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專用道上,會車時請小心注意!

上午接到一位不願透露ID的車友電話,說上周三在西臨港線成功段,
與對向車友會車時發生擦撞,造成右上臂骨折,目前在阮綜合醫院,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他表示當時雙方的車速都不快,會傷得如此嚴重是因為摔車時,
手臂剛好被壓在自己重量級的頓位下。
事後詢問對方,對方表示沒有看到他…

這位車友請小弟上來呼籲一下,在單車專用道上,會車時請小心注意!

尤其是在窄小的車道上,碰到對向有來車,請盡量不要並排,
騎車聊天時,也請多注意車道上的情況,與對向是否有來車!
若發現對向車友沒有注意到自己時,可以適度喊聲或按鈴提醒。

最近車友意外不少,自身安全也不可少。
安全帽、前後燈、車鈴,多少都可以保障自身安全!

祝 大家
快快樂樂出門 平平安安回家

外線報導!
國際級導演"摩里斯麥‧安佐"先生(註1),在看了李安導演的"斷背山"後,
發現有部分情節沒有交待的很清楚,於是決定籌拍"斷臂1"與"斷臂2"!

目前男主角角色的部分,因為已經有內定名單了,
所以請有興趣參與演出的車友,不要再摔車了,安全第一啊!
除非未來有計劃開拍"前傳"以及"番外篇"時,會再通知各位。

註1:"摩里斯麥‧安佐",就是台語"無粒係麥按怎"。
2008-05-18 12: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單車專用道
並排的、騎路中間的、看風景看到忘我的、聽mp3聽到在車道上跳曼波的...不可勝數...

還有散步健行的不止並排,看到車道上有車來也不肯讓,吃定別人不敢撞他...

太多了...說不完....
我也要說說
今天跟小徑團一起出遊
在真愛碼頭往漁人碼頭的木棧路面上
我是跟在團長後頭
迎面而來一對父女
爸爸騎前面
妹妹騎後面
妹妹大該5~6歲吧!應該還沒讀國小
一直往我的方向
歪著歪著歪著騎來
我已經往右方一直閃了
再閃車子就離開木棧道了
還好騎車之後變瘦了
讓我幸運的閃開
後頭卻傳來一陣隊友的笑聲
真不知道假如撞上了
是我要賠他??還是他要賠我呢???

~建議~
帶小朋友騎車
假如小朋友技術還不是很熟練
請大人騎在後方
可以隨時注意小朋友騎車的狀況
不要騎在前面
小朋友出事就來不及了
我是Arthur。亞瑟 ★☆ 天下本無事,沒事多騎車,多騎車沒事 ☆★
a517 wrote:
我也要說說今天跟小徑...(恕刪)

對啊
光榮碼頭到真愛碼頭這段的木棧道真的很多人散步
接下去一直到七賢路底這段也是
慢跑的慢跑
散步的散步
有時併排到將整個車道擋起來
車來了也不閃
有時按車鈴還會被白眼
還有併排騎車及帶小朋友騎車的
希望大家都能互相注意
騎車的不併排
散步的也不併排
留一個空間大家都安全
光榮碼頭到七賢路這段自行車道, 尤其是到真愛碼頭這部分,
人真的是多到一個不行,
我每天上下班都是利用這段車道,
我比較不擔心自行車, 我擔心的是散步的行人,
騎自行車並排的我認為並不多,
但是散步的行人如果是兩個人(或以上) 一組的, 一定是併排!
而且這種情形大都是按鈴噹完全不為所動,
所以我現在的情形是不按鈴鐺, 直接用喊的~~"有車, 有車"
沒辦法, 人車共用的自行車道也只好這樣!

至於開版大提到的會車問題,
我有一個小疑問已經很久了,
也一直沒有車友討論這問題,
那就是...."為何自行車道都不會中央分隔線??"
不知道有沒有這類的交通規劃專家大大可以幫忙解答的!!
我的想法是 : 如果有畫中央分隔線, 那應該多多少少可以化解一些 "靠邊" 的問題吧!!?
this is talent
小弟的看法是,自行車道已經不是很寬了,
若是再畫上中央分隔線,會顯得更窄小!

大部分的自行車道都是單線雙向通車,
若規定為單行道的話,一來會變成"有去無回"的自行車道,
再者若沒有執法者站崗,這樣的規定也只是淪為參考用!

只能說,隨著單車人口愈來愈,彼此互相尊重、互相體諒,
就可以減少一些意外事故的發生。
talent wrote:
"為何自行車道都不會中央分隔線??"

眾醉獨醒 無待清明 笑對芸芸眾生 --崇文魚讀月。 人執我空 有心不動 傲看滾滾塵浪 --耕武鳥談天。
我覺得比較有疑問的是____既然是自行車專用道
麼會有人在散步
假使 K到散步的人
到底要算誰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