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爬坡的五個原則。

謝謝大大..突然想到電影:危機總動員裡.特務媽媽告訴在雪地滑冰跌倒的女兒:你要習慣這痛苦.因為人生本來就是痛苦..

很受用..心理.生理感覺的預備與建設.真的很有用..以後我會告訴自己.傻孩子.你要習慣這痛苦..因為爬坡本來就痛苦.........還會想辦法盡量感受一下..自己的力量在哪裡流失.如果可以的話啦(因為常常兩手.整條守臂先發麻.想吐)..這樣應該可以改善騎車效能..希望下次在麻掉之前.可以爬的比前次更高更遠...!
推啦.....
Selfish995 您的用心我能體會
希望你多找些資訊給我們喔,感謝
感謝大家的支持~

Rule 3: Relax.
O.K., I know this seems a bit contradictory to rules 1 and 2, but this is
the real Zen of climbing right here. You have to learn to accept the pain,
breath like a warthog, and keep everything else relaxed. Gripping your
handlebars with white knuckles and doing brake lever pull-ups does not make
your pedals go around any faster. Your hands should be so relaxed that
if you had to, you could play the piano. Your shoulders, arms, and upper
body should be so relaxed that you just sort of rhythmically flop along with
the pedals, like Stevie Wonder in concert. Also, if you look at all the op
pros, notice how they look like they have a pot belly when climbing? That’s
because they let their diaphragm relax and drop. They breath by expanding the
soft tissue of their belly as opposed to trying to expand the bones of their
ribcage. This is the opposite of what you do at the beach, where it’s belly in,
shoulders back, chest out. This is belly out, shoulders relaxed, and forget
about your chest.

爬坡原則三:放輕鬆。

OK,我知道這似乎和原則一和原則二有點矛盾,但是這是真正爬坡的 "禪"。(這意境會不會太高深)
除了接受痛苦,氣喘如牛,其他部分必須要放輕鬆。 ... 跳過

重點:手必須輕鬆到可以彈鋼琴,而肩膀,手臂,上半身必須輕鬆到和踩踏一樣有節奏的擺動,就像
史蒂夫汪達 (樂器演奏家) 在演唱會上一樣。

中間有一段寫得有點複雜 = = 看不是很懂,好像是說要用橫膈膜呼吸法?

最後一段:
This is the opposite of what you do at the beach, where it’s belly in,
shoulders back, chest out. This is belly out, shoulders relaxed, and forget
about your chest.

在海灘的時候我們會做的是:抬頭挺胸,縮小腹~相反的筆者建議鼓起小腹,放鬆肩膀,並忘記
你的胸膛。

之前在爬坡的時候手臂會不自覺得想用力拉龍頭~感覺好像比較容易出力
但是筆者強調放鬆的重要~上半身完全不要出力。

我現在也還沒有完全做到,下次騎車可以試看看 :)
籃斯 wrote:
小弟在第四段比較看得...(恕刪)


做出"拉"的動作真的會輕鬆很多

之前跟某車店老闆出去騎車,老闆就說我只用踩的這樣是不正確,還要用拉的

剛開始拉的時候 小腿真的有給他很酸很酸(應該是方法不對)

後面開始有點抓到訣竅 拉的比較順以後就小腿就不怎酸了,然後用一樣的速度爬坡就輕鬆的很多


用卡踏應該也有相同效果吧
推一個
小弟現在也在找尋適合自己的山路騎法
騎車沒有什麼學不學院派的
多觀察別人的騎法,多吸收各方的知識,配合實際騎乘經驗與身體真實反應,才能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不是嗎

第一原則我已經習慣了爬坡的心理準備,因為我知道當登頂的那一刻一切都爽翻了XD

第二原則我也是大口大口喘氣的那種...玄燁大在騎汐萬時都偷聽小弟的喘氣聲~(羞)

第三原則我還做不到,山路的時候我都會用到上半身的力量,有時候背肌的力量充足,那天爬坡就特別的猛一點
有時沒睡飽,背酸酸的...那天就特別的虛,以前好像都強調上半身的作用(鐵馬頑童裡也有講到過)現代則好像是上半身越瘦越好...這是為什麼呢???

第四也還辦不到...可能是因為小弟習慣重踩多年,現在改練迴轉速都卡卡的,而且山路往上拉的話,小腿很容易就抽筋

小弟英文實在爛到不行,所以有人可以幫忙翻譯這些資料真的是很受益良多呦!!

顏小強 wrote:
第一原則我已經習慣了爬坡的心理準備,因為我知道當登頂的那一刻一切都爽翻了XD

第二原則我也是大口大口喘氣的那種...玄燁大在騎汐萬時都偷聽小弟的喘氣聲~(羞)

第三原則我還做不到,山路的時候我都會用到上半身的力量,有時候背肌的力量充足,那天爬坡就特別的猛一點
有時沒睡飽,背酸酸的...那天就特別的虛,以前好像都強調上半身的作用(鐵馬頑童裡也有講到過)現代則好像是上半身越瘦越好...這是為什麼呢???

第四也還辦不到...可能是因為小弟習慣重踩多年,現在改練迴轉速都卡卡的,而且山路往上拉的話,小腿很容易就抽筋


我爬坡的時候有時候會去想快樂的東西 (像你一樣想登頂的快感) 或想痛苦的東西 (被人家甩了之類的)

阿壯哥就是因為小時候不好的回憶讓他可以憤起發動攻擊~

想更艱難的我都經歷過了~這點苦痛算不了什麼 哈
我覺得最痛苦的就是拔智齒... 那種恐怖的感覺,拔完了痛好久生不如死

我的腰有受過傷~每次爬坡都要承受很大的痛苦,有時候痛到沒辦法踩踏 這是我的包袱~背肌似乎是會用到的

鐵馬頑童僅供參考 有人說裡面的訓練方式等等的是會讓自己受傷的 :)

上半身越瘦越好的原因應該是輕量化~下半身越強越好 上半身的肌耐力足夠就可以不用練太強壯

剛開始不要太強調上拉的力量~老實說上拉的力量佔整個踩踏循環的 2/5 而已 (自己推估的)

迴轉速練起來自然就會用到上拉的力量了!

(上拉會抽筋可能是動作需要調整喔~可以問玄燁看看)

因為假如不是下踩跟上拉的肌肉群很協調的合作,是沒辦法達到高轉速的~

有錯的地方歡迎指正喔.. :)
感謝大大的分享
讓小弟受教了
星期六趕快來去試試
真是感謝Selfish995 這篇文章
讓我學到很多爬坡動作以及當下該面對的心態
這樣對於以後再爬坡時應該會輕鬆快樂許多
不過我有各小問題想請教大家
大家在爬大約15度的坡時大約的時速是多少呀?
每次我在爬坡都會看一下大約時速......我大概才時速8.9公里
很棒的分享,感謝


多騎士對的,如果有經驗分享可以學習,在搭配多騎~應該更容易從中獲得樂趣
小獄 wrote:
大家在爬大約15度的坡時大約的時速是多少呀?
每次我在爬坡都會看一下大約時速......我大概才時速8.9公里


Dear 小獄:

8,9 公里差不多!

有時候不一定要爬到很快

因為後面可能還有很長的坡要爬~爬太快會消耗太多的肌力 容易抽筋

速度不要慢到自己難以平衡就可以了!

假如要說最快可以爬多快的話~

我相信有的人抽車衝一下時速可以到20以上 只是太消耗體力

練間歇的話倒是可以試看看 ^^

(可以順便舉例15度的坡是哪裡的坡~大家比較好做比較)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