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定行程:
1.Tag – 台北 – 百韜橋(北橫) - 南山 _______ca. 145KM
2.Tag – 南山 – 思源埡口 – 梨山 – 大禹嶺 – 合歡山莊_______ca. 85,5KM
3.Tag – 合歡山莊 – 武嶺 – 清境 – 埔里 – 魚池 – 日月潭 – 水里 – 信義 – 和社______ca. 118,7KM
4.Tag – 和社 – 塔塔加 – 龍美 – 甲仙 _______ca. 181,5KM
5.Tag – 甲仙 – 寶來 – 梅山口 – 池上 ______ca. 155KM
6.Tag – 池上 – 台北 (單車或火車,視體力而定)_______ca. 340KM
實際行程、心得與相片
1.Tag
北橫部份
家(5:00) - 三民(7:15', 43,77KM) - 復興(7:35', 48,01KM) - 北橫之星(8:28'-48') - 巴陵(9:55'-10:20') - 明池(12,02'-28', 97,99KM) - 百韜橋(13:15', 117,55KM)
台七甲
百韜橋 - 南山 (17:02', 147,11KM)
騎乘時間:7:57'06"
Av. 18,4KM
Max. 50,2KM
再次踏上北橫,除了未知的天候、路況﹍之外
對我而言,雖然不算甚麼,
但是心理上負擔卻是無比的沈重
多麼希望兩位友人一同陪我完成此次長征,
只能說,我們彼此間的緣份實在太淺了
北橫段,自己走過數次,
加上車隊裡也有不少人騎過,
所以相片照得很少
來一張不同方向的巴陵大橋交代一下!
台七甲由百韜橋到南山大約不到三十公里,
到繼光橋之前,為起伏有致的緩上坡,
印象中,從台七甲0一直到留茂安的12KM沿路都沒有補給點
沿途又沒有多少樹蔭,
所以在留茂安路旁商家,一口氣灌了四瓶飲料...(真是失策)
導致後半段騎得很辛苦
傳說中的南山四大陡坡真是讓我吃盡苦頭(我算了一下大陡坡是兩個,其餘是小坡),
都是那種明明看起來不陡,騎起來卻要人命的坡
加上十公斤的背包,也不怕給人笑,
這一段路我是休息了好幾次才讓我給龜上南山村
(其實越到後面幾天,休息的次數越來越多,一方面是真的累,再則也要替自己膝蓋著想)
第一天騎完的感想,就只有兩個字:重、熱
十公斤的背包,說重不重,說輕不輕,
但是長途行程下來,幾乎就成為不可承受的重量
公路車輕量化的優勢完全被抵銷殆盡
到明池時,比我上次揹3KG背包整整晚了五十分鐘,差距還真大(天候也有影響)
除此之外,到百韜橋時,正值中午酷熱時刻,
為了趕路也只能硬著頭皮上路,
雖然飲水尚不至缺乏,
但沿路樹蔭並不多,簡直都快被烤焦了
所以才會在台七甲12K處,留茂安小商家連灌四瓶飲料
台七甲線上於留茂安請我喝飲料的一位機車騎士
南山往武陵梨山之距離,算了一下 前兩天的里程居然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山路 出台北就開始全部是山路了
霧鎖南山
南山的橋柱、欄杆上面都是原住民的石雕
進入南山村不久路旁的一座石雕
2.Tag
南山(6:07') → 思源埡口(7:50'-8:05', 16,26KM) → 武陵農場岔口(8:35'-45', 25,13KM) → 環山(9:17', 32,8KM) → 清泉橋(9:25', 36,27KM) → 梨山(10:55' -13:37' , 46,43KM)(台七甲)
梨山 (13:37', 46,43KM)→ 木蘭橋 → 大禹嶺(15:03', 75,93KM)(台八線)
大禹嶺 (15:25', 75,93KM)→ 落鷹山莊 → 合歡山管理站 → 合歡山莊(18:25', 85,03KM)(台十四甲)
光看里程數,第二天的計畫似乎是最輕鬆的,
如果排除日後所消耗的體力,
這一段八十五公里的山路大概是所有行程中最吃力的!
