛不安份的飄移,
就是想看看這裡陌生的一切, 本來只是想挑戰這裡的山路而已, 這也是我來這裡的原因之一,
卻意外有了視覺心靈上的沐浴。



看了看時間, 快中午 12 點了, 又到了豐富的午餐時間, 今天的午餐是自己打理的飯團,
外觀比起早餐店的大了一圈, 餡料也很特別, 有豆腐乳、高麗菜、炸魚塊, 吃起來, 嗯 ...
果然很普通阿!

別抱怨了, 看看這鳥不生蛋 ... 阿!不是, 是柳暗花明的世界, 是與世無爭、與世隔絕的,
有得吃就不錯了, 水還好解決, 秀巒民宿主人說, 可以喝溪水, 看看司馬庫斯大橋的溪水,
真的沒水就去一瓢飲, 但是沒吃的, 總不能吃樹根吧!小心被冠上盜木之名。
大飯團是用來吃飽的, 不是吃美味的, 啃吧!吃飽了好推車。



繼續推車中 ...

此路徑並不同下滑至司馬庫斯的路徑, 上坡雖多, 但也有些下坡, 可以作為緩衝休息之用,
依據我不可靠的記憶, 應當有四處下滑處, 司馬庫斯 9K 處的下滑處最陡, 很過癮,
是令人興奮的緩衝劑, 10 K 後, 又是惱人的上坡了。



一路上會有標誌里程, 讓我知道目前到哪裡了, 要到 16 K 處才會到目的地司馬庫斯。
看吧!還遠得很。

陸續看到下山的車輛, 想必是昨天的遊客吧!他們正完成了司馬庫斯一遊, 我則正賣力的往上前進, 不時有人向我加油打氣, 謝謝你們, 讓我有了繼續往上的氣力。

今年有縣市長選舉, 一路上過來, 到處可以看到候選人的旗幟, 不過另我驚訝是,
已經這麼深入山裡了, 還是看得到候選人的旗幟, 這候選人財力可不容小覷。

沾染了政治味道的原始山林, 就是多了一股怪異的味道, 也許是我小驚大怪, 這麼美麗的綠地,
清脆的樹林, 似乎和選舉旗幟特別格格不入阿!



愉快第過了 9 K 下滑處之後, 隨之而來的上坡, 我沒多作掙扎, 下來推車了。



不知道是我的相機還是攝影技術的問題, 拍下的照片始終和我親眼所見有著不小的差距,
無法清楚的呈現道路坡度, 但我能肯定的是, 我推的很累阿!

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

推車的過程中, 遇到兩位原住民學生, 他們的機車沒汽油了, 正在路邊等待救援,
雖然把我的手機借給他們, 不過這裡只有中華電信才可通行無阻, 所以我也幫不了他們。
這兩位同學是來抓飛鼠的, 奇怪, 怎麼我都沒看到有什麼飛鼠, 一定是忙著推車的關係。
本想到司馬庫斯後幫他們聯絡家人, 是的, 他們居住在司馬庫斯上, 平時則在桃園上課。
但是等我到司馬庫斯可能他們也已經找到救援了吧!司馬庫斯在 16K 處, 就是他們告知我的,
加油, 應該在一小時就可以到了。



碼表對我來說, 不單單顯示速度的快感, 更重要的是, 能夠幫我估計到達的時間,
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可以讓我估計離目的地還要多久。而在這時, 竟然失靈了,
有時感應的到, 有時感應不到, 傷腦筋阿!而在 13K 之後, 碼表就完全不動了, 不僅無法估計
到達時間, 也無法紀錄里程了。這對於重視紀錄的我來說, 可是一大打擊。

山嵐慢慢浮現了, 高度應該是不低, 剩下的三公里也表示我離司馬庫斯不遠了。
溪流沿著山谷而過, 像是摩西劈開紅海, 將海岸分成兩半, 只是這裡反過來,
山勢像被溪流分裂成兩做山脈。



來到 15K 處了, 雖然累, 不過坡度都還在想像的範圍內。一過 15K 處, 遠遠就看到超級陡坡,
我的媽呀!那兩個同學還真的沒騙我, 最後 1K 會有很陡的坡, 這種坡看到就累了,
這應該要三段式吧!什麼三段式?? 就是要分三次以上牽車才上得去吧!



這坡度讓我完全沒想到要用騎的, 意志力被擊潰了。
我牽, 都來到 15K 了, 還剩下 1K 而已, 沒有理由牽不到的, 燃燒最後的意志力吧!
左轉上去就到了, 加油!!



真巧!又遇到那群重機騎士們了, 他們正好要下山, 我們真是有緣阿!



左轉上去之後, 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司馬庫斯的大門的。呼呼呼 ... 我終於到了。



真的是上帝的部落阿, 我也差點要去見上帝了。不過才到門口, 還得再進去一點才行。
這坡度, 總算可以開始騎車了。



竹子搭成的出入口檢查亭, 真是特別, 與一般的磚瓦建築相比, 更能融入自然世界的山水裡。
但是, 要命的坡又來了。



我得先翻越這陡坡, 才能到司馬庫斯遊客中心。繼續的牽車吧!

前往巨木區

我終於看到一大群的遊客了, 這是我這兩天看到的最多人潮。這裡有間咖啡吧!
滿滿的都是人, 所有座位都擠的滿滿的, 好不熱鬧。

我先到遊客中心辦理住宿登記, 據服務小姐說, 前一天 (星期六), 所有房間全滿, 目前正在整理中,
15:00 才能進房。這時大約 14:04, 而我心想, 來回神木區要 3 小時, 我本打算在 15:00 前抵達便行。看來時間還蠻充裕的。但在打探神木區路徑後, 服務小姐勸我明天再去, 因為時間來不及,
天很早就黑了。這怎麼行, 我明天一早得趕往鎮西堡, 這樣時間上來不及, 我急忙的停好單車,
拿了個背包, 到咖啡吧裝水, 梳洗一番一後, 沒什麼休息, 快步往巨木區走去。

為什麼堅持要去巨木區走走, 有個單天來回司馬庫斯的車友, 沒錯就是單車來回, 真的太猛了,
而不落地, 真強者阿! 騎過之後, 更能了解其中的難度。他建議我去神木區看看,
我不疑有他, 真的就去了。



往巨木區的路途上, 見到各式各樣的原住民建築, 有竹子搭成, 磚瓦建築, 十分有著原住民特色。

一個人前往, 說實在還蠻害怕的, 雖然登山健行的經驗我也不陌生, 但是那是和一大群人一起前進,
現在只有我一人, 在不熟悉的路徑上, 還真的毛毛的。



一進入口不久候, 陽光馬上被層層的樹林所遮蔽, 現在才兩點半左右, 竟然沒什麼陽光射入,
可見這裡的樹林之茂密。



路況不算難走, 大多是平路。剛進巨木區不久, 即可聽到清澈的流水聲, 川流不息。
洋溢著熱情的生命泉源。



走近山區竟然可以聽到流水聲, 可以看到河流, 令我想像不到的山水組合,
司馬庫斯處處充滿驚奇。有些路途需涉水而過, 小小一段, 不算難走。



這路徑讓我想到登玉山的某段路上, 也是類似的道路, 我大感驚訝, 巨木區的道路,
怎麼感覺和一般爬山的山路類似, 和我想像中輕鬆舒服的步道差很遠阿!




