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完嘗試要越嶺,也已經是8年前的事了
-----------------------------以下是8年前越嶺殘念的部分-----------------------------
當年是6月嘗試越嶺
出發前,也是研究路線、觀察天氣
還詢問過路況,確定沒問題才決定出發
不料...
訊息有誤,林道因颱風受損封閉
一大清早已經到了孝義派出所
才看到封閉的告示
愣在那好陣子,才摸摸鼻子調頭
改騎福山部落後就回家了
-----------------------------以上是8年前越嶺殘念的部分-----------------------------
--------------------------------------- 本 文 開 始 --------------------------------------
這回也做了一樣的準備
卻還是搞了烏龍
但也因禍得福(文末解說)
一周前來到管制哨,結果因疫情關係
林道尚未開放
隔週看天氣穩定了許多天
於是決定:出發!
Am8:30,從管制哨出發
天氣不錯,不時就有樹蔭所以也不至於太熱
天很藍
喜歡這光影
光影
蜿蜒的道路
蜿蜒的道路
跟以前的桶後林道比起來
現在的林道變得更原野了點
除了原有的柏油路、水泥路,更多了些碎石路段
路旁的小瀑布
以前在這跟車友玩過梗圖照
此趟完成就要從我這退役的小黃
桶後溪
桶後溪
回首剛才拍照的路橋
繼續沉浸在林蔭之間
地面略潮濕有青苔,落葉也多
不過前進的速度不快
所以還不會有安全疑慮
久違的桶後林道
沿路走走停停地拍照
管制哨進來約8.8K
道路施工
林道間,僅遇到幾部車幾個人
都是維修道路的工程人員
又遇到支流
跟以前比的話,就是路邊溪邊都做了水土防護
所以比以前更難從馬路下到溪邊泡水了
路邊是落"木",不是落石
清澈的溪水,還有魚兒優游著
繼續享受森林浴
碎石路,但很平,也不至難騎
繼續拍照
林相變了,也就表示越嶺路口快到了
13K,又遇到工作人員
超過它們之後,就是越嶺路線的入口了
台電保線所宿舍的吊橋
已封閉無法前往
連吊橋前面的路都長滿了草
13K桶後林道的終點,6.8K越嶺道的起點
終點旁,以前下到溪邊玩水的小路還在
Am10:17,6.8K越嶺道的起點,也是今天挑戰(磨難)的開始...
進入越嶺道後,道路跟印象中已不太相同
更原野、道路也變得更小更不平整
以前這還可以輕鬆騎過去
現在石頭路變得很窄很不平,加上潮濕
所以我選擇用牽車的方式過
路上保持水土的橫木
這騎過去輾到的話,鐵定打滑
路旁的草變得好高
補上一張2012年來探路時的影片截圖
跟上圖比較,就知道草長得有多旺盛
路不但變窄,還被淹到快找不到路了
![[分享]2021-09-23 單車桶後越嶺(圖多慎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5/mobile01-faa995a47c726b05d5ddbc12e3326f0e.jpg)
階梯,算是越嶺路線的第一扛
路總算寬了點,小騎了一小段
越嶺入口進來約730m處,以前都在這右側泡水喝咖啡
往泡水處的路已幾乎看不見了
現在要過去泡水
似乎得沿溪邊溯溪過去了
光站在溪邊,就覺得好清涼
Am10:40,這裡開始再進去,就要穿梭在樹林之間了
決定先在這補給休息一下
(還好有休息補給,接下來馬上就開始體力的考驗了)
躲在樹蔭下休息補給
雲層慢慢變厚了
希望下午不會遇到下雨
先把雨罩套好,免得天氣說變就變
休息完,再出發後
發現整個路線跟以往印象中變了很多
以前一路騎+牽的進入到約4K過
回程還下滑太快,輪胎還被樹枝戳破
如今進越嶺到才1K,道路變得上上下下、小又崎嶇
別說騎了,道路變只有半個人寬,連走路都有點小難
磨難的開始(只是當時還不確定)
左側應該是以前的路線
如今是往右高遶,也就表示:扛車吧!
