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4點多是小寶我公路車交車一個禮拜整.
交車的這個禮拜幾乎都沒有機會去騎它.只有每天看著他.擦呀擦(已經很乾淨了)
想說今天天氣不錯.又看見汐萬尾牙(原本以為跟公司同一天.原來公司是昨天尾牙.今天想去但是又不好意思去)
首先將車子牽到樓下去時.先了解一下換檔的方式....進檔...退黨...嗯!!了解
由於我的是標準盤.飛輪是12~25.聽說很不好騎.於是想說先騎一下汐萬土地公廟好了(預防週四夜騎爬不上去)
出發了...一踏上去.搖搖晃晃的很不習慣.剛開始也不知道要握哪裡才好.又加上我的習慣是左手後煞車..
於是就想著平常汐萬的車友握法....很快的就拿捏到其中之奧妙.
出發後來到北港國小..由於都是用39T小盤在騎.速度的感覺已經比我平常小折52T還要快了(由於還沒有裝碼表)
來到不知道是一還是二號橋後第一個小坡..心想不知道可不可以騎上去....咦??奇怪.踏個幾下就上去了..(平常小折
都要踏很多下).或許這就是之前汐萬車友告訴我的.公路車的反饋很大.
於是來到今天尾牙的地點柯子林坡.心裡也是想著.如果騎不上去就折返不騎了..沒有想到慢慢的踏.居然也可以上去.
那種感覺以前在小折是沒有的.居然可以輕鬆且很快的就上去了.(因為沒有拉高迴轉速.也拉不上去了).大腿也沒有
感受到乳酸的出現.
最後一個坡就是驛站餐廳後的坡.那個坡是我認為只要過的了.汐萬應該就沒有問題了..(因為之前騎小折都是在那邊
會產生肋骨痛...那時只要過了那個坡.在一個平路緩坡可以調節呼吸.身體適應加上暖身完成.就可以一路龜速上山)
而今天來到這個坡段.剛開始來覺得還OK.後來感覺有點硬.於是想說起身抽車..但是從來沒有騎公路車抽車過..所以
又坐下繼續龜速.於是還是被我給騎上去了.沒想到到了上面的平路.我居然還有力氣可以進檔加速.感覺真的很不錯.
終於來到土地公廟了.雖然沒有計時.但是感覺比以前小折快且輕鬆(小折約28分鐘).休息一下.回家摟!!
下坡時.終於漸漸體會到彼得兔的感覺了.脖子好酸好酸....然後一路下滑.人的重心也一直往前滑..就這樣一路滑到山
下快且馬加鞭的回到家中..這次簡單的公路車處女行.有幾個想法.
一.之前聽車車跟彼得兔說騎公路車可以練腹肌.今天終於體會到了.因為大腿有時候會裝到肚子.
二.之前聽說公路車40公里時巡航速度.今天終於可以體會.因為39T就讓我感覺很快了.
三.公路車下坡很恐怖.今天終於了解.因為人會一直往前滑.
四.騎公路車腰跟脖子會很酸.今天也感受到了.尤其是脖子..超酸的.
以上是小寶我第一次的公路車首航感想.
說了那麼多好像還沒有說到重點.(近視和公路車的關係)
由於今天在騎乘時候.有時候必須握下把.但是握下把時就必須抬頭.
於是在握下把又加上抬頭又加上流汗.眼鏡就會從鼻樑下滑到鼻頭.
這時候頭就必須抬的更高.脖子相對也就越來越酸.
而如果在陡坡高速滑行下.必須握下把.有時必須還有單手調(推高)眼鏡高度.只有一手握煞車.又加上人又一直往前
滑.那種感覺真的很恐怖(因為脖子酸又加上眼鏡下滑看不見前方(模糊的未來)).不知道汐萬的車友有沒有遇過這種
經驗.有好的方法可以解決.
其他的例如抽車.握法.....等等就等自己慢慢去體會感受了.
換上公路車後.感覺速度真的很快很快.以前覺得小折已經很快了.今天發現公路車才叫做快.
整體而言到目前還沒有後悔的感覺.
只有覺得這一切的升級都是值得的....
TOTO小寶 wrote:
於是在握下把又加上抬頭又加上流汗.眼鏡就會從鼻樑下滑到鼻頭.
dennis-7366 wrote:
您有戴頭巾或排汗車帽(非安全帽) ?
若是有以上裝備汗水應該就不會造成您的困擾
整理一下我的經驗與克服的方法:
1.戴頭巾
2.戴排汗車帽
3.盡量不要帶塑膠框(容易濕滑+溫度高眼鏡兩旁會開掉容易鬆掉)
4.頭抬起來
5.龍頭調高,至少讓你騎汐萬路上下坡的時間和距離不會一直趴下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