走了一陣子, 陸續遇到幾位回程的遊客, 向他們尋問路況, 還有位媽媽建議我回去,
現在太晚了, 很危險。不過我還是堅持要到巨木區, 趕緊快步而去。

為了節省時間, 不僅快步前進, 甚至連休息的時間我都省了下來, 拜今天牽車策略,
體力/腳力消耗不多, 還在許可範圍, 真沒想到我會為了巨木區耗掉大量腳力,
還以為我的腳力只會使用在騎單車上。邊吃著手上巧克力補充熱量, 邊拿出飲水,
好個手忙腳亂, 阿, 不是, 是手腳並用。



15:12 到了之前打聽情報中的涼亭了。在這裡稍作歇息, 吃個東西, 上上藥膏, 拉拉雙腳筋肉,
通筋活骨一下。以匆忙的步調, 欣賞前言的綠樹野林, 真是可惜了。到這裡已聽不見水流聲。
看來已經離開水路一段距離了。

我估計自己應該在 16:00 到達, 不然天色一暗, 可就麻煩了。說實在, 中午的飯團,
巧克力, 餅乾等補給品, 實在沒有辦法提供足夠的能量來負擔這段路程, 我只好不斷的
邊吃邊走, 邊走邊吃, 這段路上可稱不上愜意。不過 ... 眼前的風水畫面倒是蠻愜意的。



除了有涉水的道路, 也有木片搭乘的的短橋, 以深山的步道路徑來說, 這樣的路況算是相當不錯了,
沒有需要手腳並用的情形, 要不是我有如急行軍的步伐, 慢慢行走, 可算是舒適,
享受這樣的森林浴, 吸收芬多精。



這是先進的公廁, 也是住在這裡的居民自己將所需建材運至此地, 親手打造的。
與自然世界融和的建築, 卻有先進的如廁設備, 看來卻不突兀, 巧妙的與大地整合在一起。

看看標示牌, 再 30 分鐘就可到達巨木區了。呼!好久阿!加油, 在撐過 30 分鐘就可以看到了。

越靠近巨木區, 淡忘的水聲又慢慢的浮現了。
「瀑布橫飛翠壑間, 泉聲入耳送清寒。天然一曲非凡響, 萬顆明珠落玉盤。」
這是唐朝, 程太虛〈漱玉泉〉詩。雖然描寫的是瀑布在山谷之間的水聲, 就像是不平凡的音樂,
但此時, 我也有著相同的心情。這裡溪流的水流聲, 果真是不同凡響

但是我的處境一定和他不同, 越來越響亮的湍急聲, 搭配著不怎麼明亮的樹海,
真的有一點恐怖片的效果阿!



這裡有兩條岔路, 右圖標示著到巨木區的路徑, 但其實左圖橫木下也有一條路,
回程我就是繞這條路出來的。

巨木區, 自然就是高大粗壯的神木。再前進一點, 已經可以看到特別粗勇的巨木了。
但到底哪一棵才是真正的巨木呢?科科!



這棵,



還是這棵?

這可是很重要的, 找錯, 拍錯, 看錯, 我就來錯了!!

下面這棵看來壯多了, 我想應該就是你了, 我找尋各種角度, 想辦法把這個大家伙給拍起來,
著時花了不少時間。到這裡已經是 15:55 了, 這裡幾乎不見天日, 現在太陽又快下山了,
奇怪的蟲鳴聲, 好不詭異阿!我怕怕, 拍完照趕緊閃人了。



其實我不確定就是這裡了, 到處晃晃, 看看有無其他的道路, 疑!



怎麼有個小階梯, 還有籬笆, 過去瞧瞧。小心翼翼的踏著石頭, 這段路不好走, 我過去了。
乖乖!不得了, 這一棵才是吧!剛剛那棵也很猛, 但是這棵就是多了你 30 公分,
你就認輸吧!



粗壯的樹幹, 茂密的枝頭, 重點是籬笆圍成一圈的部份還鋪著木板, 可以圍著巨木好好的環繞一番。



沒拍好, 但是還是看得出來很粗壯, 白目, 阿, 是巨木, 可不是喊假的阿!

ref: http://www.smangus.org/tuqi.html
根據 1996 年林務局公布的排行,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巨木都位於司馬庫斯的巨木區。
這兩棵司馬庫斯的巨木都屬於紅檜,第二名的巨木周長 20.5 公尺,第三名的巨木周長 19.7 公尺。
司馬庫斯巨木的發現並不是偶然,而是族人尋找許久的結果。

1991 年司馬庫斯部落的曾振川鄰長等人到巴陵地區時,發現當地因巨木帶來的觀光業以及水蜜桃的種植而使
生活大有改善。當天鄰長睡夢之際隱約聽到上帝指示在司馬庫斯也有巨木,之後鄰長想起先人所說往鴛鴦湖方向
有紅水及大樹的事,於是在回到部落後發動本地居民前往尋找巨木,經過兩三個月的尋找才發現了壯觀的巨木區。
部落透過各種管道對外宣傳,使巨木的存在為外界所知,少數遊客也前來一睹巨木的丰采。

巨木的發現也促使司馬庫斯道路的開闢得以展開。在道路開通之前,居民必須下山至塔克金溪溪谷,
然後再爬上新光部落來對外聯繫,費時三至四個小時。民生物資也必須由人背著徒步上下山運抵部落。
巨木發現後,新竹縣長范振宗前來視察,並指示儘快開闢通往司馬庫斯的道路。這條產業道路在 1995
年底開抵部落,將司馬庫斯的發展帶向了不同的階段。


台灣十大神木排行榜

排名 名稱 樹種 樹齡 樹高 樹胸圍 管理單位 林班地 別   稱
1 大安溪神木 紅檜 2500 55 25 農委會林務局 大安溪75林班 台灣巨無霸神木
2 新中橫神木 紅檜 2000 40 22.5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 阿里山219林班
3 眠月神木 紅檜 3500 48 21.6 農委會林務局 阿里山45林班
4 司馬庫斯神木 紅檜 2500 35 20.5 農委會林務局 大溪89林班 巨人神木
5 達觀18號神木 紅檜 1900 42 18.8 農委會林務局 大溪33林班 浴火鳳凰神木
6 唐穗山神木  紅檜 未測定 50 17.4 農委會林務局 大溪61林班 嘎拉賀神木
7 檜山二號神木 紅檜 2000 34 17.2 農委會林務局 竹東26林班 擎天神木
8 檜山一號神木 紅檜 2000 47.1 16.3 農委會林務局 竹東26林班 樹爺爺神木
9 萬年樟公神木 樟樹 1500 43.6 16.2 台大實驗林管理局 阿里山222林班 樟樹王神木
10 達觀21號神木 紅檜 2700 55 14 農委會林務局 大溪33林班 凌雲神木
附註:樹齡以年計.為約數.樹高.樹胸圍:公尺為單位
ref: http://blog.yam.com/funintw/article/16740463

看來彼此的資料有點時間上的差異, 沒關係, 參考一下, 只是覺得有趣罷了!

