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騎著我的125跑去停之探路,
來回騎了200K,
在山裡還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路了,
結論是真是難騎,
超過15K的off-road,路上砂石、坑洞、水坑加上超陡坡,
這這這我的車可以過嗎?
回頭可能也頭大了,只好繃緊神經,冒險往下騎,把速克達當成越野車來騎,
真慶幸自己是下山,如果是往上騎,不知道這速克達可以嗎?
憑著多年前的記憶,雖然有些地方地貌已經完全改觀,
但上天保佑最後還是鑽出來了,只不過,當年可以高底盤車子可以走的路,
幾年後已是柔腸寸斷,全程不敢輕忽大意,所以相片就沒拍了。
好了切入重點了,
經過台27茂林-扇平段,
看到新威大橋已經好了,就等大人來剪綵就可以通行了,
以後可以走台27從茂林繞道六龜轉新威大橋回茂林,
方便多了。
台27茂林到六龜段,沿老農溪畔而行,
平常日車不多,連假日都很少看到有大車在行走,
最近每次經過都幾乎會看到騎車的車友,
這一段路它給你什麼樣的記憶呢?
路不寬、車少,
最重要的應該是景色優美吧,
兩旁綠樹成蔭,行進期間讓人不知覺得輕鬆不少,
更是許多自行車車友騎乘的黃金級路線,
不過可能要配合通車,大橋北側到扇平可能要拓寬了,
以前一直以為要拓寬的路段可能是茂林到新橋出口,
但今天經過山下的扇平山莊不久,
看到地上噴著里程,有些還標示的其他資訊,
讓我想起了以前的工作,
這不是道路中心點嗎?
難道這一段路也要拓寬了,
每次行經這裡時我都會放慢速度或搖下車窗,享受兩旁的林蔭和清新的空氣,
相信許多遊客也是,
這真是一段不可多得的景觀道路,
在這段路放慢速度變成了一個不可多得的享受,
但....
這種享受可能會隨著未來道路拓寬而消失了,
如果這段路真的拓寬,兩旁的成蔭大樹及綠色隧道將嚴重受影響,
想想美濃到六龜那一段已經拓寬的路吧,
景觀大不如前,
道路拓寬會增加便利性,
扇平也可以增加人潮,
但去過扇平的人都知道,
扇平可以承受蜂擁而至的人潮嗎?
它的腹地不夠大,停車就是一大問題(今天的藤枝,車輛停到滿到距離藤枝大門1~2公里的路邊都停著車),
而且扇平林道會車不易,大巴進不去會有問題,
道路拓寬會不會帶來一個新的問題?
茂林往藤枝一帶未來可以走新威大橋經六龜一樣可以到達。
試想當這段路拓寬後,
兩側的景觀不見了,剩下的是疾駛而過的車輛,
有誰還會慢慢的開去看已經破壞的景觀呢,
美好的風景將只留在我們的記憶中,過了幾年在從人們的記憶中濁見淡忘。
就像走中橫、北橫和南橫,
兩邊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
如果將這三條橫貫公路的精華路段改成像南迴公路一樣,
提高了速限,大家都疾駛而過,
這值得嗎?
有時候旅遊的樂趣不單單只是建立在目的地。
我想我會找一天特地去騎一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