窄小濕滑又陡的階梯
(跟後面的路比起來,這路況根本是優良)
可以牽車,但路很窄
牽車要小心平衡
乾涸的小河床
繼續爬,但階梯上的草更多更滑
Am11:30,1.7K路標
終於有稍微寬敞點的地方可以休息喘氣
路標左側缺口處,是以前的林道
這是以前的路線
之前來就是騎在這路上
往前沒多遠,舊道路已經消失在溪邊了
平緩的舊路沒了
換來的,就是這又陡又難走的高繞路線
高遶,就表示不論是上坡或是下坡
都有扛不完的車....
照片似乎拍不出陡度....
又要跨小河,這回有水
繼續爬
Pm12:00,2K路標
半小時只前進(扛)了300m
高繞下坡,沒比較輕鬆
終於看到這樓梯了
靠近看後,超想把車往下扔
是怎樣?
嫌扛車扛得不夠多嗎?
連這樓梯都要這樣弄得上上下下的
冷靜...冷靜...
山林涼,山林裡很涼....
才剛冷靜
火又立馬升起來了!!!
這樓梯是怎樣?
只有一個人的寬度,連我的手把都比它寬
是要怎下去???
還好山林夠涼
冷靜下來後動動腦
把單車"翹孤輪",醬就可以從後面牽車
車手把也不會撞到樓梯
Pm12:40,2.2K路標
這下更帥,40分鐘只前進了200m
過了路標後
前方的道路越來越"原始"了
不但路況變原始,甚至不時需要仔細看
才知道路在哪
偶遇蒲公英
Pm1:00,約2.3K處
離上次休息約2小時了,決定再休息補給一下熱量
在這也遇到越嶺路段中唯一遇到的一個登山客
跟我同方向
稍事休息,但不能久留
因為路況改變,扛車路段變多
前進的速度比預計慢了相當多
為避免天黑前仍未出林道
所以補給完稍喘口氣後就立刻出發
記得這裡了
以前探路就曾騎到這來
想當初從越嶺入口,一路探路到4.2K左右
再折返回越嶺入口,也不過費時2小時
如今花了2小時多,卻只走了當初1/4的路
木棧道還在
牽車慢行
享受一下少有難得的平緩寬路線
Pm1:13,3K路標
越嶺路線快過半了
(可此時早已是當初預計抵達越嶺西口的時間了...)
道路潮濕,不冒險騎行
所幸坡度還算平緩
所以牽行還算輕鬆
也順便稍事休息,為後面的硬仗準備
Pm1:18,3.3K路標
路況又開始變差了
這原本應有個吊橋
封閉了
離開封閉的吊橋沒多久
杯具發生了
我鞋子的鞋底竟然開始撥離,開口笑了!
Pm1:28,3.5K路標
越嶺路線過半了
硬仗也快到了
道路開始變窄
坡度也開始增加...
隨著道路難度的增加
我鞋底也驚嚇到口越開越大
急中生智用束帶固定鞋底
以免鞋底滑動失足
記得這裡以前也騎過....
大樹直接橫倒在路上
林道直接變小河流了....
照片似乎看不出來
這裡已經很有坡度了
陡上完,自然就是陡下
路要從石頭前往下約快半個人高的落差
人下去都有難度了
我還得扛車....
路越變越窄
且旁邊就是陡坡
因道路很窄
牽車人變成靠陡坡危險
所以這些路段都得左側扛車
人才能安全靠在右邊邊坡內側
越嶺路線約3.8K處,又是橫木倒路上
Pm2:42,稍微休息補水
因為硬仗快來了
Pm2:55,約4.2K處
是10年前騎車探路的折返點
看到這路標,也就表示硬仗的開始
偏偏此時天空落下了幾滴雨
前面的路況會更濕滑了
沿路都有繩索
可想路線的難走程度
平緩?