司馬庫斯的晚上
趕緊回程了, 現在的光線透露著綠光般的詭異, 好像倩女幽魂裡的樹妖, 我獨自一人,
可是有點害怕, 我應該是不會遇到燕赤俠吧!腳底抹油, 趕快往回衝了。由另一頭回來,
接續到之前的分岔路口, 嚇死我了, 我還以為我走錯路了, 原來是另一頭的路徑。



若沒提到, 看到照片的溪流, 一定以為我在哪裡的溪邊戲水吧!溪聲一樣響亮, 我要離開了。



快馬加鞭回到公廁, 怎麼這麼快阿!難道是心中的害怕讓我不知不覺加快腳步了嗎?



天露暗光,日薄西山, 10 月天的日落早於夏天, 昏暗的天空, 也催促著我的腳步,
該啟程了。快步前進, 一個人的步伐, 還真的有點孤單。

現在 16:20 了, 快快快, 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我急忙的往前奔去, 不時加點小跑步,
真的累了, 就放慢步伐, 絲毫不趕懈怠。趕了一陣子的路, 突然前方遇到兩位遊客,
奇怪, 怎麼沒在去程的路上遇到, 不會是 XX 吧!

當然不是, 真的是普通的遊客。是一對情侶, 我則上前攀談, 畢竟在這樣的環境中,
一起走比較有伴也比較安全。閒聊中得知他們也有去繞巨木區, 奇怪, 怎麼沒遇見呢?
應該是岔路那邊的問題吧! 可能彼此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大家也都驚訝於這段山路,
比想像中的路況還糟糕。談論到住宿問題, 他們選的也是雅房, 畢竟套房要價 2100,
還真是不便宜。17:30 回到可愛的巨木登山口了, 離開原始森林, 看到人煙, 感覺實在多了。

回到服務中心, 搞定我住宿問題。拿了鑰匙, 牽車往房間走去, 那對情侶則住我隔壁房。
我住福音房, 福音建築有點類似八角形, 總共有 101、102、103、105、106、107、108,
七間房間, 今天的遊客不若星期六那麼多, 星期六據說是客滿的, 刻意挑星期日來, 就是避開眾多遊客。今天只有四間房有遊客, 算是相當冷清。



房間相當簡單, 只有一張木板大床, 沒了, 要價 500, 盥洗設備在隔壁建築, 有著衛浴設施,
不過肥皂、洗髮精得自己準備, 這裡可沒提供。對了, 我住 103 房。

安頓好行李之後, 便到咖啡吧喝個咖啡, 氣溫大概是攝氏 18 度, 有點涼, 我想喝個熱的暖暖身子。



這飲水機可幫我把所有罐子補滿水, 而因為今天遊客稀少, 咖啡吧會提早打烊,
明天沒開, 要補水只能趁這時候。

木造建築, 木造吧台, 木造桌椅, 有著濃厚的木造味道, 一進門, 已經沒有像中午人山人海般的
熱鬧了, 取而代之的是寧靜的一片空曠。



「一杯焦糖瑪其朵。」我答到: 親切的老闆沒多久就送來了。



一杯 120, 我覺得以在物資運補不易的情況下, 算是便宜, 而且, 也真的好喝, 不輸新竹的咖啡。
這間咖啡吧 2008 年開始營業, 其中籌備了五年才拍板決定。深山、高山謀生不易,
得想辦法開源, 這裡的咖啡吧氣氛很特別, 我很喜歡, 老闆也很誠懇樸實, 非常好相處。

我期待的水蜜桃並沒有出現, 原來水蜜桃只有 6 ~ 8 月這段期間才有產量, 真是可惜了。

司馬庫斯民國 68 才有接電, 直到民國 7X 年才供電穩定, 出生在現在化的我, 實在無法想像
沒電的日子, 一定是能想像地克勤克儉。當初也沒這麼多的建築, 民宿, 完全靠時間,
靠著原住民一點一滴的累積, 才有現在的樣貌。



具有生意頭腦的老闆, 這裡所需食材, 完全靠他自己運送, 畢竟這裡天高皇帝遠,
沒有貨運想接這裡的生意。

我購買了精美的明信片, 明信片收入是作為他們建築教室的經費, 照片很精美,
手工繪畫更是巧妙, 將整個司馬庫斯相關建築描繪出來。



結束舒服溫馨的咖啡, 我去餐廳吃晚餐了。



這幾天沒吃甚麼好料, 今天的五菜一湯算是我最豐盛的一餐了。這可不便宜, 要價 200。



很明顯看得出來, 這份量實在太多了, 兩人吃還差不多, 看到這樣的菜色, 好開心阿!
狼吞虎嚥的扒菜, 肉, 我終於吃到肉了, 這兩天體力消耗不少, 這才能補充我的體力阿!
明天鎮西堡可也是艱苦的一戰阿!



酒足飯飽之後, 我留下吃不下的兩道菜, 到服務中心看電視了。

先前遇到的情侶已經在此享用他們的泡麵了, 彼此看電視閒聊, 打發時間, 晚上空無一人,
也沒甚麼事情好作。不久過後, 另一對情侶進來了, 年輕的學生, 羨慕阿!懂得利用時間好好遊玩,
不要像我年紀大了才想通。他們騎機車上來, 頗讓我驚訝, 我以為機車的汽油會不夠用,
沒想到是可行的。他們的機車可不是重型機車, 就是一般的 125CC。

在遊客中心看電視時, 知道可能受颱風影響, 星期二 (我回程的那天) 可能會有風雨。有點麻煩阿!

