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分享]新手如何在30分鐘內,在滾筒練習台上騎車


陳志昌 wrote:
感謝冬瓜大的加持,再...(恕刪)


你這篇怎麼不趕快PO上來,讓我自己摸索了2天才慢慢上手!!

昨天晚上也在家踩滾筒,騎了5KM一邊看電視,一不留神...

差一點飛出去,還好有抓住!!!!

73 de BV5CH
有不少人被本文電到了,私訊在問入手價及如何購得。

感覺上價格與實用度其實並不成正比,可能的優缺點(主要是在聲音較小, 再者鋁滾筒因直徑較大轉速慢比較不會震動,但造型沒有流線(比較土一點),比較重一點,滾筒較大所以落差也較高約高2公分)

30分就可上架了(測試時因沒有穿鞋子,一直浪費時間在克服那10公分落差的恐懼感,如果一開始就穿鞋、墊高,我想10分鐘就可以了上架了)

練騎時因為沒有上下坡,不能休息一休息就停了,又不能太快很快就會掛的,所以要調整在最佳狀況下,耐力應該很快就可以培養出來。

取得地點
Y拍 關鍵字 "滾筒訓練台" 有一台鋁製的
或 "MIT自行車鋁製滾筒訓練台"

定價 43?? 運費100 (我不太會議價,所以沒議到什麼價)







P陳
小弟也想入手一台 鋁製輪跟橡膠輪不知從何下手 橡膠輪邊有凸起是不是比較安全
聽說練到最後可以上卡 放雙手 甚至抽車 是真的嗎


ocean510 wrote:
聽說練到最後可以上卡 放雙手 甚至抽車 是真的嗎


最近剛看過,

下一次準備泡麵~~~~就可以看到放手吃泡麵了!!!
還有騎滾筒玩WII!!
黑皮~~

陳志昌 wrote:
有不少人被本文電到了...(恕刪)


昌哥!!你這台不小心會滾出去

而另外一牌的進口了,比較不會滾出去

但價格有差

騎車還是到外面騎啦,在家裡騎很無聊啦
一世風靡
陳志昌 wrote:

阿傑您好:

可以給個圖嗎?

您的長條板凳是給手還是腳用的,感覺上長條板凳給手用會太低,給腳用又會太高。


嗯......圖我不知道怎麼畫耶!

簡單的口頭敘述一下,長條板凳是給腳踩的,高度約略高於滾筒,
以坐在座墊上前腳掌可以踩到為原則,這樣子在啟動和停止時就方便許多,
然後板凳是放在滾筒架子的外側,與滾筒練習台本體固定在一起即可!
--
Jay 2010.12.21 Tuesday at Chang-Hua
ocean510 wrote:
小弟也想入手一台 鋁製輪跟橡膠輪不知從何下手 橡膠輪邊有凸起是不是比較安全


可能有比較安全,有凸起的我沒騎過,沒辦法提供意見,在開始練習時可能會有幫助,不過.....。
因小弟一開始也有同樣的疑問,想說花個一週時間來練習,那知這個練不到10分鐘就解決了,總練習時間不到30分鐘,就騎的很高興了,您想沒有有凸起還那麼重要嗎?

抽車、放雙手、上卡皆是我下一個目標,因為身體還不能放鬆的適應,騎時可以感覺身體會晃動、部份肌肉一直在出力,只要一晃動輪子就大幅度的篇擺,往左右斜出軌腳就踩下去就停了,反而較安全;而有凸起的,輪胎會卡在凸起的內側,於是車子就往外翻的,上卡時反而更危險。

而可以作到的人輪胎根本就是在5公分之內擺動而已,凸不凸跟本不是重點。

Roland wrote:
昌哥!!你這台不小心會滾出去


我只有這台的經驗而已,沒辦法體會您說的滾出去是那種滾法,輪胎是會滑出滾筒外面,但一碰到架子就停了,只要不再猛踩就不會再衝出去了。
能不能請再多說明一下,是如何滾出去的。


Roland wrote:
而另外一牌的進口了,比較不會滾出去
騎車還是到外面騎啦,在家裡騎很無聊啦

請問有相關資料嗎?想比較一下好修正本篇文章

這樣練真的很無聊,所以主要目的在加強自己耐力及平衡的技巧,次要則是有時只有20~30分的空檔、晚上睡不著、有時下雨、可以邊騎邊陪家中大人聊天、.......

Jay阿傑 wrote:
長條板凳是給腳踩的,高度約略高於滾筒,

您這樣講我圖像有出來也瞭解了,只是想不到有什麼用途的長條板凳會作那麼矮?


P陳

陳志昌 wrote:
(恕刪)
您這樣講我圖像有出來也瞭解了,只是想不到有什麼用途的長條板凳會作那麼矮?


有低矮的小板凳,這星期回員林再拍個照片貼上來~~~
--
Jay 2010.12.22 Wednesday at Chang-Hua

陳志昌 wrote:
沒辦法體會您說的滾出去是那種滾法,輪胎是會滑出滾筒外面(恕刪)


我的意思就是會滑出滾筒外,而另外一牌的 elite比較貴,但他的滾筒有小凹設計,要滾出去時,很容易救回來

陳志昌 wrote:
所以主要目的在加強自己耐力及平衡的技巧(恕刪)


這個是對的,很讚

陳志昌 wrote:
抽車、放雙手、上卡皆是我下一個目標(恕刪)


奇怪,大家都很想檔馬戲團裡面的猴子喔

包括我也一樣

一世風靡

Roland wrote:
他的滾筒有小凹設計,要滾出去時


這個設計我後來在看其他大直徑滾筒時有看到(好像是藍色的滾筒),中央有一點小凹,前輪會比較容易停留在中央位置。

但就像前兩封探討的分享,大約只有開始學習後的前10分鐘有效而已,上手之後就大部份停在中央了,如果會滾出去的話,那一點小凹是擋也擋不住的,此時凹不凹已沒那麼重要了。

另外一直停在中央凹點處,一點變化都沒有 (本來已夠無聊了會更加無聊-開玩笑的-快酸)
P陳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