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3

【分享】20130524 觀山觀海騎

固定約騎:
01/19(三) 08:00 中寮山之溪州上行
集合地點:澄觀路鳳仁路交岔口附近台塑加油站(高雄縣仁武鄉澄觀路一段80號)
出發時間:AM08:10

預計路線:
觀音山小徑>義大世界>台21>溪州>中寮山>燕巢>角宿路>大社>高雄
車種不限

注意:本活動返抵高雄時間預計約下午二點,
如欲參加且有時間限制的夥伴,請通告領騎人提早脫隊.

據氣象謊報局的預報,明天的下雨機率是0%, 但是星期五就不樂觀了!!!
希望這次能順利照預定路線上中寮山去~~~
記得帶個杯子上去,昊天宮喝茶趣!!!


TO:老芋仔
關廟林道-紅瓦厝


夥伴們!! 一起來運動喔!!!
喜歡和認同我的人,才和我一起騎車.否則,請勿近~感恩.

taros 312 wrote:
週日小弟與幾位朋友去...(恕刪)


哦阿大~123在賓士 已接收

紅瓦厝賽道 我還沒騎過今年的

找機會再一起去囉!
戀山‧好攝‧掰嘻客 http://tw.myblog.yahoo.com/jeansbomb/


文章轉載.......

http://www.bike-mania.net/?p=95


一些對MTB off-road的誤解
或許是台灣大部分的人都被都市包圍得太久,都已經忘記回到大自然的懷抱是怎樣的感覺,對MTB off-road有種莫名的恐懼。我承認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樣的騎乘風格, 但大部分的人都是被一些常見的誤解"恐嚇",而從來沒有去嘗試過就先否定它。這邊提出一些常見到的誤解,讓大家瞭解這個運動其實可以安全又好玩的。

1. Off-road要過人的體能

我從1999年開始騎MTB,記得那時登山車9速後變才剛推出呢~ 我的體能也大概就是一般大學生的水準,平常也沒什麼運動的習慣。但我牽車沒一個月就跟車行玩車的小車友們上柴山off-road,第一次上去還掌握不到變速技巧,又騎又推的還是上去了。

即使以我帶人騎柴山的經驗,大概有70%的人可以在第一趟就"騎+推"完全程,而幾乎每個人在第三、四次以後都能騎完全程,當然中間還是有休息。off-road真的不需要過人的體能,反而低速踩踏、平衡的技巧要比較需要練習,別擔心,這些只要騎幾次騎你就能掌握到訣竅的。

2. Off-road很危險,常常會摔倒

這點應該是最常被提出來的觀點,甚至也不乏許多親身經歷,但我想這個危險性是被誇大了。通常在公路上發生事故,你也不大會跟朋友提,但off-road摔車就比較常被拿出來炫耀,因為那通常代表你有種去try,但這樣其實對新手是種反宣傳。

雖然不太符合直覺,但我反而覺得在公路上還比較危險,常常要跟一堆機車、汽車爭道,更別提一些無法預期的突發狀況,甚至路面其實也沒好到哪去。

而在off-road要多快多慢都是自己決定,不敢騎就牽,這些危險因子都是自己能掌握的。尤其還在使用的林道路段大多路面平坦,爬升坡度也不會太高,加上兩旁美麗的風景,清新的空氣,這才是登山車該騎的路啊~

3. Off-road常遇到落差、下坡速度都很快

會有這樣想法的車友大概是國外影片看太多,或是車友吹噓聽太多了吧?那樣的騎乘只是off-road的一小部份喔!台灣絕大部分都應該算是XC路線而已,最常見的林道路線那原來是給車子走的,除非坍方或崩塌,不然是不會有落差出現。即使真的遇到落差,那就下來牽車就好了,沒那麼嚴重啦~

如果你聽到什麼車友在說有他飛多高的落差,這些八成都是在吹噓,通常除以2-3倍就是他真正的高度,這個公式也適用於下坡速度, 你也知道不管幾歲的男人,嘴上都是比真的做起來還厲害。


4. Off-road得穿護具

這個通常只是不敢去試的藉口,先澄清一下,並不是反對穿戴護具,但絕大部分的路線其實都不需要護具。可以去看看國內外off-road騎乘紀錄,XC路線並不需穿戴護具的,這些路線坡度不會很陡,路面也不會太差,只要下坡速度注意一下,其實不怎麼危險。

以我自己的例子,我騎了好幾年林道,有戴護具也是近兩年騎柴山危險路線才有戴的,這就像你騎機車通勤不會穿防摔衣一樣的道理,如果穿戴護具可以讓你比較有安全感,那當然是戴著會比較好,但不要因為嫌穿護具麻煩而卻步。至於安全帽是保護最重要的頭部,而且也都很輕量又不妨礙行動,即使公路騎乘也是建議戴著會比較好。

5. Off-road要騎雙避震車才行

把這個拿來當藉口的也不少。這個謬論的起源,我想應該是從"不騎off-road就沒必要買雙避震車",慢慢演化成"騎off-road就非得雙避震車不可"的吧!