時間不早了, 回到房間盥洗一下。



晚上氣溫不高, 有點偏冷, 從早上到現在, 終於有了喘息好好沈澱的時間。
洗完澡, 整理行囊, 明天要早點出發, 不能在太隨性了。



22:00 該睡了, 躺在床上, 想著明天未知的行程, 竟久久不能成眠, 真是出乎意料之外,
其實, 比起昨天的宇老、秀巒一行, 今天並不特別疲累, 騎乘公里數也少很多。
再加上昨天睡的真好, 幾乎讓我回復大多的體力。

別再想了, 已經順利攻破兩個關卡, 加油, 就剩下明天的鎮西堡了。
騎乘日期: 20091019
踩踏里程: ???
踩踏時間: ???
難易程度: 弱轉強再轉弱
牽車難度: 中
車種: birdy alivio

↓ 騎乘軌跡 [司馬庫斯 (1500m)-司馬庫斯大橋(800m)-泰岡/司馬庫斯分岔路口 (1200m)-鎮西堡(1600m)-鎮西堡檜木木登山步道](可拉動、縮放)
按這裡檢視網頁



出發

07:00 起床, 昨晚雖然有點難入眠, 但卻睡的不錯, 高山上無憂無慮, 脫離城市的憂愁煩慮,
也間接幫住睡眠品質吧!盥洗完後, 到餐廳享用早餐, 這是住宿附的早餐, 不用另外付費。



一樣是稀飯加幾樣小菜, 不一樣的是, 還有一個饅頭, 加點肉鬆, 拿來當午餐正好。
用完餐後, 簡單的繞繞司馬庫斯, 來去匆匆, 不能好好得遊歷一番, 實在可惜。



這是還在蓋的教室, 昨天買的明信片所得, 就是要用來支付蓋教室的費用。
不過聽說學生數目好像不多。



這是目前的教室, 圓圓的竹子, 一條條的搭建而成, 簡單而樸實。



著名的教堂, 外觀滄觴, 看來真的有點年紀了。



門牌號碼 1 號, 奇怪, 怎麼是馬庫斯, 而不是馬庫斯, 這是有故事的。
目前司馬庫斯的居民, 其實是從新光/鎮西堡過來的, 而這區統稱斯馬庫斯,
每當有人問他們是從哪裡來的, 他們便說是斯馬庫斯,
後來為了區隔, 便稱馬庫斯。



教堂內部一覽, 可能我不是在假日來到, 並沒有看到有什麼特別的活動。旅遊資訊上的特別活動,
我一概沒參與到, 算是美中不足之處。

在這裡遇到一位重機騎士, 沒記錯的話, 遠從雲林而來, 本來是跟車隊, 後來因為山路的關係,
所以比較慢到。看其拿著大砲, 想必是位攝影專家, 特地來取景的吧!



留下一張當證明, 我可真的有來哦!

時候不早了, 回房整理物品, 歸還鑰匙, 08:50, 我出發了。



昨天就已經發現 birdy 出了點小問題, 前煞車線有點狀況, 不能有效使出該有的煞車力道,
對於今天的陡下坡來說, 很危險, 我頗為擔心, 我特地降低座墊, 必要時, 可以出動腳煞。
昨晚睡覺時就是煩惱這問題, 到底要繼續騎, 還是搭便車。考慮再三, 還是決定靠自己的力量,
突破難關。



左圖前煞車線異常, 右圖後煞車線才是正常。不過勉強可用就是了。

抵達泰崗

帶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下山了, 昨日的痛苦變成今日的快樂; 當然, 昨天的快樂就變成今天的痛苦了。今天行程較為簡單, 捱過上到泰岡/司馬庫斯分岔路口, 就可說是成功一大半了。

快樂的下滑開始了, 哇!好冷阿!下滑的爽快加上風速, 帶來的快意可不是某清涼口香糖可以比擬的, 找了一地, 停了下來, 換上登山聖品, gore-tex 防寒外套/褲子, 果然, 更可以享受痛快的下滑了。

還記得昨天 9K 處快樂的下滑嗎?今天變成我的惡夢了, 推車推了老半天, 加上穿上外套的酷熱,
汗, 低的我全身都是, 我能感覺到 cw-x 排汗衣似乎完全來不及吸收阿!這段比我想像中遠得多了,
奇怪, 昨天明明一下子就下滑過來了。XD

除了前煞車線的問題, 雙手也開始出現了麻痺的現象, 商腦筋, 不時的紓緩雙手,
試圖要減輕這症狀。雙手發麻有時候並非是雙手姿勢的問題, 也有可能是脊椎那邊引起的,
而的確, 頸椎附近也因為這幾天的騎乘, 有點酸痛, 問題似乎接種而來了。

途中休息好幾次, 終於撐到下坡了, 雖然是下滑, 但是破碎的路面還是得小心注意,
一不小心雷禪, 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中途水壺被震掉好幾次, 還差點找不回來。
今天人車更少了, 直到快到司馬庫斯大橋, 我才發現第一台車輛, 是要上山的, 車裡乘客直說,
厲害厲害。「沒有啦, 都是用牽的, 不厲害啦!」我心理答應著。

10:11 分, 回到美麗的司馬庫斯大橋, 在這裡稍作整理, 已經不需要在著 gore-tex 衣褲了。
順便把要晾的衣服拿出來吧!和之前一樣, 洗的衣物完全沒乾, 要邊騎邊曬衣服了。

要離開依山傍水的司馬庫斯, 有點不捨, 在倉促的趕路行程中, 我似乎還沒能好好的享受,
山與水的饗宴。

可以安全的滑下來, 上帝保佑。來了, 上坡。我帶著畏懼的心情往上騎了。
這段路不會大量用到前煞, 所以放心多了。疑, 沒想像中難騎, 我太小看自己了,
有了信心之後, 一連踩了一段小距離, 才下來推車。今天的策略和昨天相同,
以最少時間完成鎮西堡這段路, 所以還是搭配著牽車, 邊牽邊騎邊晒衣服。



抱歉讓大家看到污穢的東西, 不過這就是旅行的證明。這裡的坡度讓我的馬鞍袋會有點擦到輪框,
單車向上, 造成馬鞍袋會往輪框內縮, 發出斯斯的擦撞聲, 這是比較令人困擾的。還好我的馬鞍袋
不是什麼名牌, 要不然可就心疼了。出來玩, 東西有點損壞, 也是正常的。



這裡的路已經不像司馬庫斯那樣, 整體路況好很多, 我騎乘的距離也稍長些了。
今天的道路, 昨天已經走過了, 已經沒有當時的陌生感了, 不需要疑惑自己是不是騎錯了,
可以完全的享受在山林的騎行, 看看花草, 聆聽蟲鳴, 呼吸清澈的空氣。

11:30 我回到泰崗/司馬庫斯分岔路口, 真是令人興奮阿!昨天就是從這裡往左下到司馬庫斯,
今天則是要向右往上到鎮西堡。

看了看往泰崗的陡坡, 一如之前, 先騎一段, 不行的話, 馬上下來牽車接力。



結果, 疑, 上的去耶!到泰崗部落這段, 完全不用牽車, 出乎我意料之外, 大概是司馬庫斯那段
牽車牽太多了, 騎車的腿力並沒什麼消耗, 腿力感覺和剛出發時差不了多少。

以我自己的感覺來說, 牽車用到小腿的力量較多, 騎車則是使用到大腿的力量較多, 可能是大腿部份沒什麼使力到, 這段路撐一下就上去了。



第一次來到這裡, 陌生的新鮮感又回來了, 身體每個細胞都感受這裡陌生美麗的一切,
我放慢速度 (其實也快不起來), 東瞧瞧, 西晃晃, 沒多久就進入泰崗部落了。



常見到的竹子建築又來了。http://www.csjh.tpc.edu.tw/~cshamy/c04-c.htm
這個連結紀錄著原住民建築藝術。竹子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 也許因為這樣,
取用竹子來當建材比較容易吧!現在也有些用竹子作成車架的單車, 聽說彈性還不差。
蓋房子都沒問題了, 作成單車應該也是吧!

