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 大人我來報名了!!拍謝@@ 這麼晚才來寫~~如果太慢了有啥不能處理的 麻煩再告訴我我自已想辦法 謝謝=================來報名=========================01~10) 01+02)Jo&Cash 03)阿卿 04)水牛慢龜 05)小傅 06)cabu 07)pappnase8)小十=================來陪騎=========================01~10)=================來支援=========================01~10)=================要住宿(之後報名請自理)===============01~10) 01+02)Jo&Cash 03)小傅 04)水牛 05)pappnase 06)cabu 07)小十X3=================要開車=========================車1)Jo&Cash +Mars&R夫人 (已滿)車2)水牛(暫訂)車3)車4)車5)=================複製到此========================
jo 夫人真拍謝!現在才報!=================來報名=========================01~10) 01+02)Jo&Cash 03)阿卿 04)水牛慢龜 05)小傅 06)cabu 07)pappnase8)小十9)叭噗=================來陪騎=========================01~10)=================來支援=========================01~10)=================要住宿(之後報名請自理)===============01~10) 01+02)Jo&Cash 03)小傅 04)水牛 05)pappnase 06)cabu 07)小十X311)叭噗=================要開車=========================車1)Jo&Cash +Mars&R夫人 (已滿)車2)水牛(暫訂)車3)車4)車5)=================複製到此========================說這麼多~~騎就對了麻!!
新中橫這一條路線,我沒有騎過,所以如果有與事實不符的地方,請找Garmin公司,因為以下的數據都是從Garmin MapSource中抄出來的。官方數據,全長72K。▼ 里程表全部只有兩個地方是陡坡,其他都是長的緩上坡,雖是如此,緩上坡還是會折磨死人的。第一個陡坡有6公里,也就是在官方第一補給點之前的六公里,大概是從和社溪橋頭開始算有5.3%,過桐林國小之後有7.3%,不過距離都不算很長,大概是爬一個風櫃嘴距離的痛苦程度(我亂猜的)。第二個陡坡有13公里,也就是在官方第二補給點到終點為止,大概是從第二補給點開始算經過同富村分別有7%和6%的坡度,然後再來終點前四公里會和緩一點,大概是5.x%的上坡,距離有點長,13K。大概是爬兩個風櫃嘴距離的痛苦程度吧,尤其是在60公里緩上坡的體力消磨之後,這一段是關鍵點,頂多就是牽車上山,不要輕言放棄。第二補給點一定要停下來好好的補給一翻,讓腳休息一下,吃吃香蕉,睡個午覺,都行。官方關門時間是下午3時,也就是說早上七點半出發的話,足足可以有7.5個小時可以騎,如果除了補給點之外可以做到不落地停留的話,時間看起來是足夠的,光看坡度表的話 ,其實新中橫的坡度還遠遠不及我們平常練習的道路陡。▼ 我們常走的路線很意外吧!美麗華端上劍南是7%,至善路上劍南是3.5%,中社是6.1%,風林橋上風櫃嘴分三段來看的話(扣除掉下坡),分別是7.3%,9.5%,7.7%,碧溪橋上大青蛙是7.6%,也就是說有54公里的路程,坡度比至善路還要緩請問我的隔空看診功夫,準不準呢?廢話提了那麼多,超過七以上的坡度,目前還是我的罩門。以前登山車騎3P都不會腳抽筋,現在公路車光一個風櫃嘴,就有瀕臨會抽筋的FU,請問有沒有那一位抽筋達人,可以解惑一下,該怎麼辦呢?
cabu wrote:請問有沒有那一位抽筋達人,可以解惑一下,該怎麼辦呢? 騎快一點....在肌肉來不及抽筋前....就到達終點...ccc...卡布....你研究錯方向了...你應該看第一名的時間是多少...再來研究在各路段如何配速....如何超越第一名...得到冠軍頭銜.....不過有P大在...很難....卡布....功課作很多哦....
cabu wrote:請問有沒有那一位抽筋達人,可以解惑一下,該怎麼辦呢?...(恕刪) 抽筋喔...既然你都說了 --- 抽筋達人你要不要請教一下....水牛.....呵呵======================你的資料蠻準的....只是有些地名,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例如和社(台大實驗林)...現在應該是叫做同富那個觀山景點(牌子上是寫1900m)之後的同富村,我就一點印象都沒有了。7%以上的坡喔,你要不要請教一下小傅啊,他一天到晚爬大湖山莊 - 五指山,應該是很有經驗的。
cabu wrote:新中橫這一條路線,我...(恕刪) 這樣比較是樂觀的.. 不過.. 1公里的陡坡.. 跟13公里的稍陡坡.. 強度是不太一樣的.. 重點是你算的是平均坡度, 就算遇到1公里跟風櫃差不多的坡度, 平均坡度也是看不出來的.. 譬如說剛離開玉管處1K左右到蛇窯過去, 就是一個陡坡, 但平均坡度就看不出來~ 我們這星期五六有去探路.. 慢騎慢牽會到.. 不過.. 9小時..P大說的沒錯.. 和社現在叫同富, 過了同富(21縣道的102K, 終點是145K左右)後, 除了官方補給點外, 116.5還有一個茶莊的小吃部可以補給, 不過這地方跟官方第一補給點太近了, 沒什麼作用.. 之後就沒有補給了.. 參加的人要考慮好補給的問題還有中午用餐的地點~ 不過騎的快的就不用考慮了, 搞不好還能回水里吃午飯..
orangecatdog wrote:P大說的沒錯.. 和社現在叫同富.....(恕刪) 你們說的沒錯地圖上面的和社和同富指的應該是同一個地方我圖表中的同富村其實是接近在同富山附近離和社(同富)的直線距離有18公里遠從地圖上看, 這個同富村(部落), 離台21線公路有兩三佰米的距離遠所以沿公路走,很有可能看不到
cabu wrote:你們說的沒錯地圖上面...(恕刪) cabu 你真的很認真,塔塔加我也沒去騎過,但我的心態是去看風景的~~哈哈我的想法~~騎就對了~~不要想太多~~騎不動就休息~~爬不上就牽車至於陡坡 就用最輕鬆的姿勢騎乘,我的經驗是握上把(當然也可以試試看握下把),屁股往後坐,眼睛視線不要看遠,看近就好調整好呼吸,如果快騎不動時,就站立抽車 用身體重量來壓踏板,同時也要調整好呼吸節奏,但每個人的習慣不同,所以要自己去找一個比較適合的方式來適應。而抽筋,我想如過不借用肌樂等等..的噴劑,那就可以藉由變換不同的騎乘姿勢來讓肌肉獲得舒緩其實握上把跟握下把的姿勢,腿部的肌肉群用使用的部位也有差異,所以藉由適時的變換姿勢應該會減低抽筋的情況發生,也有人說吃香蕉可以防止抽筋情況所以你也可以試試看,反正大會的補給點都會有香蕉到時你就多吃一點,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