雙避震車的確可以提高舒適感與安全性,但即使現在萬元等級的單避震車,也比一開始發明登山車的前輩們的車還堅固耐用,不用擔心車會受不了。而且台灣的林道絕大部分只要單避震車都很夠了,林道騎雙避震只是上坡累一點、下坡快一點罷了。


--------------------------------------------------------------------------------

提出以上幾個例子,希望能幫助剛進到這個領域的車友,不要被這些謬論嚇倒了。有些人自己不敢去嘗試,又不希望你變得比他們厲害,只好找些藉口來打消你的念頭,好讓你跟他一樣永遠都只騎公路或單車道。總歸一句,不要讓別人的膽怯變成你的成見了,Try it!






特別約騎:

@01/23我們去萬安林道走走!!
時間:100年1月23日星期日
約騎人:錢大
第一集合點:06:00高雄市中正交流道體育場捷運出口
第二集合點:07:00 下潮州交流道後左轉,0710出發,我會提早跟beetles在那等..
聯絡人:MONEY 0929812088

回程:預計最晚下午1時回程(冬季山區易起霧,以安全為優先)
PS>"下午1點"應該是指由山上下來的時間

地點:
萬安林道 全程約7.6K, 爬升海拔約1,OOO公尺(因88後接續919水災,因此需涉水過林道),車停親水公園
車種:限登山車及巧克力胎,胎寬建議1.95以上.

注意事項:
1.一定要戴安全帽
2.一定帶足夠的水及些許巧克力,麵包等補充熱量
3.這條林道在冬天季節,容易起霧,氣溫及林相都會變化,要帶薄外套(回程下坡穿)
4.輕鬆騎就好,林道爬坡與柏油路完全不同,中盤幾乎用不到,因此隨時累了,想休息就休息,體力騎到哪算哪,享受大自然,本次約騎將會同BEETLES車隊共同前往,無論去程回程我會壓後,不要有壓力啦..呵呵...反正我也常牽車哈哈.別太擔心..這路線跟小弟輕鬆騎,吹吹風理念應該是一致的..
5.屬4+2行程,請有興趣者務必先行登記(含全單),以利J大掌握人數控制時間
6.,若進入霧區,下坡回程為安全需要,建議裝設後車燈
7.本次約騎採4+2方式前往,所以請有意願前往者,務必報名,另外,有4+2經驗的夥伴,可以的話儘量自行開車前往..
8.萬大林道接近大武,有許多野生動物會出來覓食準備食物,一些登山客及熱好攝影人員都會選在這個時節出現,為了維護大家的安全,可在車上加裝一只鈴鐺,另外,自備一只小塑膠袋裝我們食物吃剩的垃圾,別汙染大地囉..
9.萬安林道說實在並不輕鬆,我個人覺得比五公山還硬,原因是之前的萬安是石頭路,但據索尼,阿湯,阿蘇等夥伴上次騎乘記錄,路已經由挖土機剷平了一些,另因路徑改變且當時919沖毀便橋,因此首段需涉水過道,不過呢,這樣才像騎登山車嘛,幾張參考照片係取自索尼及阿湯,jasonMobile等夥伴的記錄,給大家看看,呵呵..等萬安結束了,那下次我們就可以約騎老七佳囉..

參加人員:
1.MONEY (第二集合點)
2.JASON(第一集合點)
3.crazy5(第一集合點)
4.勳爸(第二集合點)
5.大狗(第二集合點)
6.芋仔(全單)
7.小李(芋仔朋友)
8.小芋(芋仔朋友)
9.舞音樂(芋仔朋友)
10.JasonMobile(第二集合點)想知道這次能撐到哪裡才抽筋…
11.K.R吳(第二集合點)
12.Y祥(第一集合點)
13.怜伶(第一集合點)
14.老山羊(第一集合點)
15.阿角(全單)
16.KITTY(第二集合點)
17.阿頡(第一集合點)
18.
taros 312 wrote:
文章轉載........有些人自己不敢去嘗試,(恕刪)

雖然這篇是轉載的文章,
不過看過太多車友受傷的實例,
還是要安全第一!!!!

任何運動都有著不一樣的評估因素,
體能, 年紀,經驗值甚至於一同出現的夥伴能力等等,
都是得列入評估的範圍.

一切都得循序漸進,以免發生無可挽回錯誤.
俗話說的好:小心駛得萬年船.
固然是"勇於嘗試",但是還需"膽大心細"才好!!!
因為任誰都不願見到夥伴受傷的事情發生.

