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買PANASONIC車機前..請先閱讀

veryhappyman wrote:
<-- 這是進階..先把上下交流道高架橋加進去簡單多了吧...(恕刪)
那不是進階, 而是基本....前面說過了, GPS 的高度誤差超過 30m 以上, 若沒有 WAAS 修正, 根本測不準....
奇怪..PANA不能獨領風騷嗎
他也很想啊....但是在台灣, 少了 WAAS 就是做不到啊....
, 當初裡面就沒有建高度..... <-- 沒有就不能做嗎
不是不做, 而是做了也沒有用, 因為 GPS 無法配合....

您以為圖資加上高度是那麼簡單嗎?

一座高架橋有多高? 如果高度間隔沒有超過 30m 以上, GPS 是無法準確定位到的.
像台北市那樣, 常常有兩三條高架路重疊在一起的, 相隔高度只有 10m, GPS 根本判斷不出來.....
高速公路更不用說了, 除了那些高架型的以外, 其他道路型的頂多高個 10 幾米, 請問 GPS 如何分辨?

GPS 的高度值用在大尺度是可以的, 例如: A/B 兩點相距 1,000m 高度, 這樣可以測個參考;
但是若用在 10m 以內的小尺度, 沒有 WAAS 的幫忙, 是辦不到的.....

所以小尺度高度計, 大多以「氣壓」為工具, 例如 Garmin 的 60CSx 放棄用 GPS 來測高度, 而改用氣壓.

歐美日他們都有修正台可以用, 所以圖資的高度才有意義, 否則, 如果 GPS 根本量不準, 圖資裡的高度有啥用?

沒有 WAAS 的輔助, 車子在圖上會三不五時就飛上飛下的, 到時看使用者能不能受得了.... <-- 您在憑空想像喔!!
這不是憑空想像, 請從台 9 號省道的 66K 處上山往 60K 走(北宜山路), 您就會感受到飛來飛去的威力了....
~~ 新願資本-臺醫壹號創投基金-普通合夥人 ~~
raytracy wrote:
那不是進階, 而是基...(恕刪)


這是我在這篇最後回您的訊息
跟個隨口說說的外行人解釋真是辛苦

有種東西叫"軟體"..聽過嗎?
再加上陀螺儀.應付台灣的交通已經夠了

很多人總是拿日本的導航車機來跟台灣的導航車機相比,特別是P牌.....

1.日本都已經升級成HDD版本,圖資可以高頻率更新,台灣還是DVD版本==>Yes!台灣是落後日本至少5年
2.日本已經可以分辨所在位置的高度,而避免高架橋與平面道路的錯亂...==>Yes!台灣P牌車機無法分辨高度,但是至少已經在105T,1800上於圖資上"提醒"您往橋上走還是平面
3.台灣P牌車機主機貴到爆 ==>Yes ,那是與手持機比較!!

but ,
1.日本國內的導航專用車機一台多少$$??若是台灣P牌車機也端出這種價格,有多少客戶願意去"升級"!?
2.個人認為,導航的目的就是正確的將使用者帶領到目的地附近,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帶到"目的地門口",這見仁見智(這仰賴圖資的詳盡度,若以相同圖資而言,P牌導航車機絕對能更準確的帶領到目的地);至於其他的"周邊功能",ex.照片,MP3,藍芽.....坦白說個人都不覺得是重點!!

我不是在坦護P牌,而是台灣本就是小眾市場,任何商品的開發若牽扯到"Taiwan Only",都很難會有"太多創新",有幾個"國際大廠"會為了區區台灣市場而開發或是創新些新產品!?若是再拿歐美(這些地方夠進步吧!?)的導航機來看,在歐陸搭配在雙B上的導航......至少就我出差時看過的,那還真是簡陋到不行(無論圖資豐富性或是畫面)

不過說實話,無論是趴趴狗(從R8還是R9用到目前的VR?),路不通(路3,路4),迷唷(老婆小車上的C720)....以及自己先後2台車上的105T;坦白說自己真的有導航需要時,最仰賴信任的還是105T,趴趴狗從早期靜止時的搖頭晃腦讓我困擾很多次(有外接天線),郊區圖資的正確性也曾讓我差點"飛越山谷",路不通則是讓我導航到河邊望著對岸的目的地,然後告訴我...."目的地在前方XX公尺,導航結束...";"迷唷"則好一點,不過升級2008後曾經從三重帶領我老婆回北市,結果沒塞車卻開了1.5hr.....

其實不要說P牌沒長進,目前台灣所有手持機的"路口擬真圖示"......觀念不也都抄襲P牌105T於2007年時的"首創"的嘛!?

參考一下吧~

參考一下吧~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我不是用DV1800, 僅說說我所知的部份.

1. Panasonic車機在台灣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了, 不是從2004年才開始.
主要機型演進是從 V700 -> V900 -> DV1800T -> D105T.
就算是你在使用的DV1800T, 也不是2004年才上市.
不知道你 "四年" 的資料從何而來...

