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科(學名Lampyridae)是鞘翅目(甲蟲)裡面的一個科,該科在全世界有2000多種。口語稱螢火蟲、火金姑(閩南語)等。
該科裡很多種蟲能發光,但並不是全部都可以。通常,只要有發光器官的甲蟲,就會被稱為螢火蟲。所以,狹義的螢火蟲單指Lampyridae,而廣義的螢火蟲則包括光螢科 (Phengodidae)和其他科的一些種。
螢火蟲為什麼發光?
螢火蟲發光是為了交配。就是信號也是變化多端的,有些種類的螢火蟲,只有雌性蟲有發光器官,而有些種則雙方都有。有些種類的光是一閃一閃的,有些則是持續發光。這種信號是因種而異的,在長度和節律上都有所不同。北美的Photinus pyralis,雄性蟲也有發光器官,雌雄識別的關鍵是雄蟲在接收到雌蟲光信號後兩秒鍾應答。而在另一些種類裡面,這些甲蟲會與周圍的間斷光信號同步,從外面看起來,整個樹叢或森林就在同步閃光了。
Photuris屬的雌性可以模仿Photinus屬雌性蟲的間斷光信號。這樣它們就可以吸引並捕食Photinus屬的雄性蟲。一些Photuris種類的螢甚至有一整套Photinus種螢的光信號編碼表,只要對號入座,它就可以誘捕到飛過的Photinus螢。
所有螢火蟲只在夜裡發光。在日間它們的光不足以強到能吸引同類的注意。
有很多種螢的雌性蟲是沒有飛行能力的。它們體型比雄性大,能產很多的卵。
螢火蟲是肉食性的昆蟲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