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週日例行練車】--- 05/18 劍南路 + 中社

今天的路線可以有 3 種選擇. 由入門到進階依序如下: 紅色為 輕度上坡路段. 綠色為 中度上坡路段

路線 A : 河濱自行車道 → 至善公園 → 至善路 → 劍南路 → 河濱自行車道

路線 B : 河濱自行車道 → 美麗華 → 劍南路 → 至善路 → 中社 → 至善路 → 劍南路 → 河濱自行車道

路線 C : 河濱自行車道 → 劍南路 → 至善路 → 楓林橋 → 風櫃嘴


樹大賢伉儷的身影著實令人稱羨
玄燁大的迴旋騎法耐力驚人
大揚的身手令人追隨其後........ 賞心悅目
今天感謝大家的等候
該加強自我要求了 !


小強大. sorry ! 我們晚到了 !
下回會避免 ..... 憾事重演
騎不贏別人沒關係,但不可以輸給自己!
轉載玄燁最敬愛的版主 dennis-7366大文:
今天的路線可以有 3 種選擇. 由入門到進階依序如下: 紅色為 輕度上坡路段. 綠色為 中度上坡路段

路線 A : 河濱自行車道 → 至善公園 → 至善路 → 劍南路 → 河濱自行車道

路線 B : 河濱自行車道 → 美麗華 → 劍南路 → 至善路 → 中社 → 至善路 → 劍南路 → 河濱自行車道

路線 C : 河濱自行車道 → 劍南路 → 至善路 → 楓林橋 → 風櫃嘴

=======================================================
樹大...破40分內上汐萬是玄燁用生命換來的,40初是自覺舒服狀態,在這裡爆出這數字,會害玄燁沒有朋友了.
新秀庸弟第一次騎就破40分內,後生可畏啊~
今日的成績要感謝太多汐萬的車友(族繁不及備載),記得當初上汐萬(約半年前入門),那時要1小時20分左右,到了山上只有快死掉可以形容,用了半年的時間,外在車友們大力陪練才有今日,不過這數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在騎車的過程找到自我,找到健康,找到共歡樂的時光.(不知熬過多少被人等待的日子)
從基礎技巧到高廻轉練習,都是前輩們無私分享後的知識+,不知是玄燁幸運總會遇到好人,還是臉皮厚很敢問問題,所以學得快....

初學心得
在平路時不要貪快,借高廻轉騎法騎長不騎快,不到3個月可以甩掉約10kg肥肉(玄燁很胖吧~哈)
多問多聽多學多參加活動不要怕被等,騎到一個階段就會找到自己的騎法,前題是找到健康及安全的方式

爬山是汐止最美的地方,汐止山景優美且四通八達氣象萬千,在初學爬坡時,不要貪急以自學舒適的轉速上山即可,愈是拼急愈是無法享受到美景,不能每次騎完後腦中的回憶只有白線吧!

技巧上以正確的方法持之以恆,呼吸以均勻為原則,氣吐盡才有氣進來,有意成長者,可以找一位騎法速度或技巧優秀的車友,追著他們就對了,玄燁一開始就是追著陳老師.大揚哥.ruffy.selfish及永遠的神腿香吉士大,那時才發現原來騎車也可以很,只是你用"力"在騎,還是用"心"在騎,只要有心加毅力成長只是時間的問題,畢竟,騎車是可以成為一輩子的運動,我...愛死它了!以上若有辭不達意或學習方法有可以改進之處,請版上各位大大不吝提出建議.

最後若問有沒有訣竅,以前前輩說多騎就對了,玄燁再加一條:將簡單做到最好
在你沒有擁有自信前,你將沒有屬於自己的人生
dennis-7366 wrote:
今天的路線可以有 3...(恕刪)

Dennis大,
目前大多僅能當個週六騎士,無法躬逢其盛,參加週(5/18)日精彩的活動,真是拍謝!
如果有機會與時間,下次定當儘量參加這麼好的路線。
老葉大. 您太客氣了 !
屬 "賽亞等級" 的您. 理所當然由您來領騎週六的賽亞級路線
才能滿足隊友們追求挑戰的需求. 許多隊友都是 讚不絕口

週六的課程小弟會抽空參加. 因為週六是我家的 family day
所以可能會有 "早退" 的狀況
騎不贏別人沒關係,但不可以輸給自己!
我是玄燁 wrote:
從基礎技巧到高廻轉練習...


謝謝玄燁大的分享, 我相信這訓練過程的甘苦, 應該也只有當事者和有心人才可以明瞭

運動訓練可是個專業, 如果想要參加競賽, 除了自己的先天條件與決心毅力外, 那工具可不能少,
我知道RUFFY有一本, 鐵人三項訓練聖經, 對有心要自我訓練的車友來說, 我覺得是一定要擁有的啦, 特別是對不是體育專科班出身的人, 這個大補帖, 可以讓我們對建立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 有一個可行的架構與概念

另一個更重要的工具就是要找一個有自行車或三鐵的專業教練學習, 如果能跟這些車隊一起練習就更好, 當然要不要那麼認真, 可得自己去斟酌, 因為我們得承認, 專業的教練指導, 當然是進步最快的不二法門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