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2009宜蘭中橫自我挑戰賽2009/7/5(星期天),有人要一起去嗎?

我先幫培元佔一個位置

羅東住宿名單(限5名)
1.小黃
2.靜娟
3.瑋琪
4.樹林小葉
5.培元
聽說有徵文比賽,我已經寫好了,大家幫忙看看囉

飢餓80之體會非洲難民之飲水思源、宜蘭中橫自我挑戰賽

首先,感謝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工商旅遊處、宜蘭縣體育會自由車委員會以及中華民國自行車協會,讓我們在體會非洲難民飢寒交迫的同時可以有機會親身體會中橫沿路的美景。
比賽前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參加比賽,因為畢竟是騎自行車的生手,要挑戰在飢餓沒水的狀況下騎上一座1900多公尺的高山,對我來說可真是一大挑戰,不過,貼心的主辦單位在簡章中提到的補給點在總合80公里的路程中總共有3個補給站,這可讓我放心了不少,畢竟騎車的補給是非常重要的。

活動當天,一起擠在這1000多人的挑戰隊伍中,顧不得昨夜民宿中因為隔壁房間吵架而沒有好好睡的身體,熱血沸騰的我,一出發就往前急奔,因為我知道,最多25公里我就可以有補給站讓我一步一步的進階體會飢餓。
快8點到第一補給站牛鬥橋,親切的工作人員以眼神熱切的為我加油,在他們熱切的眼神下開始稍微感受到非洲難民飢餓難耐的痛苦了,我打開自己的包包啃了一根power bar, 喝個水拉拉筋,繼續往下一個補給站前進。
天氣太熱,咬牙硬撐的我忘了幾點到達第二補給站,親切的工作人員一樣以眼神熱切的為我加油,這下咬了第二根power bar,拉拉筋繼續上路。

往南山第3補給站的路上是這一次挑戰我認為最艱難的地方,不但要忍受一路上沒水喝沒東西吃的窘況,肉體的疲勞更是不在話下;這一段也是我認為接近飢餓80 的狀況呢!沒水喝沒東西吃就算了,主辦單位還貼心的把大家放在一個充滿蒼蠅的環境裡休息,真是貼心的安排啊!這下更能體會非洲難民的痛苦了呢!而原本以為耐不住飢渴的我會再南山補給站就放棄挑戰,但是,為了更接近上帝,我決定豁出去了,怎麼樣硬撐都要撐到完賽,可不能辜負了主辦單位要讓大家更體會飢渴的苦心!咬下我最後一根power bar, 背包已空無一物,騎車跟著上山的2個水壺也僅剩約4~5口清水。

最後,終於在13:50左右通過終點,我做到了,我的身心和非洲難民相差無幾了,主辦單位太棒了,我好開心終於能真實體會飢餓和口渴的感覺了,主辦單位貼心的不僅讓我們感受到大太陽下騎車無水的狀況,更把我們放在超過1900公尺的路邊感受台灣高山的多變冷冽氣候,這種活動我以後再也跟不上了怎麼辦?

後記,還好行前有請朋友上山來接我,我在16點左右下到羅東運動公園,路程中還跑到三星鄉去買了當地名產三星蔥作成的蔥油餅;但是,拿著熱呼呼的蔥油餅時,我卻吃不下去,原因無他,我想要感受更多的飢餓啊!謝謝主辦單位讓我知道原來我只吃3根power bar和2瓶水可以騎80公里爬上1900多公尺的高山,這可是難得可以知道自己極限的活動呢!


正經的說一下,不是特意要拿非洲難民來開玩笑的,關於這一點請正義魔人退散
家毅 wrote:
聽說有徵文比賽,我已經寫好了,大家幫忙看看囉


我昨天有看到新聞有報...

主辦單位真是他x的誇張,繳了報名費補給站竟然沒水補給,也沒東西吃....

家毅算是幸運的還有朋友載,聽新聞說當天主辦單位因為車輛調度問題,讓車友苦等接駁車...等到晚上11點多才有車,真是誇張....

還有人到終點還沒飯吃耶...
主辦單位說法聽了讓人更生氣,主辦單位說,沒想到那麼多人能騎完....

聽了真是無言呀.....
不知道都把當天去參加的車友當成什麼了...

有夢最美,築夢踏實~ 現在不做,等待何時 ...
是啊,還好有小黃幫忙載我下山
要不然,以我進終點的時間來看,鐵定也是晚上11點才領得到車的那一群
不敢想像那是怎樣的一種狀況.....



這次活動,真是謝謝小黃大哥了。還好小黃大的相挺,載家毅下來,不然,我帶著兩個孩子在山下,如果真等到那麼晚,那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活動狀況真的很“慘”,沒在現場真的想像不到。
我也寫了一篇,發表在相關主題,請大家看一下。


-----------------------------------------------------------------------------------------

這次活動,參賽的朋友真的是“委屈”了。

我是帶著孩子,跟著朋友的休旅車,上山去接我們家爸爸下山。

我們家是鐵馬活動新家庭,以前我只跟著去過NS花蓮終點的拉拉隊、台中大雪山的陪騎和KHS的親子繞圈賽的參與,對與自行車活動也只有以上這三家的印象,以為自行車挑戰賽就應該是好吃、好玩、好風景。所以,我們上山時,車上什麼補給的東西都沒有,連水也沒有,結果...後來才知道大錯特錯了!

我們在南山先接了兩位殘念的車友,在往思源啞口的途中遇到了我們家爸爸,爸爸一看到我們,立刻問我們有沒有水,車友趕緊把沒喝完的水到了半瓶給老公。再往上一兩公里,我們在路邊路幅較寬處,停車等老公作大休息,老公一到,大家翻包包看還有什麼食物,翻出了半顆饅頭和一個小羊羹,爸爸剩下的路就靠它們了。

到了終點,看到眾多的參賽者排成長長的人龍,雖然大家完賽的喜悅寫在臉上,但是薄霧、寒風,那個濃濃的飢餓淒冷,我這個旁觀者也感覺得到。

我走到記分站,拿著相機等候著我的先生,看到有一位剛過終點線不久的選手先生走了過來,他在記分台這四處張望一下,然後開口對著工作人員很有理貌的詢問:不好意思,我實在很餓,能不能向你們討一塊花生糖。

坐著的工作人員,當然是說可以。
然後這位選手,很有修養的拿了塊花生糖,道謝後離開。

我在一旁看著,趕緊也跟工作人員問,我可不可以也要塊花生糖給我老公,我們也沒有吃的東西了。
經過同意後,趕緊拿走“最後一塊”花生糖,留給我老公。

老公抵達終點後,一陣擁抱(抱小孩)、照相後,老公忙著去拆車,我則在路邊看著參賽的車友。看到一群像是國、高中生的孩子,也在路邊穿著薄薄的車衣排著隊。我心裡在想,天啊!你們有沒有東西吃?!有沒有水喝?!有沒有人照顧啊!看著這些年輕的孩子,不知愁的,談笑自如的,我自己也什麼都沒有,也沒法幫上什麼忙,只好心裡安慰著想說,他們一群出來,應該有大人照應著;還有,這麼多車友,大家會互相照應。

我們幸運的能夠自行下山,山上的車友們。你們真是委屈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