時間逼近正午時分, 我沒多作考慮, 直接衝往新光/鎮西堡, 不知那來的勇氣, 我甚至不知道
泰崗到鎮西堡的距離, 太粗心了, 可能是想早點抵達的心情蒙蔽我謹慎的個性。



過了泰崗之後, 又是一望無際的山路了, 我有點後悔, 不過, 這段路已經好騎很多了,
只能算是小陡坡。找了個好地方, 休息一下, 該吃我那個大饅頭了。

在往新光的牽車途中, 一隻蜜蜂不知為何緊跟著我不放, 爬到我的臉上, 眼睛, 造成劇烈的刺痛感,
和我追逐一陣子後, 到了可以騎乘的路段, 我終於把牠海放了。



今天沒有碼表可以估計到達時間, 我也就懶得看碼表了, 碼表只剩下時間功能,
快 12:00 了, 先來解決我肚子問題吧!



坐在護欄的小石塊上, 休閒的吃起饅頭, 這三天我的中餐好像不甚豐富, 會不會有營養不良的問題阿!擔心著這饅頭無法補充我消耗的體力, 零食包還可當作備份, 這三天完全沒有在當地部落補給,
看來我真的帶太多吃的了。



在這裡攔了一台車, 不是我累了要坐車, 而是尋問路況, 大概還有多遠, 後面還有坡要爬嗎?
司機大哥說道:「 這裡沒坡了, 後面都是平路。」我不疑有他, 放心下來了。

這段路的路況也不算良好, 雖不若司馬庫斯的破碎, 但也差不多了。



而這時, 我發現坡度有點越來越陡的跡象, 下車來推推看, 真的不是錯覺阿!
還是繼續推車好了。看來那為司機大哥的標準是以汽車來衡量, 和單車有著大異其趣的標準。

到鎮西堡了



推著騎著, 騎著推著, 推推騎騎, 終於來到新光三越了, 不是啦!什麼新光三越, 是新光部落。
看到這石頭, 再捱個小坡就可看到部落了。



這次經過的部落, 似乎都會有個觀景台, 建材各有巧妙, 高度有高有低, 共通點是,
我都沒有上去過。XD

觀景台簡單而精美, 身旁的部落武士則一付要拿弓箭射日的樣子, 有著夸父追日般的氣勢。
但我更喜歡進入部落前的高臺。大概小時候是被卡通漫畫所影響, 每每看到樹林中自己建立的小屋,
總有著一番憧憬, 看到這簡單建築的高臺, 是能最接近我自己的夢想小屋, 再複雜的,
我應該沒能力搭起了。



一眼望去, 整個新光部落進收眼底, 道路、房屋建築、山林、小山坡, 竟是如此融合在一體,
好美的一幅田野美景。



快速的進入新光部落, 這裡的道路已經算是很好騎了, 接近平地之勢。



怎麼會有這麼美麗的地方, 拿出相機, 隨手一拍, 沒什麼攝影技術的我, 都可以留下令人
心動的美麗圖片。當然, 親自到這裡瞧瞧, 絕對令人愛不釋手, 久久無法忘懷。



哇!美麗的梯田, 沿著山勢而下, 層次清晰而分明, 這是眼睛最好的保養品了。

詢問新光居民, 得知鎮西堡就在不遠處了, 快到了, 第三個關卡快完成了, 我心中可是萬分喜悅。



衝阿!再 20 分鐘左右, 就可到達鎮西堡了。這段路程已經可以算是輕鬆的狀態了,
完全不是問題。



哈哈!到了鎮西堡門口了, 之前詢問新光居民, 鎮西堡的名稱有堡, 是因為有什麼堡壘般的建築嗎?
答案是, 沒有。冏 ... 害我大失所望, 不過再看到這座木材高塔後, 好吧! 勉強也算是堡啦!

我特地停下腳步, 爬上高塔, 四處閒晃。乾淨、簡陋、素雅、整齊, 這裡的建築就是這樣,
平凡中帶著不平凡, 樸實中散發耀眼的光芒。



穿越高塔之後, 我從另一側下來。看到一則醒目的公告。



民國 98 9/21 - 10/30 是封路期間, 進入者自行負責, 突然來的公告, 讓我不知道如何是好?
考慮著要不要進入, 不過在看到有人從鎮西堡出來之後, 我想著, 裡面的人能出來,
外面的人應該能進去吧! 我決定往裡面騎去。
後來我才知道, 由於水利局目前正在執行一些道路工程, 大型車輛是無法進出了,
一般車輛的進出是沒問題的。不過既然有公告, 還沒出發的朋友, 就先避過這時間吧!




右邊往上或是左邊往下均可以到達鎮西堡, 只是路徑不同, 柿子挑軟的吃, 路當然是挑下坡的騎。
其實在之前的問路中, 便已經知道下滑的這條路是比較好騎的, 所以 ... 我愉快的下滑囉!



問當地人果然是對的阿! 在沒什麼障礙的情形下, 我到了, 我終於到了, 心中好興奮阿!
大聲的喊出來: 「我終於到了。」爽阿! 現在時間是 13:00 應該有時間可以去看神木。



神祕的原始檜木群

什麼, 又來一次, 這裡也有神木可以看阿!



當然囉! 檜木群可是遊玩鎮西堡的重點。這裡可沒有什麼堡壘可供觀賞。
看到這檜木群登山口入口, 我以為再走個幾步路就到了, 但是這裡的居民反而勸我不要進入,
太危險了, 現在才 13:00 耶! 會不會太誇張了。
後來一位原住民大哥要去施肥, 正好可以順路載我一程, 人家的好意, 拒絕可是很沒禮貌的, 將單車整理一下好搬運上車, 我 ... 也上車囉!

行車沒多久後, 我就知道那位原住民的意思了, 這段路程以我不專業的判斷, 絕絕對對屬於 off road 路段, 破碎的路面, 不時的高低起伏, 左彎右拐, 要是我直接騎進來, 不是找死嗎?

