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敗家分享】我的變態改車之路

~凱~ wrote:
改成鋁硬叉後配細胎!路面差或是下坡會不會很跳騎騎來很難過?容易不穩失控??前輪高度角度會不會跑掉?...(恕刪)

改完會比原先還要癲頗
路感更接近公路車,但比公路車還好點

騎起來會不會難過?
其實這感覺應該是看個人吧?
我的話,剛開始會有點不習慣
但一陣子後就習慣了,現在則是沒啥感覺
但說會難過倒還不至於,何況我早就裝了人間肉球
會感覺很難過想趕羚羊,幾次都是發生在壓過減速條的時候
(迷之音:小光!!~~

是否容易不穩失控?
基本上應該回答你:不會
回答得有但書的原因
是因為雖然操控感差異不大,但可想而知
換了細胎地面接觸面積減小,抓地力也跟著降低
打滑的機率自然就跟著提高
所以騎越細的胎,騎車的心態要跟著變小心點
別當它還是巧克力胎那樣到處跳或是高速壓車過彎
騎法跟警覺性改對了
也就沒啥比較不穩或是容易失控的問題了
不管齊哪種車、怎樣的車,都要注意安全
這才是根本之道

前輪高度角度會不會跑掉?
從前叉豎管下方的肩蓋,到勾爪的距離
硬叉比避震前叉短
所以換上硬叉後車架頭管的離地高度會降低
也就是會以後輪車軸為軸心,改變你車身的角度
所以大家在講的Fitting的幾何都會跑掉
龍頭的離地高度即使利用加長前叉豎管的長度來修正回原來的高度
整個車架的角度幾何仍然跟原來是不同的(車架還是等於往前下傾)
如下圖


所以,光看坐墊水平就知道已經改變
更別提坐上去整個人的重心也往前傾了

我沒去量兩者差了幾公分、改變了幾度
最直接的
坐上去後,我的感覺是差異不算大
沒有明顯的感覺
有的話,是剛開始換硬叉時重心會往前
所以手比較容易酸
但也是騎上一陣子後就習慣
現在換來換去也沒啥感覺了

新車原車裝1.95是裝心酸的?
登山車要Off Road(這裡指離開馬路,不是大家印象的重度越野)
自然會用寬胎以求抓地力舒適性
一般車出廠就用1.5以上的寬胎,主要也是這兩個原因
胎越細,抓地力變差等於也較危險
前面你擔心的狀況在一般人身上就容易發生
所以不同的出廠胎寬配置,也是有他們的道理的

我改車文裡有提到
我改車保留了能改回標準MTB
事實上,平常我也是騎避震+寬胎的
因為舒適跟安全都比較優啊!
胎越細,當然會感覺較省力或跑較快
但相對地危險度提高,騎程也就需要較高的專注跟操控力
有一好沒兩好,不是越細就越好地!
甚至,你可能沒注意到
通常越細的胎,也變得越貴
騎車的損耗成本也會跟著提高啊!
所以我的細胎
都是在需要的行程中才會出現
平常就拿便宜的寬胎去給他磨

對於車重的問題
我跟大家有同樣的想法是:減輕車重可以節省體力的消耗
但我跟大家觀點不同的是:我不會為了怕累就把車給輕量化
改車、輕量化,是為了確保體力的消耗可以應付長途或是較難騎的路程
至於平常?車重一點都沒差
重重就給它重、累就給它累
就把它當作是重量訓練不就好了?
平時有努力、有付出
等騎長程車子又有輕量化的情況下
你會感受到回饋的

~凱~ wrote:
(所以你也是壞人啦)...(恕刪)

就說了,我這文是警世文,不是勸敗文啊!
我也只是個受害者
真正的壞人都藏在鏡子後頭不露臉的!

如需要被勸敗
請找專業的RRR
服務專線:0800-921-867(拎北盈盈,斗愛哩敗摟起)

R大,有人找你!~

涵峰 Alex wrote:
就說了,我這文是警世文,不是勸敗文啊...(恕刪)


這篇根本就是虎爛文 , 明明是自己耳根子軟又愛改 , 還說是被勸敗 ...

要改硬叉要特別注意 , 硬叉有兩種樣式:
a. 長的像RB /優點:便宜 , 輕 /缺點:車頭整體高度會下降5-8cm不等
如下圖 , 為本團某人的車 , 紅框處為硬叉 , 因為車頭降太多 , 所以採不裁管處理(綠色圈處) , 這樣就可以彌補.


b. 長的像登山車避震器 /優點:車頭降的高度較少 /缺點: 單價不低 , 重了一點
圖片來源:台灣單車行銷平台


以上兩種前叉 , 買的時候要注意 , 又有分: 1.碟煞專用 2.V煞專用 3.碟/V兩用
別問我買那個好 , 這是個口袋先決的問題 , 買得起的都好.

