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兩年時間,馬克受到台灣賓士邀請,再度來到德國參加2025 IAA Mobility慕尼黑車展,轉型為城市博覽會形式並持續進化的慕尼黑車展,絕非僅有各家新車值得關注,各個品牌的展區設計同為逛展重點,這也是我很喜歡IAA慕尼黑車展的主因,讓車展變得不再是冷冰冰的展覽形式,可以增加更多市民、遊客參與車展的機會,同步為城市帶來觀光效益。
對比兩年前的賓士在IAA慕尼黑車展的展覽內容,僅有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與Concept CLA兩部概念車作為重點主角,今年賓士可說是傾巢而出!單是新世代市售車即有CLA電動版及GLC電動版兩大主力,搭配首圖中的Concept AMG GT XX概念車、VLE偽裝車、全新C-Class電動版預告,整個展區是非常熱鬧、精彩,尤其今年展區設計也很有看頭!另外我們還會前往專屬於媒體跟廠商的展覽場館,進行拍攝與訪談,接下來就會一併跟大家介紹。



在Open Space也就是所謂的戶外展區還沒開放前,我們先來到Summit參加針對媒體及廠商舉辦的展覽活動,不少車廠仍會參與並舉辦新車上市記者會(以媒體為主),我們來到這裡是順道要與賓士長官們進行兩場專訪。
慕尼黑雖說是BMW的主場,但今年賓士亦是下足重本,從場外即可見到各種廣告或旗幟,同時主打著今年賓士展覽的Slogan「Welcome Home」,一方面是新世代水箱護照式樣即將啟用;另一方面大概就是主打一個賓至如歸的感覺。

一早來到賓士展區,沒想到已是人山人海!賓士在這裡展出本次車展的三大主角,分別是概念車Concett GT XX、全新電動版GLC以及全新電動版CLA。各個都是大有來頭,因此到我離開展場以前,絲毫沒有機會可以拍到全新GLC電動版的完整外觀照片,否則現場展出這輛搭配Ocean Blue車色的全新GLC電動版真是超級搶眼!

此具邊框跟內在都會發光的大型水箱護罩(習慣這麼稱呼了),肯定是New GLC電動版車頭最引人注目之處,只是照片就難看出其線條立體感,建議各位明年車來時一定得去瞧瞧。另外一項特色是車頭加入三芒星廠徽日行燈造型,這項特色接下來也會沿用到賓士各個車款,包含小改款S-Class/Maybach S-Class、小改款GLS、小改款GLE等新世代車款都是,差別在入門車款僅擁有一個廠徽日行燈,但中高階車款擁有兩個。

車尾造型同樣經過大幅度轉變,使用一道整合四圓尾燈組的橫向深色飾板,另外新款GLC電動版D柱線條,亦較現行汽油版GLC傾斜不少,讓我好奇新款GLC是否還會推出GLC Coupe斜背車款?!

內裝最大變革與亮點,無非是前方這具尺碼達到39.1吋、長度來到99.3公分的大型Hyperscreen螢幕,無接縫的螢幕顯示效果真的很漂亮,並且跟隨New CLA換上由賓士自主研發的MB.OS作業系統,操作介面、模式切換及功能支援皆有不同之處,操作介面跟現行MBUX 2.0/3.0系統很接近,幾乎都在第一層選單就能找到所需功能,同時加入可整理APP的資料夾,整理APP更方便。再來是關於一些情境功能的加入,包括聲響功能、氣氛燈氛圍、方向盤按鍵回歸、新款附有兩個手機無線充電板的雙層式中控台,都為New GLC電動版帶來截然不同的操作及視覺感受。

軸距比現行汽油版GLC增加84mm,使前座乘客腿部空間增加13mm,頭部空間增加46mm;後座乘客腿部空間增加47mm,頭部空間增加17mm,幾乎方方面面都有所長進。然而不只是傳統行李廂位置,換裝新平台使用的New GLC電動版,如今在前方也增加一處
採用MB.EA電動模組化平台打造的New electric GLC電動版,GLC 400 4MATIC搭載容量94kWh的鋰離子電池,原廠提供續航里程可達713公里以上(WLTP),結合雙速變速箱、高效永磁同步馬達、前/後軸驅動單元與SiC碳化矽逆變器,實現93%長途能量的高轉換效率,並可實現330kW的高速充電效率,僅需充電十分鐘就可提供300公里的續航里程。另外New electric GLC電動版於特定市場將會安裝DC/DC變壓器,所以要到400V充電站進行充電完全沒問題!

原廠在New electric GLC電動版開發過程也考慮到維護和維修需求,因此電力系統均可在車身下方進行拆卸與更換,不僅能夠讓技師快速診斷,亦可於必要時進行針對性的電子元件更換,無需拆卸整個電池組即可進行維修,大幅降低後續保修成本。此外,電池蓋採用螺絲固定而非膠粘,這種設計帶來了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電池模組化易於維護。如此一來,也會降低油轉電車主的部份疑慮。還有New electric GLC電動版搭載One-Box煞車模組整合煞車控制元件,提供更線性的煞車腳感,同時支援高達300kW的動能回收,給予駕駛者四段回充模式選擇,實現「單踏板」駕駛,可以進一步提升效能並延長續航里程。

別忘了全新C-Class電動版也已發出預告,看來水箱護罩跟頭燈式樣就跟GLC相同,不過B柱之後的車身線條應有不小改變,明年就會知道囉!

