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omax wrote:
12/14霧台阿禮鐵...(恕刪)
慶爺------
阿強-------
阿宗*3----
米提-------
小小修-----
紋阿--------(一台貨車.可乘2人.7車).
阿德------
吳教授------如無車可支援一台休旅車
米堤再增加2位.我們自備交通工具(其中一位屏東出發)!
小賢------我想自己過去再會合囉!
阿強同學------上一篇好像沒顯示回覆內容
小修的溪洲柯老闆+1
好像有16位了
那就訂2桌風味餐(2*2000=4000).每人收300.不夠再補繳.
請慶爺做最號確認後.就麻煩阿宗先預定2桌(吃風味餐).這樣可以嗎

慶爺的-梅蘭林道-那麼漂亮的行程..要..大家看看照片就好..好像說不過去呢!

分享一個騎乘重車20年經驗,僅供參考,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每台車...........
防止單車“犛田”(滑倒),有幾點如下:
《1》:煞車時用1~2隻手指(食、中指)扣煞車拉桿,而非用4隻手指煞車,可防止用力過大造成鎖死而失控(這點最重要,務必要養成習慣)
《2》:下坡時前煞約按3分力,煞車力放在後煞(後輪煞車)用7分力,因下坡時重心前移會全壓在前叉上,造成前輪受力過重而無法自然轉向,且因重心移轉至前輪而使後輪無下壓力,當然會使後輪抓地力喪失,所以屁股要後移至座墊後方(屁股已離開座墊),大腿微夾緊座墊,增加後輪下壓力。
《3》:如長下坡一直按住煞車,會造成碟盤及來令片均過熱澎脹,造成無煞車或鎖死(汽,機車亦同),所以需前、後煞車輪胎使用或用"點煞"。
《4》:騎乘為求速度或省力,使用細胎,會造成煞車力>輪胎磨擦力(抓地力),當然也就high-side(“犛田”)。當然跟輪胎花紋也有關係,細胎花紋淺(排水性差),遇到【水或沙】就喪失抓地力(可參考F 1賽車輪胎可印證)
《5》:過灣時重心放在彎角內側踏板上(如右彎則重心在右腳)或斜下側(如路面左高右低則放在右側),,兩踏板保持與路面平行。
以上如不清楚,可現場教學互相學習!!
騎車不只是腳的運動,其實要全力貫注、互相協調,速度越快反應也要隨之加快,如果自認反應及膽量無法勝任,放慢車速是唯一安全回家的不二法門!!
米堤大:要去騎當然OK,不過到現場相信用牽的會比騎的時間多且安全,如果還未澆息你的興趣,那............下次你約騎,我負責帶路............
上坡要耐心!(一坡又平另坡又起!唯有耐心才可突破!

山路請用心!(左彎右拐!之字上!S形下!只要用心去騎!安全第一囉!

下坡要專心!(柏油下坡快快快!off road下坡陡陡陡!唯一法則請專心!)PS:記得上次籐枝石山行有人好像破60km呢!

海路要死心(台)!(拜託好嗎?鐵馬下海有可能嗎?!除了上次紋阿真的把單車騎到河中外!海上騎車這事沒可能矮代誌!

騎車嘛!安全第一最重要囉!



紋啊大大大寮花海團團轉.快來參加喔.
12月7日..早上7:30分.
參加人員:
1.紋阿.
2.阿德.
3.小賢.
剛好三人囉!哈哈!

慶仔 wrote:
霧台行程目前為止報名...(恕刪)
防止單車“犛田”(滑倒),有幾點如下:
《1》:煞車時用1~2隻手指(食、中指)扣煞車拉桿,而非用4隻手指煞車,可防止用力過大造成鎖死而失控(這點最重要,務必要養成習慣)
~~~~~~~~~~~
TO-慶爺:非常詳細且受用的要點,夥伴们要保握機會多吸收!感恩慶爺不吝分享經驗!

霧台行用餐問題,統一辦理.方便執行就可!勞煩慶爺大.米堤大.宗兄们確認就好,我們的夥伴都是好咖,有您們費心大家就很感恩了!我們都已享用現成的活動,已是幸福喔!

為大幅降低意外情形發生在本車隊中,且讓家人朋友安心我們出外騎車運動,因此必須確實執行安全移動法則!領隊.壓隊等等,要更細部分工,大家可集思廣益題出!然後確實執行,尤其是下坡.下山時!這樣才能提高團隊出遊的安全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