照片上的路段, 算是狀況好的, 較糟糕的路段, 因故沒有拍到, 這條路段是載著我的司機大哥的大兒子自己開拓維護的, 現在的路況已經算是好的了。只要一下大雨, 路況就會更差,
需要使用怪手來整理鋪平。
而沿路上可以看到不少田地, 大部分是這裡的居民所種植, 有高麗菜、青椒等等。 載我的司機大哥是阿給安大哥, 實際發音我老是記不住, 有點難發音。
在路上他們向我描述檜木區的路況, 還提醒我要去 B 區, 不要 A 區, 那邊的路段盤根錯節, 很容易迷路, 還嚇我說, 你要是迷路了, 我們可能也找不到你。聽到時, 嚇壞我了, 那我還要去嗎? 我認真的思考著 ...

這是落石工程, 好像是水利局在做的, 不是很確定。

這裡是往檜木登山口的叉路, 左轉往阿給安大哥的田地而去, 阿給安大哥先載我到登山口, 然後才去他的田地施肥, 真的是好人阿! 若我先回來, 我就騎單車去找他; 若我比較慢回來, 他會來登山口接我。不過, 把 birdy 藏好先。

標準的防君子不防小人。其實這裡沒有什麼人, 只看到一台車, 那應該就是今天的遊客了。 打理好一切, 走囉! 13:20 我往檜木登山口去了。
從鎮西堡到這裡, 坐車就要花 20 分鐘, 若是自己騎進來的話, 可能要 40 分鐘以上, 那我的檜木區之行, 肯定更有時間上的問題。

一開始還很正常, 就像是我印象中的爬山步道。

被兩旁的野草、樹林環繞。不過進入登山口沒五分鐘左右, 媽呀! 這是什麼地方阿! 好恐怖的感覺。

剛剛還有和煦的日光, 進到這裡, 已經不覺有陽光的存在, 我的眼前就是樹木, 一棵又一棵, 重重疊疊, 像是蓋起了一座碉堡。果然是鎮西堡阿! 心中一股寒意升起, 加上阿給安大哥 的迷路說, 我有點害怕, 想轉頭回去幫忙阿給安大哥施肥算了。

這應該是我看過最原始的森林吧! 我腦海中馬上就想到亞馬遜森林, 再加上我獨自一人, 真的嚇壞了。但最後還是硬著頭皮, 都來了, 走走看吧! 掌握好時間, 仔細的認路, 在我預設的時間還沒到, 就算有遺憾, 也要回頭了。
和昨天的司馬庫斯神木區一比, 那裡是平地吧! 這條路開發程度相對較低, 而且真的是山路, 需要一直向上走去, 我已經無法使用較快的速度前進了。今天是第三天, 腳力相對較弱, 又遇到爬坡的路段, 加上穿涼鞋, 都使得今天的情況不利許多。我甚至連拍照的時間都省下來, 今天這裡, 可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照鎮西堡原住民的說法, 來回要 3 小時左右, 比司馬庫斯神木短些。我想, 這種時間是以你們的腳程來算的吧! 我還是保守些, 多估一些時間。

一樣有些許河流, 但聲響就沒那麼清澈嘹喨了, 水流也沒那麼湍急。

一路不算好走, 我又趕時間, 比起昨天的飯團, 今天中午更慘, 只有吃饅頭, 實在太吃虧了。
我不時把我的補給品, 邊走邊吃, 邊吃邊走, 好不辛苦, 口渴了還要拿起水壺喝水。
不時的看著時間, 記住地形, 也許無法看到檜木群, 但最起碼求個全身而退。
真的已經感受不太到陽光的存在了, 除了死盯著路面, 當然也要看看這些奇異的樹木, 認不出沒關係, 多看看總是好的。抬起頭, 是枝葉, 往左看, 是樹身, 往右, 看是樹鬚, 反正怎麼轉頭、抬頭, 就是離不開樹林的影子。
為什麼偉大的樹木都要長在這麼深山裡頭啦! 我抱怨道。
A, B 區
沿路上仔細注視著告示牌, 發現了告知目前公里數的牌子, 這會讓我安心點, 應該是沒有走錯路。 不過 A, B 區怎麼還沒到阿!

總算是看到了, 到這裡大約是 14:00, 看到這標示, 安心多了, 再來只要沿著 B 區前進, 不往 A 區走去, 就不會有迷路的問題了。對於功課沒作盡的我來說, 阿給安大哥的情報可是很重要的, 不過我本來也沒有打算走檜木區就是了。
再往前走不久, 抵達 2.5 K 處, 大約是 14:20, 時間過得好慢阿! 我才走了 1 小時左右。 雙腳開始有些不適了, 這兩天走的路真的比騎車還多, 護膝沒帶著, 真是失算了。 回程下坡可慘了。

路過擺著令人休憩的木製長椅, 我坐下稍作調息。突然, 聽到人聲: 「今天應該沒其他人了, 就我們三人了。」 疑! 有刺客, 不是啦! 是其他遊客, 應該就是我在登山口看到的那台車。 他們也看到我了, 改口道: 「哦!有四個人!!」 在這裡可以看到其他人, 真是太開心了, 心中的不安頓時煙消雲散。順道和他們閒聊, 打探後面的道路。
向他們打聽後面路況的情報, 得知已經不遠了, 但是要繞檜木區一輪的話會花掉不少時間。 他們則告知我可以看看三棵特別的神木, 再沿原路折回, 不要去繞檜木群, 這樣比較安全。 其中兩棵神木分別是, 亞當、夏娃。這是什麼古怪的名字阿, 他們說, 你看了就知道, 絕對不會認錯, 看完再來和我們會合。
由於不知道是否繞一圈會太久, 我打定主意, 就看亞當、夏娃。其它的檜木群,
我下次來在一並拜訪了。
快步急行之後, 果然看到後續的告示牌, 太好了, 快到了。

這裡就是他們提到的三岔路口, 我往左走, 右去馬洋山, 那中間應該是繞一圈的回程路段吧! 看來這裡能走的步道還真不少, 可以通到其他地方。
過了這裡不久, 馬上就看到第一棵神木, 有了司馬庫斯的經驗, 用柵欄圍住的就是啦!



快速通過, 趕緊去找亞當,

是你嗎?