PS. 還有一種選擇 , 就是輕量化登山車前叉 , 如SID TEAM , Manitoul R7 這類的 ,
不過 , 要價都要一部入門的登山車 , 請施主三思而後行.

若是登山車要改這種"偽RB" , 還要注意:
1. 改大盤 , 建議只改到50T , 因為中變角度與中變容齒的問題 , 建議找可吃48T的中變來改裝.
(登山車架的幾何與RB不同 , 中變對應的角度差異也很大 , 所以 , 別想要拿RB中變來登山車用又要順的...)
2. 改登山車用700C 輪組 , 要注意後輪能不能上 , 因為後下叉若有補強片 , 要注意會不會卡到700C的胎.
3. 改700C的登山車輪組 , 若是碟煞 , 請注意鋼絲編法請以強度為考量 , 若以輕量化為考量 , 很容易因為
碟煞制動力大的關係 , 輪組側向力會很大 , 容易讓輪組的偏擺.
4. 若袋口不深建議先改細胎+硬叉-->大盤-->700C輪組 , 但別以為改細胎就想追RB , 那是不可能的 , 沒有大盤與700C輪組加持 , 改細胎+硬叉只是讓你騎起來更輕鬆而已 .

以上 ... 阿 , 我認真了 ...

要改的人要注意喔 ...
非常感謝樓上兩位壞人認真的熱心分享!


deore前變應該可對應到48T的登山車大盤吧(如果不行到時候只好上XT前變)?
認同涵峰大所說的平常先當訓練!

我今天已經先買了一組IceToolz工具組在公司拆車保養!目前花鼓保樣好了,大盤腿拆不下來(夭壽到底是誰給我所那麼緊),明天去公司再慢慢拆!


等把大盤騎掛再換上一體式deore大盤!輪胎磨耗差不多下一條換1.多吋細胎!硬叉與輕量化前叉要再掙扎一下!


應該把這篇分享+勸敗文放在至頂!讓樓上兩位當真正的壞人!






~凱~ wrote:
deore前變應該可對應到48T的登山車大盤吧(如果不行到時候只好上XT前變)?...(恕刪)


請善用Shimano 提供的技術手冊連結: 點我就可以去看洗馬路技術文件
技術文件裡面有說明很多規格的東西 , 想改車? 一定要看的懂 , 否則 ... 被店家虎爛的機會就大增了.

以Deore FD-M590為例 , 買前變(Front Derailleur)要注意: (請看下圖)
a. 立管管徑: S(28.6mm)/M(31.8mm)/L(34.9(mm) <-- 也有34.9mm 附轉接片 , 變成31.8mm . 但28.6 是鋼管車在用的 , 算是專款專用.
b. Chainstay angle: 也就是立管與後下叉的角度 , 有分63-66 / 66-69兩種 , 買錯的話變速會不好調準與順,所以買之前要看好喔.

PS. 給大盤變速用的這個東西叫"前變(Front Derailleur)" , 但台灣人俗稱中變 , 但我看不到有"中"這個單字,所以... 正確名稱要記好, 特此昭告大家. (但中變這個"俗稱"也要記好 , 因為這是台灣地區很多人的共通語言)


以Deore FD-M590為例 , 可以看到前變是有角度的喔. (凱哥要買對喔)


PS. 忘了說 , 不一定要買XT前變 , Alex 是因為有收集XT大全套的準備 , 所以才會買XT , 特此說明.

以上 ~ 碎碎唸結束 ~ 感謝收聽.

ranny4071 wrote:
請善用Shimano...(恕刪)


小弟的年紀跟各位比較起來算是比較小!R大別叫我凱哥啦!叫阿凱就好!
剛剛看了我的中變規格是deore M585 31.8mm 66~69度!




車架尺寸20!c角度是73度 中變只有63-66 / 66-69兩種! 66~69應該比較好變R大你說是吧!

我SE2車架是另外買來換的!座管是30.8mm!所以中變用31.8mm應該對吧?

R大果然是勇腳+超專業勸敗達人+壞人 涵峰你說是吧!
ranny4071 wrote:
Alex 是因為有收集XT大全套的準備...(恕刪)

挖黨席咧....

明明就是你勸敗才買的XT前變!


~凱~ wrote:
R大果然是勇腳+超專業勸敗達人+壞人 涵峰你說是吧!...(恕刪)

不是!

怎可拆了他的王冠?
R大是勸敗大魔王 + 壞人王!!

