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想弄台腳踏車來騎
就買了本單車維修的書

再買了箱像這樣的簡易單車工具組

然後把丟在樓梯間近20年的單車給挖出來
(我高中時期的通勤車

照著書本教的,一步步地把車給拆開來
把生鏽的輪框、鋼絲、鏈條...
一個個慢慢地從鐵銹的咖啡色磨到看到金屬原有的銀色
(鏈條是最要命的...

把花鼓、變速全部拆掉
除繡...上油...
整車就這樣被我分解成滿地的零件
擺在地上將近個把月
一個個清理過
然後再去買了新的內外胎
最後
成了這模樣

(捷安特鋼管老登山車,攝於- 大佳河濱公園。現在已經變成了小小黃)
可是...
這台車修好後我幾乎都沒在騎

為啥咧?
因為去買內外胎跟變速線時
也花了不少錢
同時,跟我老姊去逛了大潤發
看到全新的登山車
也不過一千多
"修台舊車要一千多,都可以買台新的了!"
當下就被氣到了
於是乎就花了一千多塊
買了這台雙避震車

(後來單車熱興起,這車的價格還漲得超兇...。攝於 - 楓林橋頭)
於是乎
就開始騎車了
最初騎車的目的
並非運動
不過先前因工作的關係
常接觸單車運動的人
耳濡目染之下
也試著抽空出去騎看看
只是很白目的
第一次爬山路
就爬了大家視為朝聖地的:五指山
會固定騎車運動
其實也不是我自己的意願
真正的原因...
是當時我朋友正值情緒低潮
看我騎車
也衝動地把他的單車挖出來
說要騎車減肥
三天兩頭就把我揪出去陪他騎車兼聊天
(我也得跟著騎車減肥???

常常都是凌晨才趕緊回家
(騎得慢、聊得也多...)
當年的河濱車道
路爛就不必說了
照明也沒現在這麼完善
(沒錯!跟當年比現在已經算是粉好了!)
晚上騎在河濱
還挺恐怖的咧...

離題了
話說為啥會參加山港?
因為跟著我朋友騎了一年多後
他不追我的車、開始去追女人了

他不騎車後
我偶而還是會自己去河濱騎車運動一下
跟朋友騎車的末期
就常跟車隊(人多看來像是)交錯而過
自己騎後,有點無聊
同時間剛好看到01開始有了單車的版
就開始找我看到的會是哪個車隊
就這樣,在2007年(山港也是在這年成立的!)
找到了幸福山港

於是晚上就跑去集合點看看
果不其然
是我先前看到的車隊
想說一人騎不如一起騎
既不會無聊、也可以彼此有個照應
於是就加入了山港的行列...
(講得有點心虛..

好啦!說實話
當初每次夜騎完
老山港車友,總會帶我們到處去吃好吃的豆花
(當時還沒有固定在古早味消費)
這點更吸引我...



加入山港後
遇到好多的好人(幾乎都是)
也遇到了好多的神人(如:P大、阿三哥、賢哥、小豪、大約翰.....(神多不及備載))
更發現少數的惡魔壞人(如...RRR的R大跟鳥哥...

跟著大家騎
因為太肉腳,往往都是吊車尾的
慢到最後直接轉任押隊
(職業押隊員勇伯跑去當奈奈的專屬押隊員了

到2007年末、2008年初
車友Monica因為要來夜騎需要拆裝車
MTB對她來說太重
於是想換車
而同時
我也在聊說既然當運動了
想要換台好點的車,免得遠程路上有狀況不好處理
(我的賣場車是沒有快拆的,連爆個胎都不好捕)
Monica一聽到我想換車
就極力推薦我接手她的車
因為
那台MTB對她而言
也是她的第一台車,有種特殊的情感在
雖然想換車,但也不捨這台
希望它能落在懂車惜車的人身上
讓它能好好地被發揮
也因為Monica的熱心推薦
湊巧她的車架也是我能騎的尺寸
最後Monica還用很優惠的價格給我
讓我把她的愛車給帶了回家
成了跟我全台趴趴走的小黃:
捷安特 XTC HB3 車隊塗裝版
(這台車幾年下來也真的被我操得很慘...


(此時是標準MTB,XCR避震前叉、1.95巧克力胎。攝於 - 至善公園)
交車的同時
因為她接下來要買的是小折
所以它把登山車的兩組胎都給了我
所以我手上就有了兩種胎
兩種胎各別是1.95(WTB 26x1.95 ExiWolf)及1.75(Maxxis M2003 26x1.75 OVERDRIVE)
差異不大
但騎起來還是有差別
於是想要比較省力時,我就會換上1.75的來用

(避震前叉、1.75巧克力胎。攝於 - 桃源谷草嶺古道)
在山港騎了好陣子
跟著前輩們學到了不少
慢慢地也在進步
就開始想騎更遠、看更多
加上身邊有山港壞人王的加持(沒錯!R大,就是說你!~

為了要跑破百的行程
我又敗入了Maxxis 26x1.25 DETONATOR 的娘砲胎

(避震前叉、1.25娘砲胎。攝於- 墾丁)
有了娘砲胎後
能跑的距離也真的拉大了不少
但是體力消耗也還是蠻多的
主要的原因,就是登山車本身還是蠻重的...

