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想要下坡更穩,當然要面對犧牲掉上坡,去林道拿FR的車來騎,當然是自找麻煩辣。
且換了重車並不是xc不能處理的路面都可勝任,也是要衡量並審慎思考,非一味不要命的往下衝,安全裝備也應齊全,安全為第一。
為FR設定的車,非一般XC可比擬的,首當其衝當然是重量(以xc角度來看,理所當然是個嚴重致命傷),
接著車架結構、強度,避震器,就差很多很多。騎過FR車種後,再回來騎XC感覺一定又不一樣了。
XC當然可以騎到AM、FR,這也是一個討論很久的話題了,撇開車子本身的強度而言,有人說夠(像我就覺得不夠),更需要的是騎乘著的純熟技巧。至於技巧我還不夠,且車子直接帶來的安全性稍可彌補騎乘安全上的不足。就像有的車友避震器越換越短,落差越跳躍大,依賴已不是避震器,而是本身技巧已可處理那些落差。
至於另一個爭議話題有沒有場地可玩,其實環繞四周,都有我們沒注意到的角落可玩,要不然怎知道礦區有那麼多支線可走,雞母山還有個象徵性的大雄跳台(只是舉例)...等這也都是慢慢找出來的。現在只是xc、am對fr、dh觀點不同,你看我我看你,各持己見。然而騎xc、Trail的人為數眾多,漸漸玩重車的人,獨自一格,默默玩車吧!總之怎麼玩高興就好。

走路太慢、開車太快、摩托車到不了的地方,那就來騎單車吧!
一個是八百多快可以解決是個是要一千多塊沒有馬牌還是得換建大的
所以在看看囉
反正都要換~~
你們推見哪種胎比較好呢
笑嘻嘻俱樂部
AOI-AERO wrote:
一樣的場地,玩xc的...(恕刪)
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定義,同樣的落差,使用一般通勤車的車手一樣下,差別只在於是跳下來還是滑下來的差別而
已來,完下坡車會爽是要一路往下衝,像我們走的地形是要先牽的半死上去,享受那幾秒的快感,我想那應該不是
下坡車的功能,總之就是要安全啦,不要因為一次的失誤而以後都不能騎車那是最重要的啦,我買了捷安特的護具
但穿起來不太能夠適應,但我想騎車時還是帶著,不然摔車一次就要休息好幾天真不划算,星期四我們有上去地埔
山,有了護具的加持,所有道路都能一一克服,心理層面踏實許多


我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x3roger1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