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返家十萬里。基隆河畔狼版本。

龍應台的書,一直是好選擇.........

找一本瞧瞧.
mlet wrote:「目送」
看完了...........................首頁+封底.....
首頁, 人物簡介就很吸引人了... 她有三窟: 香港沙灣徑-濱於海; 仰德大道-藏於山; 金華街-隱於市.....
濱於海, 藏於山, 隱於市.....嗯..... 有點聯想到騎單車的優閒Fu喔...

封底: 她寫著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 妳和他的緣分就是金生金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妳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有嗎? 我國中時期就離鄉背景出外在台南鹽水唸書 (高中在台南麻豆; 當時天真的老母總說"有必要跑那麼遠讀書嗎? 附近隨便唸唸就好了"), 我有這樣嗎? 記得當時總是想家..... 倒是阿媽哭得很傷心, 塞一堆硬幣給鄰居同學拖他帶給我, 要我有空常打電話回家 (家裡也是因此才申請電話地), 阿媽真的很不捨我離家的..... 她都叫我"阿息仔"..... 小時候她都帶我去撿稻穗 (有人看名畫"拾穗"比老弟更有Fu的嗎?), 黃豆莢, 然後回家曬乾, 低價轉賣給老爸賺零用錢給我)

她目送父親被推進火葬場的爐門前..... 五公尺距離不到..... 倒是勾起老弟"目送"雙親入土那一剎那啊..... 排解掉 "龍巖"與"土公仔"的糾紛, 喬一喬方位是否對準風水師標的紅線, 隨手抓起一把土, 灑在老爸老媽的棺木上..... 永別了............我的阿爸阿母...
父親的驟逝, 兩位姐姐嚎哭的最是傷心, 失控到不行, 老弟一路陪伺父親病褟, 直到他離去, 心境倒是一路調適, 覺得總是得穩住, 把後事辦完.... 直到兩年後, 伯父接著離去, 老弟才意識到家族痛失兩大支柱, 嚎啕大哭到不行.....

ps. 婚後, 總是鼓勵女王多帶孩子回娘家走走, 看看雙親, 就是因為了解那種"親不在"的痛啊 ........................
ps. 龍應台老母住潮州喔?
騎車~流汗~真好~
雷特,
今害, 該相信政客還是作家呢???

讀著那篇"回家", 作者描述著在潮州陪著母親散步, 夕陽沉落在大武山後.......... 我的天啊, 那是潮州的東邊內... 該不會也是助理代筆的吧! 而助理沒去過潮州!..........昏倒
騎車~流汗~真好~

allenmimi wrote:
今害, 該相信政客還是作家呢???
都不要相信…
一個要你的選票一個要你的鈔票…
相信自已。

書…看著有感覺就好
不用追根究底啦…
除非是科普類書啊…

好險…我不住潮洲…
【Bike : the Rookie Wolf 】 http://mlet-wolf.blogspot.com
黑輪咪咪大
我們找天騎去三芝看台北赤蛙吧…

=================================

楊老先生有塊地啊… 一啊一啊唷
他在田裡種蓮花啊… 一啊一啊唷
蓮花下面有赤蛙啊… 一啊一啊唷





台北赤蛙
台北赤蛙在三芝現身了,而且聽說數量僅百隻,快去救救他吧!!

公視這篇另我感觸的倒不是赤蛙本身,而是在整個拯救赤蛙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方
法。常常的許多保育的行動和整個社會的期待不同,也和許多的個人利益有了衝
突,如此一來就會變成沒有交集的對抗,而在對抗的過程中也許許多的生物就這
樣從地球上消失了。


在這個年代,生態保育不能再等待。


故事始於動物園的保育人員在三芝的蓮花池中發現台北赤蛙。此蛙是美博物學家
於一九○八年在北縣八里發現的,身長不到四公分,体型瘦長,綠色的背,兩側
有金黃色的滾邊,他的叫聲不似一般嘓嘓的蛙鳴,倒像幼鳥或昆蟲唧唧地叫,棲
息在水田,草澤,沼澤等內陸淡水地。


小赤蛙行動能力弱,在陸地上活動,很容易被天敵捕捉,所以大部分會躲在水草
叢或睡蓮蔭來保護自已,躲避天敵。而且因体型迷你故對農藥忍受度小,稍有污
染就不行了,也因如此也變成一種生態指標,有此蛙之地其自然生態必定是清靜
,豐富的。網路上的資料說「在溼地的動、植物群相中,每一樣環環相扣,蛙類
只是一個比較顯眼的代言人而已。」


當保育人員在三芝發現赤蛙時大約百隻而已,隨著田邊道路的開闢慢慢剩下不到
五十隻了。動物園的林組長見狀趕緊出面處理,可是蓮田的主人楊老先生對這些
來這兒不是看花而是看蛙的年輕人們總是不當一回事,什麼要他不噴藥還要給他
錢,他可納悶的很。楊老先生是務實的農夫,他每天清晨四五點忙到晚上十點,
蓮花自已種,自已摘,自已包,自已賣,七十多歲的人了開車還猛的很。


遊說無法成功,有聲音說不如把赤蛙搬到動物園去復育,或是乾脆把整塊地給他
買下來。但這實在不是好辦法,對於政府若牽扯到錢則好辦事,灑錢就好了嗎…
可是如此一來不就真的變成保育和農民生計之間果然是衝突的,不能並存的嗎??