從海拔1156m一直爬到到3159m的合歡山莊,
總爬升量早已經不只2000m
特別是最後一段:大禹嶺 - 合歡山莊 (9KM, 2565m - 3193高點 - 3159m) - 武嶺(1,5KM 坡度10%)
坡度類同於助航站(陡的部份更多),長度為其四倍多,更不用提高度是整整三倍!
能用公路車從這個方向騎上武嶺(隔天我到是有看到登山車慢慢龜上來),
我只能說,那已經不是人,而是怪物!
不怕給人嘲笑,我大概斷斷續續只騎了兩公里,剩下的都是牽車
就算是在精力充沛、裝備輕量化的狀況下,
我最多最多也大概只能勉強完成一半
清晨的南山
往遠方思源埡口上的氣象觀測台前進
剛過思源埡口涼亭的彎道
台七甲武陵往梨山路上 1
台七甲武陵往梨山路上 2
武陵農場岔路的山景
往環山部落途中
梨山賓館前
台八線往大禹嶺途中
過了這個隧道就是大禹嶺了
大禹嶺往合歡山莊途中
不便宜的民宿
這算是緩的幾個小段落之一
合歡山管理站
越嶺高點(根據馬克褚資料 - 3193m)
3. Tag
合歡山莊(8:25') → 武嶺(ca.9:00 - 11:00, 1,5KM) → 清境農場 → 霧社 → 埔里 → 魚池 → 水里叉口(16:30', ca.91KM) → 信義Seven(17:10' - 17:40') → 和社(18:25', ca.120.25KM)
武嶺到埔里這一段,網路上已經 有相當多的遊記介紹
我也不用再狗尾續貂
只能說,去過武嶺才能或多或少體認它在車友心中的意義與地位!
因為自己抵武嶺的時間較早,
看著車友陸陸續續從遠方山路奮力往上爬,
心中真的是感動莫名(當然有的人選擇從昆陽開始)
從武嶺下滑到清境
真的需要高度專注力
特別是一開始到昆陽(還是鳶峰)
路小條不說,路面也不理想,(從另一個方向下武嶺,雖然更陡,但路面好很多)
還得注意下方來車(對我而言,我不認為這一段路是雙線道)
我跟一群車友下山,
就碰到一輛車差點把前方車友逼到路旁水溝,
真是驚險萬分
合歡山莊前往武嶺的路上
整修中的松雪樓
車友六點就從山下大禹嶺爬上來(皆為登山車)
*************************************************************************
請容許我在此打一個岔,
這幾天的行程,對我來說,其實有著很深的紀念性意義,
早在六月中旬就應該規劃成行,
無奈受中南部大雨影響,不得不一直順延
如果阿嘉還在,
六月十二日會是他虛歲滿三十的生日
很令人傷感又感慨的一天
選在今天令人傷感的日子,
帶這你的相片登上大屯山助航站,
在尚未帶著你登上武嶺之際,
台北近郊也只有這個最高點能夠讓我紀念你
我已經很努力爬上來,
而且還沒牽車喔!
總算是沒丟你的臉,呵呵
只是下山時,
過了警察局就遇上傾盆大雨,
希望這不是你的淚水,
我多希望能再看到你陽光般的笑容啊!
####################################################
武嶺!
對任何一位自行車運動的愛好者而言,具有不可言喻的崇高地位
在你生前,未曾聽你來過此處,
相信對於醉心於登高爬坡的你來說,
三橫一豎必然是你深埋心中的夢想之一
千辛萬苦的一路帶著你從北橫、宜蘭支線、台八線、台十四甲來到此處,
心中的感慨真是筆墨無法形容於萬一
雖然很遺憾無法親眼看到你有朝一日親自走完這一條路線,
但我堅信,如果我能克服萬難完成這一項任務,
那麼實力遠勝於我的你,必能征服此一挑戰,
只是一場意外,必須使得我來完成此一未竟之志,
亭嘉,安息吧!
