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 狀
一、
急性高山病
1.輕度症狀:頭痛、頭暈、厭食、失眠、噁心、周邊水腫、全身倦怠等。
2.中度症狀:嘔吐、使用一般止痛藥無法緩解的頭痛、尿量減少等。
3.重度症狀:意識改變、步態不穩、休息時呼吸困難、肺部可聽到囉音、以及發紺。
二、
高山肺水腫
1.早期症狀︰運動表現變差(常是最早的症狀)、乾咳、疲倦、心跳加速、呼吸加速等。
2.晚期的症狀︰休息時仍呼吸困難、多痰的咳嗽、咳血、極端虛弱、發紺等。
三、
高山腦水腫
嚴重的頭痛(常會因走路、用力或平躺而加重)、步態不穩、噁心、嘔吐、判斷力異常、行為異常、幻覺、意識混亂、以至昏迷。其中步態不穩被認為是高山腦水腫最重要且最有用的早期臨床指標。
預 防
一、
高度上升原則:
預防勝於治療,緩慢上升,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高度的變化,是預防高山症最重要的準則。
二、
一般預防原則:
包括攜帶氧氣筒(瓶)或攜帶式加壓袋、避免劇烈的活動、保溫、不要吸菸、不要喝酒及服用鎮靜劑、吃高碳水化合物、避免吃產氣食物(如豆類或碳酸飲料),都可減輕或避免高山症的發生。
三、
藥物預防:
藥物方面,目前被證實對預防高山症有效的藥物包括丹木斯(Diamox, acetazolamide),類固醇(dexamethasone),鈣離子阻斷劑( nifedipine)。對磺銨劑過敏及蠶豆症者則禁止服用丹木斯。
四、
其他:
1.攀登3,000公尺以上高山,應先於海拔2,500公尺左右地區適應高度(約一晚)後再從事登山活動。
2.如必須在24小時內由平地上升到3,000公尺以上,應考慮服用藥物預防。
治 療
早期警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乃是成功治療的關鍵,其治療的主要原則為:
(一)離開高度環境(下山)
(二)矯正產生症狀的環境(給予氧氣、增加環境壓力)
(三)休息(減少氧氣消耗)
(四)藥物治療
************************************
統計參與人數 :13
01~05 : 小馬 / Mash / Peter / Terry / Hank
06~10 : 舜子 / ricky67 / mulick / Anderson / elliptic /
11~15 : QOOMILK / edwin / 風貓 /
**********************************
方案一 : 前一天先去玩半天
統計人數:10
01~05 : Mash 、Peter . 小馬 . ricky67 、Anderson
06~10 :QOOMILK、elliptic 、edwin、 mulick、 風貓
11~15 :
**********************************
方案二 : 包遊覽車一日來回
大約時間表 :
0330~0400 出發
0630到埔里
0700開跑
1300~1330看天氣下山
我會請司機停清境跟昆陽作補給
**********************************
Hanks / Terry 剩下你們2位啦
2008/07/06(日) 武嶺
************************************
統計參與人數 :13
01~05 : 小馬 / Mash / Peter / Terry / Hank
06~10 : ufdds086(舜子) / ricky67 / mulick / Anderson / elliptic /
11~15 : QOOMILK / edwin / 風貓 /
**********************************
方案一 : 前一天先去玩半天
統計人數:11
01~05 : Mash 、Peter . 小馬 . ricky67 、Anderson
06~10 :QOOMILK、elliptic 、edwin、 mulick、 風貓
11~15 : ufdds086(舜子)
**********************************
方案二 : 包遊覽車一日來回
大約時間表 :
0330~0400 出發
0630到埔里
0700開跑
1300~1330看天氣下山
我會請司機停清境跟昆陽作補給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