為了做最有C/P值的輕量化
又在壞人王(R大還是你!)的建議下
入手了一支MOSO全鋁硬前叉

(硬前叉、1.25娘砲胎。攝於 - 花蓮民宿)
不過這邊的改裝比較特別
並非就把前叉改掉這樣簡單
而是我又多買了頭碗、梅花頭、龍頭墊片等相關物件
讓我的兩個前叉
可以在只需拆裝少數螺絲的情況下
就可以自行更換完畢
如此一來
加上我手上所擁有的不同胎寬的輪胎
我可以因應不同的路況跟路程長短
選擇不同的前叉跟輪胎
做出不同的調配
也不會因換上了硬叉
就失去了登山車舒適的避震舒適度
換上硬叉跟娘砲胎後
我陸續的跑過了
2009 Never Stop 洄瀾極限挑戰200K
北嘉美食團
北高一日瘋狂騎
以及更要命的
這兩個塔一點都不好吃!! : 雙塔行
...等多個超過200K的行程
光是第一回的200K
我就已經發現
登山車的齒比(最大尺比:前44後11)不敷使用
當速度起來後
必須維持高迴轉速才行
這樣,對長途的體力消耗來說是很大的
這時候
在壞人王(沒錯!R大,又在叫你!

又敗入了Shimano Tiagra 公路車大盤(三盤)
藉以改善高速巡航時高迴轉的問題
算是運氣不錯吧
也是給壞人王當白老鼠
本來討論時
想說換上RB大盤
因為前變檔片大小跟變速行程的問題
前變 跟 變把 也得跟著改
但在我能省則省的要求下
只先買了大盤回來換
結果在壞人王(R大,這回叫你是在稱讚你喔!

在不動前變跟變把的狀況下
就已經可以順利的使用了
參考:
Shimano Deore 撥把 + Shimano XT前變(最大容許值:48T)
唯一跟壞人王比較無關的一次
就是接下來的這次改裝
當用了1.25娘砲胎一陣子後
果然發現買到的Maxxis M203 26x1.25 DETONATOR 如先前討論的一樣
像是個熱熔胎

大熱天或是高速行駛下
就會開始感覺輪子有點被拖住的黏地感
爬坡則是像胎壓沒打夠一樣軟軟的
一次巧合下
讓我看到有人裝了1.0胎沒問題
也查到1.0有賣不錯的價錢
於是就冒險買回來裝看看
(因為胎寬早就低於輪框廠容許值很多了)
試裝跟試騎的結果...
可以正常運作!

於是乎
Maxxis M203 26x1.0 DETONATOR 終極娘砲胎就這樣服役啦!


(硬前叉、1.0終極娘砲胎、Tiagra 公路大盤。攝於 - 二子坪停車場)
換上1.0終極娘砲胎後
路感跟1.25的很像
但是少了那份"拖"的感覺
速度當然也小幅地又提昇了
就這樣結束了??
當然是: 不 ~ 可 ~ 能 ! ! !

套句壞人王的話(對啦!R大,不要懷疑,還是你啦!~

『敗家之路、永無止盡』...



在壞人王的加持、輔導之下

加上其他的人協助
唯一客製化的改裝的配件:
MTB用之700C輪組
就這樣誕生了....


(硬前叉、700x23c輪組、Tiagra 公路大盤。攝於 - 至善公園)
換到這
也已經可以說換到了個極致了...



該改、能改的
也幾乎都改了...

還有沒有得改?
別叫我換彎把(就是對它沒好感,而且我是油壓碟不能裝)
也別叫我換公路車(短期內都不可能啦!除非車進門然後我出去

扣掉這些
當然...還有...

我相信只要壞人王存在的一天(R大,你就乖乖地喊"有!"就對了啦...)
大家的小朋友就會不斷地出走...

短期內
除了要跟壞人王保持點距離外
(MSN就好了嘿!但你想來看車還是會讓你來啦...

還要花點時間去熟悉各種組態設定
呼~
總算可以結尾了

這篇不是要勸敗
只是分享一下改裝的心路歷程
(順便宣揚一下壞人王的豐功偉業...

也給還在騎登山車、又無法或不夠預算買公路車
卻也想來點公路車的騎乘快感
可以如此因應不同路況改裝,兼併享有RB及MTB的優點於一身
因此
PO出我的改裝,給港友們參考
以上
由被惡魔纏身改很大的Alex報導...



===========================================================
2010-10-15
補上遊記兩篇
我的 MTB Off Road 序曲:加九寮步道
天母古道+橫嶺古道
順便藉以說明
我改車的方式
並非單朝著要快、要朝公路車型態邁進
而是單純地要滿足我想跑的行程而準備
另外
不買公路車而是一車多改
並保留可以還原成MTB的做法
其實好處也很多:
* 不必在家再多擺一台車、多照顧一台車
* 不必準備兩套零件
* 不會因換成RB而不能Off Road (小Kevin例外

* 用登山車的低成本耗材,還能享受RB的速度感
一車就可以全方位地玩
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