這是小弟開始單車運動以來的心得,
也請欲繼續或開始單車運動的夥伴們,
能在思考此運動時,列入參考條件,
拙見分享,見笑見笑!!!
喜歡和認同我的人,才和我一起騎車.否則,請勿近~感恩.
好興奮~~~~
23號快來吧~~~
大狗興奮的睡不著囉~~~~~


看到紅瓦促~~好棒的地方
請問大怎麼去呢~~~??
狗狗想去騎看看
感恩
特別約騎:

@01/23我們去萬安林道走走!!
時間:100年1月23日星期日
約騎人:錢大
第一集合點:06:00高雄市中正交流道體育場捷運出口
第二集合點:07:00 下潮州交流道後左轉,0710出發,我會提早跟beetles在那等..
聯絡人:MONEY 0929812088

回程:預計最晚下午1時回程(冬季山區易起霧,以安全為優先)
PS>"下午1點"應該是指由山上下來的時間

地點:
萬安林道 全程約7.6K, 爬升海拔約1,OOO公尺(因88後接續919水災,因此需涉水過林道),車停親水公園
車種:限登山車及巧克力胎,胎寬建議1.95以上.

注意事項:
1.一定要戴安全帽
2.一定帶足夠的水及些許巧克力,麵包等補充熱量
3.這條林道在冬天季節,容易起霧,氣溫及林相都會變化,要帶薄外套(回程下坡穿)
4.輕鬆騎就好,林道爬坡與柏油路完全不同,中盤幾乎用不到,因此隨時累了,想休息就休息,體力騎到哪算哪,享受大自然,本次約騎將會同BEETLES車隊共同前往,無論去程回程我會壓後,不要有壓力啦..呵呵...反正我也常牽車哈哈.別太擔心..這路線跟小弟輕鬆騎,吹吹風理念應該是一致的..
5.屬4+2行程,請有興趣者務必先行登記(含全單),以利J大掌握人數控制時間
6.,若進入霧區,下坡回程為安全需要,建議裝設後車燈
7.本次約騎採4+2方式前往,所以請有意願前往者,務必報名,另外,有4+2經驗的夥伴,可以的話儘量自行開車前往..
8.萬大林道接近大武,有許多野生動物會出來覓食準備食物,一些登山客及熱好攝影人員都會選在這個時節出現,為了維護大家的安全,可在車上加裝一只鈴鐺,另外,自備一只小塑膠袋裝我們食物吃剩的垃圾,別汙染大地囉..
9.萬安林道說實在並不輕鬆,我個人覺得比五公山還硬,原因是之前的萬安是石頭路,但據索尼,阿湯,阿蘇等夥伴上次騎乘記錄,路已經由挖土機剷平了一些,另因路徑改變且當時919沖毀便橋,因此首段需涉水過道,不過呢,這樣才像騎登山車嘛,幾張參考照片係取自索尼及阿湯,jasonMobile等夥伴的記錄,給大家看看,呵呵..等萬安結束了,那下次我們就可以約騎老七佳囉..

參加人員:
1.MONEY (第二集合點)
2.JASON(第一集合點)
3.crazy5(第一集合點)
4.勳爸(第二集合點)
5.大狗(第二集合點)
6.芋仔(全單)
7.小李(芋仔朋友)
8.小芋(芋仔朋友)
9.舞音樂(芋仔朋友)
10.JasonMobile(第二集合點)想知道這次能撐到哪裡才抽筋…
11.K.R吳(第二集合點)
12.Y祥(第一集合點)
13.怜伶(第一集合點)
14.老山羊(第一集合點)
15.阿角(全單)
16.KITTY(第二集合點)
17.阿頡(第一集合點)
18.清阿(第二集合點)
19.阿華(第二集合點)
不囉嗦!!PO今日約騎真相:
天氣真的很好


啊杯!!


溪州上行


最陡一段騎上來了.


看來已經血氣充足的陸路.


左邊的啟祥今天第一次騎公路車上路,右側是孫大哥.


地上超大隻的螽斯.




停在樹梢的老鷹,連三拍!!!






這個應該才是香菇亭吧!!!光線超好~~


被公路車操的啟祥


吃苦中........


昊天宮泡茶趣


陸路


時間剛好跟到的小唐


能量補充中的啟祥,他說:誰說公路車比較好騎啊!!!


S小姐的新坐騎,調整中.


忍不住吃上一碗泡麵+一罐可樂,真樂啊!!!


牛肉麵和吃菜人合影.(果真是吃菜人,不削一顧)


閒聊


孫大哥在幫瓦斯爐加熱


公園裡曬太陽的老人


歸途


今日苦主~破輪


謝謝KR吳工具的加持.



夥伴們!! 一起來運動喔!!!
喜歡和認同我的人,才和我一起騎車.否則,請勿近~感恩.
我想說你們怎可能那麼慢.
原來是小馬破風.
我以為只有體重超過80的人騎公路車才會破風.
原來60以下也會唷!

令人羨慕的單身族

小唐

J神

S姐


加碼公視轉播站.

真巧
今天天氣真好...
久沒騎車..攻頂時已氣力放盡

JASLE wrote:
他說:誰說公路車比較好騎啊!!!

再騎一陣子你就會愛上它!!
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

今天雙唐沒合照真是可惜!!

23日晚上有人要拉K嗎??
獨愛黑色的我..騎車是我放空洩壓的唯一方式!!
  • 125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5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