2. 圖資/語音有問題的部份, 如你願意, 請列出更精確的資料.

3. 路徑規劃詭異的部份, 同上, 你願意的話請舉例說明.

4. 要教 "外行人" 什麼是 "軟體" 喔? 我想你可能不曉得raytracy前輩是何等人物...

5. 你覺得PAPAGO手持機比P牌車機好用, 那我只能說, 你的見解很獨特...
我身邊有不少用手持機的朋友, 坐過我的車看過P牌車機的表現後, 每一個都讚不絕口, 目前還沒有例外...
也有拿來一起比的, 看了之後我還真覺得我的錢沒有白花, 車機穩定又快速, 好用多了. (畫面醜了點倒是真的)
也許是認知不同, 但我真的覺得P牌車機比手持機好用.

6. 我不知道樓主你對導航機這行的學問是真的很瞭解, 還是隨意批評.
用陀螺儀俯仰角來判斷上下坡這樣的概念, 確實很簡單沒錯,
那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 既然這麼簡單, Panasonic的工程師會想不到嗎?
不客氣的講一句, 你把他們當笨蛋嗎? 還是你比他們內行?

不然不要提Panasonic了, "無法判斷上下匝道" 是目前台灣所有導航機的痛處.
既然按照你的理論, 加一顆陀螺儀就可以搞定,
這麼有賣點的東西, 台灣一堆手持/固定式導航機廠商, 怎麼沒有人做呢?

再反過來想一想, 日本當地的車機是用什麼技術做到的? 就只是用陀螺儀判斷俯仰角這麼簡單嗎?

更何況, 有時候不只單純的是技術面的問題...

我只能說,
我們使用者都只看到事情的部份表象, 就像瞎子摸象一樣,
但往往事情的真相並沒有我們這些外行人想的這麼簡單...
只提一項...
Papago VR-ONE導航, 從中和中山路中正路口到我家, 比1800T多了1公里(8.7 vs 7.7km)
http://www.mora.tw/
不會吧!

剛好跟我想的相反!

除了pana外

我覺得其他的只是玩具

個人的經驗是
三年半前從 PDA 導航換裝到 1800 之後
偶有 PAPAGO 升級板出現,還都會按裝後拿出來和車機一起比較
但是幾次之後由於車機的優越性、穩定性均高過太多
因此後來沒有考慮再次使用 PDA 來導航了
日前至中華大學附近的"柯湳一路"
用PAPAGO PC版找不到
可是我的 D105T 卻有此路 (2008圖資)
頓時覺得很爽 ...

此外, 車機的穩定性也不是手持機可以比擬的
使用車機四年多了, 一點都不後悔
除了防盜的問題比較惱人!
ClydeCheng wrote:
我不是用DV1800...(恕刪)


1.圖資只找的到主要幹道..幾巷幾弄的是沒有 得自己去地圖慢慢翻
2.九如交流道附近的道路完全迷航狀態. 導航指引沒有. 語音?? 唉
似乎越往南越隨便??
3.快慢車道不分..請問國際的工程師.您都不用切出快車道右轉嗎?
PAPAGO已經進步很多了
4.語音不統一..應該說做得不認真.光二高靠左直走都沒辦法全程做好

抱歉..到底pana做了多久的導航? 個人是不清楚
不過如果如您所言..10多年的話..那就

問題已經在上了..
我也搭過有105T的機子
狀況1.3.4是依樣的
豐島 wrote:
很多人總是拿日本的導...(恕刪)


導航不都這樣..還不抄來抄去的 <-- 都抄日本
您所說的..
1.日本都已經升級成HDD版本,圖資可以高頻率更新,台灣還是DVD版本==>Yes!台灣是落後日本至少5年
3.台灣P牌車機主機貴到爆 ==>Yes ,那是與手持機比較!!
在下認同

2.日本已經可以分辨所在位置的高度,而避免高架橋與平面道路的錯亂...==>Yes!台灣P牌車機無法分辨高度,但是至少已經在105T,1800上於圖資上"提醒"您往橋上走還是平面 <-- 這就是認不認真了..既然陀螺儀可以判定傾仰角..就應該放入功能裡..在錯誤的一開始就修正..不然..我也可以說PAPAGO也有喔..而且更漂亮..只要1000元
2.個人認為,導航的目的就是正確的將使用者帶領到目的地附近,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帶到"目的地門口"
當然要道至少那條巷子裡..而不是目的地附近

再者..您不認為我說的應該是可以做到的部分??而且是應該做好的
1.圖資只找的到主要幹道..幾巷幾弄的是沒有 得自己去地圖慢慢翻
2.九如交流道附近的道路完全迷航狀態. 導航指引沒有. 語音?? 唉
似乎越往南越隨便??
3.快慢車道不分..請問國際的工程師.您都不用切出快車道右轉嗎?
PAPAGO已經進步很多了
4.語音不統一..應該說做得不認真.光二高靠左直走都沒辦法全程做好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