為什麼叫亞當阿??
我實在看不出來, 走近點去繞繞好了, 近眼一瞧, 果然大有玄機。

這不就像是, 龜 ... 龜龜龜 ... 嗎? 你說的, 我可沒說。XD

哈哈! 真是太會取名字了。看來夏娃就很好想像了。
再過去些,

這沒有人會認錯吧! 是的, 她就是夏娃。

好加在真的有看到, 都跑來這裡了, 要是沒看到亞當夏娃, 鎮西堡真的白來了。 神樹見到了, 也留了紀念, 趕緊回頭與他們三位會合。

這就是繼續前進的地方, 我不行了, 沒時間了, 下次再來挑戰了。先留個紀念吧!
完成艱鉅任務後, 心情舒服多了, 不再恐懼, 懷著敬畏的心情,帶著喜悅滿足的腳步, 快速回程。 這些樹木要長成這樣應該不容易吧!
回到檜木登山口
我急忙著追趕那三位遊客, 快步前進了一陣子, 哇! 他們走好快阿! 追了一大段時間, 始終不見蹤跡。 雖然我已經有九成把握可以安全的回到登山口, 但有人同行還是比較安心。
總算在過了不短的一段時間之後, 我追上了。邊走邊和他們討論著亞當與夏娃, 我當時就差 一點了, 沒看到, 我會搥心肝。
回程大多是下坡, 對我的膝蓋可真是一大負擔, 檜木登山口果然不是叫假的, 真的是登山阿!
有人可以作伴, 一起行走, 一起聊天, 比起獨自一人, 有趣多了。三人中有一女性, 看來是有練過的, 健步如飛, 要跟上還真不算容易, 可真把我累到了。
經過溪流涉水處, 他們之中有人介紹, 這是龜甲石。

ref: http://tw.myblog.yahoo.com/linfuchang/article?mid=775
龜甲石是台灣各地常見之沉積岩類石頭,其質地由顆粒較細之泥質岩所組成。
因為沉積而成之泥質結核或團塊容易因脫水而造成內外之間的收縮差,
而產生放射狀或網狀如似龜殼紋路的裂痕,其間隙處則常充填方解石、
石英石等礦物於其內,因其紋路類似龜甲而稱其為龜甲石。

還真的是有學問的。

貌似蛇狀的樹幹。角度沒抓好, 不容易看出。


中途再休息一次, 慢慢的要出這片原始樹海了。再見了, 帶給我驚嚇與驚嘆的原野森林, 你們真是太棒了。

登山口附近和檜木區裡, 像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3 小時, 帶給我不同的經歷, 古老而原始, 現代與開發。
15:35 我, 回到檜木登山口了, 在這裡和那三位遊客分道揚鑣。
阿給安大哥還沒到, 看來是我早回來了。
來把行李/單車整理一下, 等一下要來段刺激的 off road 了。


住宿於新光部落
雖然是 off road 路段, 但運氣不錯, 大多是下坡的方向, 不用再多花腳力踩踏, 只要集中精神注意 下坡路面即可。

多次破碎路面上的騎乘, 我已不在陌生, 小心翼翼的左閃又躲, 專心的控車, 我的前煞
可是有點故障, 不能不注意。



一小段時間後, 我來到分叉路口了, 往右而去, 找阿給安大哥。



他們的施肥工作也快告一段落了, 現在這時節, 種植的是高麗菜, 青青翠翠, 好看又好吃。



待他們完工, birdy 又上車囉!



下圖是他們的民宿, 開民宿是兼差, 種植才是本業。所以只開例假日。



到檜木登山口, 這是最近的民宿了。

工商服務時間
柏樂崌民宿
阿給安
大哥 (莊先生)
電話: 03-5847741, 0921199032

旅遊資料查到鎮西堡有一美麗的教堂, 不過我並沒有看到, 原來是我偷懶的關係,
往鎮西堡時, 有左下/右上兩條路, 教堂則是在右上那條路。

詢問阿給安大哥後, 他說可以載我去看看, 這樣可以彌補我一些遺憾。



教堂是這裡的居民靠著自己之力, 一磚一瓦一石建立起來。花費十年功。到目前為止已有
20 年了。



住在鎮西堡的居民, 一有豪大雨的天候, 需要徹到新光部落或是此教堂, 避免土石流之水患。



這個石階梯是由族人到溪中撿拾石頭, 慢慢地搬運過來, 然後建立而成, 可以想像花了多少心血。
看見石頭大小都很雷同, 想必不是巧合, 應該是刻意挑選的。



驚奇之旅到此劃下據點, 準備到阿給安大哥為我找尋的民宿去了。

回到新光, 今天住這裡, 這可是有依照我的特殊要求而來的哦!



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現在時間 16:30, 我真的累了, 時間雖然不晚, 但我完全沒有想騎車
繞繞的精神, 整好行李, 拿出我的泡麵, 先來填飽肚子。

吃了泡麵之後, 精神好些了, 可以到處走走逛逛。



美麗的環境, 蓋的小學也是美麗, 有著森林資源的小學, 多少彌補了偏遠地區的不便。
在自然環境長大的孩子, 應該和城市中的小孩不同吧!



這是民宿主人的雜貨店, 生意做很大吧! 圖中人物是我明天的 keyman, 對我來說
可是很重要的人物。

我買了一張電話卡, 和司馬庫斯一樣, 非中華電信幾乎都不通, 不過有公共電話就是了。
而民宿女主人請我喝了一杯小米酒, 哇! 有夠嗆的啦! 酒中帶著一絲水蜜桃的香味,
很特別, 但是我真的不會喝酒。

訊問之下, 晚餐要自己處理, 我到不遠處買了,
炸薯條 50, 維大力 25, 不便宜, 不過沒想到這裡竟然有這種食物就是了,
雞排賣完了, 不然我還真想來一塊。

依照慣例, 洗個大舒服的熱水澡, 消除疲勞。這裡有台電腦, 可以上網, 離開了現代化生活,
網路環境, 真是過癮。但畢竟我還是城市中人, 馬上把玩瀏覽器, 和線上朋友討論
我目前的旅行。



晚上的新光, 寧靜安詳, 漫步在其中, 心中很平靜、舒坦。

不知不覺, 已經晚上 9:00 了, 累了, 回房間準備上床吧!



平常四人共睡一張床, 今天只有我一人, 整個床舖都是我的領域, 躺在整個大床上, 爽快!
今天的房間要價 400, 含早餐。

開啟小燈, 我要睡了 ...

騎乘日期: 20091020
踩踏里程: ???
踩踏時間: ???
難易程度: 弱到不行
牽車難度: 完全不用牽車
車種: birdy alivio ... no, no 是小型貨車 XD

出發回程

06:30 起床, 依照慣例, 吃完民宿付的早餐, 整理行李好出門了。今天可以享受兩段下坡,
一段上坡。不過不需要了。XD



什麼, birdy 上車了。是阿! 你要說我作弊嗎? 難過的上坡都撐過去了, 今天怎麼靠坐車阿!

我作弊嗎? XD 是的。

不過有三點原因。

  1. 據說天氣可能不穩定, 會下雨, 不過我沒在怕的 (而且今天天氣好的很)。
  2. 前煞車線出了點狀況, 前煞車有點問題, 這種小事我才不管。不過, 第三點才是最重要的,
  3. 我累了, 今天不想騎車。XD

會不會有遺憾阿! 本來也覺得會, 不過轉個彎想一想, 這沒什麼好遺憾的, 雖然主要目的是騎單車
挑戰這段路程, 但我現在已經由挑戰之旅昇華成知性之旅。就是單車旅行, 沒什麼好自我設限的。
這就是昨天向阿給安大哥的特別請求, 幫我找台車要下山到內灣。

在等候的過程, 看見兩個小朋友, 想說這裡物質較為貧乏, 我便把我的巧克力球給他們,
結果大的那位小朋友就搶了小的那位了。真是的, 後來我便在給他們多一些。



從小就尬車, 長大要成為車神哦!