有機蓮花是赤蛙的活路,可是不成功便斷了農民的生路。於是因緣際會慈心有機
農業發展基金會介入,基金會的李逢棋先生發現動物園的專家和楊老先生立場冏
異以致於雞同鴨講,因為觀點不同,一是保育一是生活,如何讓彼此認同??


李先生一直的到蓮花田找楊老先生攀交情,他用另一個觀點來告訴楊老先生,真
的有人願意買有機蓮花的,他的背後是真的有一群在乎環保,護生的消費群存在
的。楊老先生的蓮花在慈心的里仁商店(專賣有機商品)銷售,打著「買蓮花,救赤
蛙」的口號,銷售量不錯,這才打動了楊老先生的心。於是楊老先生慷慨地答應
明年花田改種有機,有了這種開始,才慢慢的讓楊老先生打開心房讓李先生有機
會介紹珍惜生命,有機護生的理念,而慢慢的体會了解到農藥對周遭生物包含了
人類的傷害。二○○四年,楊老先生不僅蓮田不用藥,連陸地上種的也不用農藥
化肥了。


成功不是一促可幾的,在有機蓮田的第一年,蓮葉全被水螟蛾咬光了,沒有葉那
有花??林組長也憂心忡忡,不用殺蟲剤大自然也該有個平衡點啊… 一物剋一物,
天敵呢??慢慢的,虎皮蛙出現了,紅娘華出現了,這些都是螟蛾的天敵,之前因
為環境的污染而消逝了。這就有如前陣子看的龍應台「目送」中的那篇「狼來了
」一樣,因為人們的捕殺讓狼消失,使得食物鏈斷掉了,變成了大量的生物不見
了,而當狼回到森林中,整個鏈慢慢恢復,生物又回復了他的多樣性,故稱「狼
來了,真好!!」


這是一個保育的成功案例,而且是與在地農民的結合。如同林組長最後說的這件
事給了他一個完全不同的視野,很慶幸沒有將赤蛙移到動物園復育,很高興不是
把整個田給買下來,這是一個完美的結局,一個青蛙王子的童話故事。


結合官員,學者和民間力量完成了三芝赤蛙復育的成果,而且向全世界發表。這
種兼顧產業經營,有機農業,生態保育而不衝突實屬不易,其實可以發現重點在
於民眾的支持,如果沒有那些「買蓮花,救赤蛙」的民眾發心的話,成功真的是
一條很遙遠的路。如果民眾都能發現有機哉植對環境的重要,才能影響農民改變
種植的方法… 這真的是漫漫長路!!


好想去三芝看看台北赤蛙喔…


(圖取自網路)
【Bike : the Rookie Wolf 】 http://mlet-wolf.blogspot.com
mlet wrote:我們找天騎去三芝看台北赤蛙吧…
好啊, 明天就會經過.....
水源路也有樹蛙啦, 品種不同而已, 改天拍拍看.....
騎車~流汗~真好~
你要告訴大家地址

否則如何去
哈…

Sorry…
公視的片子看完就忘了那楊老先生是什麼蓮花農場了…

不過上網應該查得到啦…

三芝用單車給他繞一圈看看…
【Bike : the Rookie Wolf 】 http://mlet-wolf.blogspot.com
感恩豪哥費心找,我直接把文貼上…
===============================
橫山梯田(台北赤蛙棲息地) 文章來源:三芝鄉公所
本鄉地處大屯山北側,全鄉皆屬山坡地形,早期先民墾荒闢地,依山丘地形開墾農田,種植農作物,遂有今日之梯田景觀。本鄉梯田多位於茂長、橫山、圓山等村,以橫山村最為可觀。



台北赤蛙棲息地位於橫山村橫山國小對面,阿石伯蓮花池--台北赤蛙棲息地旁,60多年的歷史,雖然廠房部分倒塌,煙囪仍完好如初。四周種植的榕樹,枝葉茂密,僅次於古庄村宋厝老榕樹。
由淡水登輝大道到三芝,經三芝市區,淡金路一段右轉中正路,至中正路一段及二段十字路口左轉智成街,循北十八「隆山路」上山即可到達。
【Bike : the Rookie Wolf 】 http://mlet-wolf.blogspot.com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