###########################################################
**********************************************************************************
到日月潭之前右轉切入線道131 可直通水里(平緩下坡)約16-17KM 不必繞經日月潭
投(台?)131上明湖水庫
投(台?)131上明潭水庫
搞錯住宿地點,和社(同富)只有台大實驗林有提供住宿
雖然貴了一點,還是只能住下來,不過當天這麼一大棟木屋只有我一個人喔,呵呵
今天騎車時,老是覺得不順,
下武嶺時,車鞋老是被震到自動脫卡,
上卡也是有困難,下坡時有點危險,
到埔里時又是到處找不到賣卡鞋底板的地方,唉!(二輪館沒開)
4. Tag
和社(同富 7:10',台21線) → 塔塔加遊客中心(12:25' - 13:10', 42,90KM,轉台18線) → 自忠 → 阿里山遊樂區 → 龍美(15:25' - 16:15')-------嘉義台鐵火車站
騎乘時間:6:45'57"
距離:138,44KM
Av. 20,4Km
Max. 56,3KM
原本計畫在籠美轉入嘉129 → 茶山產業道路再取道三民抵甲仙,
卻因顧忌天候因素,與不想讓眾人擔心,
所以只好中斷後面的行程
感想:
或許是週一的關係,整段新中橫人車真是少得可以
聽新聞說,這幾天全台酷暑,尤以台北為甚
除了第一天在台七甲前十餘公里與第三天的埔里到魚池之間慘遭烈日灼身之外,
還有騎車時必然的汗流浹背,
我卻是因幾乎身處高山之上,視野壯闊不說,
只覺氣候涼爽怡人,清風徐徐,若不是要趕路,真的是催人欲睡
曾經問過Loupe塔塔加好騎嗎?
答案是肯定的
沒想到是,經過三天的旅途,身體已經累積一定程度的疲勞
再加上一定重量背包,
到塔塔加這一段路,走的疲累異常
在數次沿路休息中,是真的坐到睡著
對了,
常聽說,在這段路上會碰到獼猴
我卻是一隻都沒看到
意外的是,卻讓我看到一隻從路旁跳出來的小山羌
可惜看到我馬上又跑回路邊灌木叢中
至此行程總計約: 491,07KM
5. Tag
甲仙 → 池上
6. Tag
池上 – 花蓮 – 宜蘭 – 台北
以上兩天行程因受颱風威脅,
加上恕恕的解釋,不得不忍痛取消
直接下滑阿里山公路取道嘉義搭台鐵火車回家
雖然事後得知颱風路線又有變化,
在南部多待一天應該無妨
就算是小小的遺憾吧!
如亭嘉的英年早逝,又何嘗不是自己心中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呢!
+++++++++++++++++++++++++++++++++++
帶著惆悵的心情完成艱辛無比的旅程
啟程前、旅途中不是沒有過遲疑,也不是沒有想過放棄,
若不是憶起你的毅力與專注(也因為如此讓你離我們遠去)
我不會有這樣的意志力去完成這一項使命
回首前塵 -
社子島自介完後,兩人最後出發時,告訴我說要練迴轉數.....
爬完金龍產業道路之後,接踵而至的兩趟中社,
不甚滿意的眼光中,滿身大汗告知所花的時間...
意外事件後的點點滴滴....如同Flashback一般,在在化為促使我前進的動力
我沒有能力去完成你念茲在茲想完成的Never Stop大滿貫
若說這一個行程差堪比擬
那麼就將完成之後的榮耀與祝福獻給你 ---我的兄弟、朋友!
------------------------
Friede sei Dir in der Hoehe.
Kyrie eleison.
Gloria in excelsis Deo
Et in terra pax
hominibus bonae voluntatis.
Dona nobis pac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