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yhappyman wrote:那不是進階, 而是基本....前面說過了, GPS 的高度誤差超過 30m 以上, 若沒有 WAAS 修正, 根本測不準....
<-- 這是進階..先把上下交流道高架橋加進去簡單多了吧...(恕刪)
奇怪..PANA不能獨領風騷嗎他也很想啊....但是在台灣, 少了 WAAS 就是做不到啊....
, 當初裡面就沒有建高度..... <-- 沒有就不能做嗎不是不做, 而是做了也沒有用, 因為 GPS 無法配合....
您以為圖資加上高度是那麼簡單嗎?
一座高架橋有多高? 如果高度間隔沒有超過 30m 以上, GPS 是無法準確定位到的.
像台北市那樣, 常常有兩三條高架路重疊在一起的, 相隔高度只有 10m, GPS 根本判斷不出來.....
高速公路更不用說了, 除了那些高架型的以外, 其他道路型的頂多高個 10 幾米, 請問 GPS 如何分辨?
GPS 的高度值用在大尺度是可以的, 例如: A/B 兩點相距 1,000m 高度, 這樣可以測個參考;
但是若用在 10m 以內的小尺度, 沒有 WAAS 的幫忙, 是辦不到的.....
所以小尺度高度計, 大多以「氣壓」為工具, 例如 Garmin 的 60CSx 放棄用 GPS 來測高度, 而改用氣壓.
歐美日他們都有修正台可以用, 所以圖資的高度才有意義, 否則, 如果 GPS 根本量不準, 圖資裡的高度有啥用?
沒有 WAAS 的輔助, 車子在圖上會三不五時就飛上飛下的, 到時看使用者能不能受得了.... <-- 您在憑空想像喔!!這不是憑空想像, 請從台 9 號省道的 66K 處上山往 60K 走(北宜山路), 您就會感受到飛來飛去的威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