這只是熱身...
硬仗開始了
沒有很陡,只有更陡
沒有難走,只有更崎嶇
直接來個土坡
是要我怎扛車?
(我都忘了我怎辦到把車扛上去的...)
鞋底快受不了路況想逃了
前後都用束帶固定
這橋是這附近唯一的"平"路了
連可抓的繩索都沒了
Pm3:58,6K路標
表示越嶺到只剩下800m了
(可這800m是步步維艱啊...)
山霧瀰漫
還好溼氣重但沒下雨
山霧也沒降更低,不然能見度也會變差
總算有一小段稍微寬一點的道路
這裡應該是鞍部制高點了
可是找不到別人照片中的路標石碑
前面的路更不明顯了
不但要仔細找路
因為車子會去勾住野草
前進時還要跟旁邊的野草拔河
施力還要注意保持平衡
因為道路旁邊就是陡坡
回首來時路...
山霧似乎更濃了
要趁起霧前離開林道
幸好
山霧維持在上方,沒下壓
看到斜坡上的缺口了嗎?
那就是道路
路旁的深谷
坡上的凹痕
就是越嶺的道路
Pm4:42,終於來到照片看過的溪流
也表示越嶺西口快到了
不過在這也稍稍地遲疑了一下
因為過河處並非出口
還好事前有做功課,照片有看、GPS地圖有帶
知道道路是往下游方向(照片右側)
原本的道路應該是消失了
現在唯一能走的正確道路
其實就是走在河床上,溯溪下行
果然,往下一點就看到山友的布條
更確定了方向是對的
溯溪下行十幾米吧,往對岸的草叢進去
就看到這片草叢堆中的空地
雖然地上的路線幾乎快看不到了
但這地方照片裡看過,知道這是出口沒錯
穿越草叢後,道路又出現了
Pm4:53,6.8K路標
也是越嶺道的西口
終於在天黑前,走完了越嶺路線
在此鬆一口氣的當下
也才發現兩隻腳的鞋底都不知幾時逃跑了
離開林道後的碎石路
約有5K長
剛開始路還有點濕滑
所以不冒險用牽行
走了一段後,發現道路比較平緩
地似乎也比較乾了點
於是才上車滑行下山
(是說,整趟越嶺路線,幾乎都沒坐在車上,都是被車坐....

離開碎石路後
終於看到了蘭陽平原
下上路上還有一小段陡上坡
扛車扛累了,沒騎用牽的
順便把車燈尾燈等都先準備好
上坡路段不長,過了之後接下來就是一路滑下山了
下山的路上
順便看蘭陽平原的美景
這趟越嶺
因為路程艱鉅
同時也在跟時間賽跑
累到沒拍到致敬照
只能拿蘭陽美景頂替
跟勇者乾杯了
--------------------------------------- 文 末 補 充 --------------------------------------8年後首次嘗試越嶺,還是槓龜
這回是到了管制哨,才看到林道因疫情因素封閉
不過這回有得到好消息
正要離開的時候,遇到要進林道打掃的工作人員
問了他林道的狀況才知道
當時林道是封閉沒錯,不過隔週就要開放了
原來我只是早了幾天來而已
這回槓龜,槓得我好滿意
原因是:我約10點才抵達管制哨
如果真的開放了,或是我硬闖進去越嶺
根據後來實際走完的時間(約9.5小時)
我鐵定天黑了都還在山裡沒出來
雖然我有準備求生裝備
但不論是天黑後山裡過夜、或是繼續走出山
都是危險
所以整體來說
算是因禍得福、老天保庇
隔週再試越嶺,也就是為了預防突發狀況
特地很早就出發
也因此能順利地在天黑前就已下山
------------------------------------- 文 末 再 補 充 --------------------------------------
補上鞋子的遺照
聽說
人遭到巨變驚嚇,頭髮會一夜變白
原來鞋子也是一樣....
也別問我鞋底在哪
它們嚇到躲在山裡當野鞋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