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篇短文對有興趣於此路線與參加九月中央山脈縱騎的人有些許幫助,
路線很單純,就是:
台七丙 - 台七 - 台七甲 - 台八 - 台十四甲 - 台十四 - 台三
要騎,
首先就要決定路線,北橫、北宜或是直接從羅東,
北橫,沒那勇氣夜騎那一段,而且必須很早(晚)就出門,
至於北宜,不是不行,
只是久未練車的我,不太有把握,是否可以克服最後一個嚴厲的爬坡考驗,
左思右想,還是選擇最輕易的路線。
路線決定之後,
面臨首要問題就是裝備!
考慮良久,決定以輕裝備來跑這條路線。
由於這個路線的特殊性,
我所知/認識的車友裡面,幾乎沒有不是從半夜裡出發的(除非在武嶺有車接送),
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三星最後一個便利商店(全家)補給之後到南山,
至少有四十五公里是幾乎沒有任何補給點的,
(就算有,半夜裡也沒在開的)
所以就算早出發,騎得再快,
如果要在南山補給,
五點半之前抵達,也是枉然(除非有我不知道的商家,五點之前就在營業了)。
衡量自己的體能,三星補給之後,
四十五公里之後對我而言,剛好是個適當補給的時機點,
就算身上帶有足夠的補給品(但是因為輕裝備,水只有500c.c.),
水也所剩不多,
還是想在南山補給進食。
那麼捨棄南山,直奔下個補給點呢?
50K有勝光派出所(沒有注意到其他派出所,因為半夜天黑)
54K的武陵農場岔路(這裡有點冒險,那個小商店好像是以販賣水果為主),
62K前後的環山部落,也是可以(騎得再快,到此也應該天色大亮)。
但是考慮到自己能耐與騎乘休息間隔,
還是決定以南山、梨山(73.8K)與大禹嶺作為自己大休息的據點。
我的裝備:
外胎x1、內胎x2、挖胎棒、隨身打氣筒,
燕麥棒x4、糖果、餅乾若干,
肉鬆土司麵包四片,
500c.c.水x1,
相機。

路況:100%柏油路面
所謂南山三大陡坡,指的應該是,
1.過繼光橋(台七甲22K - 24K)之後一段兩公里的陡坡,
而且是那種看起來很緩,卻很不好騎的路。
2.則明/前橋(?)之後約有一小段五、六百公尺的陡坡。
3.進入南山之前一公里(28K - 29K)
這些路段的坡度,大約都在9%-10%(我的感覺)。
南山(29K) - 思源埡口(45K)
緩坡為主,有一大段路是在林蔭之間,很美。
思源 - 武陵農場岔路(54K) - 環山(62K左右) - 梨山(74K)
大致上是一下一上,清泉橋(65K)之後,一路爬至梨山,
蘭花橋(53K)之後,有一公里的陡坡至武陵農場岔路。
56.2K之後開始一路緩下坡至清泉橋(九公里下滑)。
梨山 - 大禹嶺(台八線約112K)
30KM,也是一下一上,
除了有兩三個小陡坡,基本上都是緩坡。
大禹嶺(台14甲41K) - 武嶺(台14甲31K)
這一段路是著名的既長且陡,
除了合歡山管理站之前一小段平路,
與合歡山莊之前約一公里的下坡,
其餘都是很陡的坡。
但是,其中還是有夾雜一些緩和路段,
不過別高興的太早,
所謂緩和,只是坡度從17%,18%降為12%或是從20%變成15%。
不管是從羅東或從台北經由北宜/北橫出發,
一路上都騎得很節制。
對我而言,我沒有辦法在這種路線拉抬強度,
中高強度以上的騎乘,
只是會讓我在大禹嶺上武嶺這一段路死得很難看而已!
除此之外,
如果有可能,飛輪能用多大就用多大吧!
進入台14甲之後,
不到一百公尺,當機立斷切至最輕齒(39x27),
一路龜爬至武嶺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