07:30 出發囉!



今天用不到你啦, 好好在後面車廂休息吧! 這幾天辛苦了。



這位就是 keyman, 巫大哥, 不只對我來說是 keyman, 也是整個後山的關鍵人物。
身著綠袍, 猜也知道是郵差, 但除此之外, 還兼當送貨員, 採買人員, 幫整個後山同胞處理
郵件、採買問題。

一到六, 7:30 出門, 晚上 7:00 才回到新光, 完了嗎? 還沒阿! 還得把今天的貨品、信件
挨家挨戶送達, 算是辛苦的工作, 也由於這份工作, 大家都認識他。

我坐在車上, 悠閒的看著山景, 這就是我之前辛苦過來的道路, 現在乘著車, 好舒服阿!



沒多久到泰崗了, 有人要處理郵件問題, 我則剛好可以下車補拍照片。
一定要有的教堂建築, 在每個部落裡, 總是最顯眼、最美麗。



再見了, 新光的各位, 我會再來的。



過沒多久, 馬上就到秀巒了, 時間是 08:30。剛好看到秀巒國小的師生, 人數看來不少哦!
這已經是離我很久很久的畫面了, 勾起我小時候的回憶。
小朋友們排排站, 師長們則在一旁, 等著某主任講完話, 通常這是我們覺得最無聊的時候了。



愉快的下坡結束後, 再來就是上坡到田埔了, 巫大哥要到秀巒國小田埔分校處理郵件,
我也跟著有機會來到這裡。



就和一般的國小一樣, 沒什麼分別。

薰衣草森林
沿路上, 我和巫大哥聊的好不愉快, 得知後山部落許多人事, 這就是旅行中寶貴的經驗,
有得就有捨, 捨棄了挑戰山路, 得到了無形的世事。親身聽人講述, 比看旅遊資料有趣多了。

巫大哥看到什麼, 就提到什麼, 想到什麼, 就向我道來, 我就像是說書的聽眾般,
聽的是搖頭晃腦, 嘖嘖稱奇, 大開眼界。

車上還有三位乘客, 要到尖石看病, 提到醫療資源, 除了秀巒那間



馬偕醫院醫療站之外, 似乎別無他法, 一遇到嚴重的病歷, 也只能辛苦的翻山越嶺到
內灣。而機車行則是一家都沒有, 一有問題, 巫大哥就要幫忙載機車去修理了。
難怪他會說:「你這單車算什麼, 我摩托車都載過。」巫大哥的工作可是很重要的阿!

以前還沒有司馬庫斯那條路時, 是從鎮西堡那邊走路過去, 一直到後來, 才開通那條道路。
巫大哥已經在這路上開了 40 多年了, 經驗老到, 有口皆碑, 而且技術真的不錯, 為了避免坐車
的乘客顛簸, 在一些破碎路面上, 還會細心的減速慢行。

跟著他, 我也看見不少郵差送信, 運送貨物的景象。

今天還特別要到薰衣草森林, 這裡我聽過, 但是沒來過, 今天剛好可以跟著進去, 不用花買票錢。
之前有打聽到也是硬路一條, 但是 ... 看過和聽過可是差很遠, 從內灣繞過來之後,
我嚇傻了, 這種路太恐怖了吧! 看來下次挑戰還是用牽車大法吧!



出乎我意外之外的漂亮, 難怪薰衣草的遊客會這麼多。人工種植加上自然環境,
展現出另一股田園之美。



再加上紫色的薰衣草, 有了畫龍點睛之妙, 一片綠海中, 紫氣飄渺,



很和諧的結合, 融入原本的樹海之中。



親切的工作人員四處打理著一切, 現在還沒到開門時間, 正在做最後的整理。

抵達竹東

離開薰衣草森林後, 到內灣郵局, 巫大哥要處理信件, 只看巫大哥推了小推車出來,
兩大袋信件, 我也幫忙著將信件上車, 才看到 ... 啥! 還有菜頭阿! 巫大哥, 你工程也包太多了吧!
載人、載信、載交通工具、載蔬菜, 厲害厲害。

目的地是竹東, 巫大哥順道要到某派出所送公文, 我也因此多知道了一條新路, 非常適合騎單車,
下次來內灣可以跑跑看。



說再見的時候到了, 到竹東了, 車資是 300 元, 除了到竹東, 也可和巫大哥約在竹東,
然後載到新光, 也算是不錯的交通方式, 不過只有星期一到六哦!

該我自己騎了, 整理好單車, 我出發了, 奇怪, 後輪怎麼怪怪的, 好像破胎了。XD
看來 birdy 不適合坐車, 騎著都沒事, 一坐車就爆胎了。可能是車上有些尖銳物吧!

先騎到肯德雞吃飯, 填飽肚子再說, 肯德雞對現在的我來說, 可真是美味到不行, 好吃阿!

吃飽後, 試著打一些氣, 後輪稍微可以正常騎了, 先撐到回家再說, 爆胎一事, 事後再處理吧!

半小時後, 順利回到住處, 結束四天的推車之旅。
這篇真的是太棒了~
以後要改走輕鬆路線了~
圖片多,說明仔細
順逆時針大滿貫 陽金P字道 花蓮300K 武嶺 塔塔加 花蓮200K 7日大環島 一日司馬庫斯 一日雙北 瘋200K 西濱400K
descent wrote:
騎乘日期: 2009...(恕刪)


呼 ~~~ 總算看完完整版的遊記了 , 真是豐富的行程 !
該走的都有走到 , 該看的都有看到
宋兄 , 值回票價吧 ! 哈 ..

順便告知一下 5F 的 , 別再叫我開什麼硬邦邦的行程了 ! 我現在是糜爛團的小蜻蜓 , 哈 ..............
不是車不夠力 , 是腳力不夠 ! 不是山太陡 , 是腳在抖 !
Paul_Huang wrote:
該走的都有走到 , 該看的都有看到


Paul, 要不是你突然冒出一句, 神木要去看一看阿!
我應該不會這麼累, 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行程, 50% 的腳力是用在走往神木區的步道上。

遊記太棒了,有點想馬上衝去走走感覺.....
之前開車去過鎮西堡,有機會一定會去司馬庫斯走走!
謝謝大大的遊記~

很棒的分享文

有時間一定要會多去走走
太棒的遊記~~~~

這個可以讓5/6F 那二個勇腳下次排輕鬆的路線
才能從中間發現真正騎車的樂趣與感動
其實我還在等PAUL何時再發"司馬庫斯"勇腳團
而我就可以負責開補給車,來去逛司馬庫斯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