~凱~ wrote:
R大果然是勇腳+超專業勸敗達人+壞人...(恕刪)


買66-69的就沒錯 ~ 是說凱哥一定很高 , 20"的車架 ... 我只能望架興嘆. (不叫凱哥,如何裝年輕阿 ... )

本團團友認識我的都知道我腿力糟到不行 , 我只會找吃找喝 , 一切都是為求生存而騎的阿 ...
XD , 別說我壞 , 山港別的不多 , 叫人買東西的確很多 , 賞鳥人 , 傅哥 , Erin ... 等 , 買起東西來比我還狠 ,
我只算小咖 , 記得 , 車騎不好也要吃的好.

PS1. FD-M58X 應該是 Deore LX的等級喔 , 比Deore高一級 , 但 ... 我還真沒查到有FD-M585這型號耶.

PS2. XT 是好物 , 若有改車的打算 ... XT前變 + XT影子後腿 or XT 反向後腿都是屬於2級好物 , 若像Alex再來個XT花鼓輪組 ... 那XT大全套離你不遠了.



涵峰 Alex wrote:
明明就是你勸敗才買的XT前變!


Alex , 說好的XT全套去那了? 再湊個手變+後腿就差不多了喔.
ranny4071 wrote:
買66-69的就沒錯...(恕刪)



騎20吋車架不是好事!SE2成車S號重量就13.2KG了!我的是L大2號又不知道重多少?車子比別人重!體重又比別人重!口袋又不深!又不是勇腳! 唯一贏的一樣就是比別人會吃這點我有自信會贏!

拍謝啦!我看錯了應該是FD-M581 才對!可能是成車的零件~車廠另外委託量產的規格吧?就像我的大盤一樣規格是
shimano M442 44-32-22 三司達根本找不到這個型號!配的BB也不是很好四方軸(前幾天拆下保養五通有順便拍張照)


拆BB好像還是用氣動板手拆比較安全(套筒吃的到BB的牙不深!用手動板手要邊固定套筒,還要邊轉板手牙吃那麼一點點很恐怖,用氣動感覺比較安心!)
XT有我車上有假XT 只有後變是XT!

還有我記得我第一次參加山港夜騎是RC帶著我騎,那天我有問難度分級怎麼區分?
不知道是RC還是誰有跟我提到R大帶頭領騎的行程會很硬斗就對了!
~凱~ wrote:
還是誰有跟我提到R大帶頭領騎的行程會很硬斗就對了!...(恕刪)

R大的使壞,果然讓人聞風喪膽
本尊出現
更是讓人進入虛空
嚇到都搞不清楚怎騎完的


R大,由此可見
你危害過多少人、又多久沒出現
都沒人知道你騎車是怎樣了

雖然R大是壞至尊、壞人王
但還是還他點清白啦!

報告凱哥:
跟你說R大領騎的行程會很硬的,只有三種人
入團沒多久也沒跟過他人行程的菜鳥
或是塞亞人或神級之輩
再不就是被R大給使壞蠱惑過的人(像偶就是...

因為R大領騎的話,是沿路打屁喇賽
均速17~20Km/h穩定地哈啦前進
單車新手菜鳥跟不上,才會說他硬
神級高手則是受不了這麼慢也沒陡坡,所以嫌硬
還有被他使壞蠱惑的人,會沿路被他催眠脫不了身
只能跟在他旁邊,所以硬
有點資歷又認識R大的團員
通常都會在R大領騎沒多久
就自動讓R大轉任押隊了

~凱~ wrote:
M442 44-32-22 三司達根本找不到這個型號 ...(恕刪)


凱哥 ~ 看到你的料件我傻眼了 ... 你的SE2是幾年的產物阿 ?

因為Shimano 會用四方孔BB已經是盤古開天年代的事了(後來改成八爪) .

找不到型號規格 ?
很正常阿 , 因為 ... 這種東西早就下市 , 會有這種古董 , 都是交組車廠居多 , 三思達與洗馬路官網都不會放規格.
還有 , 由圖來看 ... 你的BB 應該很少保養喔 .

拆BB好像還是用氣動板手拆比較安全(套筒吃的到BB的牙不深!用手動板手要邊固定套筒,還要邊轉板手牙吃那麼一點點很恐怖,用氣動感覺比較安心!)
>> 不行喔 , 因為氣動板手沒有調扭力的功能 , 一但鎖太緊你就知道了.
BB 的牙沒那麼脆弱啦 , 用手工具+扭力板手就好.


還有我記得我第一次參加山港夜騎是RC帶著我騎,那天我有問難度分級怎麼區分?
不知道是RC還是誰有跟我提到R大帶頭領騎的行程會很硬斗就對了!
>>純屬虛構 , 聽聽就好 ~ 我潛水粉久了 , 別理我.



涵峰 Alex wrote:
R大的使壞,果然讓人聞風喪膽


這個人來亂的成份居多 , 別理他.
可能要等他湊齊XT全套才會安靜.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