想知道下個世代的AMG高性能電動車款會是什麼模樣嗎?可以先從認識這輛Concept AMG GT XX開始。車高僅有1.3米但車長達到5.2米的GT XX,實車看來十分寬扁、修長,極為流暢的車身線條雕朔,使其擁有僅0.198Cd的風阻係數,當中自然也有汲取來自先前EQXX的設計經驗,才能達到如此數據表現。
首先採用AMG.EA全新高性能電動平台、軸向馬達技術與新世代高壓電池打造的GT XX,提供超過850kW的超高充電功率(甚至可達1000kW),僅需五分鐘即可充飽約400公里的續航里程(WLTP)。GT XX並搭載三具軸向磁通馬達(前二後一)。在Mercedes-AMG與YASA軸向磁通馬達的技術合作下,GT XX擁有超過1360hp最大馬力及360km/h以上的極速表現!此款高性能電池亦能讓功率輸出持續性達到電動車前所未有的高水準,任何激烈操駕狀態都能將電池保持在最佳工作溫度內,而且激烈操駕結束無需等待即可實現極快充電速度,展現十分強大的技術面能力。

軸向磁通馬達對比傳統馬達(徑向磁通馬達)的主要優勢在於體積更緊湊且重量更輕盈,還可創造更高功率!軸向磁通馬達的功率密度約為傳統馬達的三倍,重量還可以減輕約三分之二,佔用空間更只需傳統徑向磁通馬達的三分之一!GT XX前軸是由一具軸向磁通馬達、一個正齒輪傳動裝置及一個碳化矽逆變器所組成,前軸馬達主要作為動力輔助使用,只有在前軸需要額外動力或是牽引力時才會啟用。不需要前軸馬達時,DCU便會將其斷開,在加速與動能回收期間,DCU則會將其接合來實現最佳性能。若在穩定行駛、低負載狀態或滑行時也會斷開,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阻力損失來提高效率。

更可怕的是,這輛Concept GT XX概念車身上擁攬多項創舉,包括在Nardo賽道進行媲美地球一圈的超長距離賽道測試,GT XX在7天13小時24分鐘7秒的連續行駛狀態中,完成40075公里的總行駛里程,平均時速在300km/h左右。另一項紀錄,是在24小時內行駛5479公里,在進行挑戰及創紀錄的過程中,只有需要充電時會停下進行超高速充電,然後就繼續行駛,徹底展現這套高性能動力系統的高度穩定性。
原廠長官並告訴我們,Concept GT XX目前雖是量產車身份,但整車內容已有八成與量產版本相同,因此相信明年量產版應該不會跟這輛概念車差太多。

第三位主角是這輛New CLA Shooting Brake,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本尊,除了頭尾燈變化以外,倒是覺得車身輪廓或D柱曲線設計與舊世代差異不大,讓你一眼就能認出這輛是CLA Shooting Brake。其餘如內裝設計自然與CLA Sedan完全相同,搭載10.25吋數位儀錶、14吋中央多媒體螢幕,並可再選配第三具14吋螢幕。並且是賓士首款採用MB.OS全新作業系統的新車,加入GPT與Gemini的AI功能為一大亮點,

SB車型的一項優點,是頭部空間會比Sedan表現好一點,在新款車型也不例外。另外透過後座椅背傾倒變化,新款CLA SB可以提供最大1290公升行李廂容量使用,現在New CLA/CLA SB並具備前方行李廂可以使用,容量是101公升。另外還有一體式車頂行李架,讓車主能夠外掛單車或者衝浪板等戶外活動工具。

New CLA SB同步提供單馬達、最大動力268ps/34.2kgm的CLA 250+與雙馬達四驅、最大動力349ps/52.6kgm的CLA 350+ 4MATIC(前軸增加一具可輸出107ps的電動馬達),前者擁有761公里續航里程,後者雖未在新聞稿中直接公佈,但以CLA 350+ 4MATIC四門跑房具備771公里的前提下,SB車型想必至少也有700公里以上續航能力(WLTP規範),依然十分亮眼!New CLA並配備雙速變速箱,11:1一檔傳動比適合起步加速與市區通行,5:1的二檔傳動比適合高速巡航來減少電耗。
充電速度方面,採用800V電力架構的CLA,快充速度最高可支援至320kW,僅需10分鐘即可補足325公里的使用里程。新款CLA電動車並配備全新設計的空氣側熱泵,它會自動吸收來自電力驅動、電池與周圍空氣的熱能,再利用這股免費收集來的熱能提升內部裝置運作效率,包括車內暖氣與盡快讓高壓電池在進行快充前達到理想工作溫度。另外整合於智慧熱管理系統中的電池,當駕駛者選用車內智慧導航準備前往快充站時,系統便會主動為電池開始進行預熱動作,直到抵達快充站點即以理想電池溫度進行快速充電動作。
關於New CLA的介紹先僅止於此,實際上我在今天才剛試駕新款CLA 250+,下週就會為各位帶來完整試駕分享。

又回到這個熟悉的街道了,這次各個品牌的展示位置沒有改變,所以可以根據兩年前的印象輕易找到各個品牌位置,賓士依然是位在慕尼黑王宮當中,其餘大多數品牌都可以沿著這條大街或轉個彎就能見到。

雖然不是第一次見到,但每次見到警察騎馬巡邏中還是覺得很酷!

由於賓士行程滿檔,來到車展現場還得參加L2++跟L3的智慧駕駛輔助體驗,因此我只有兩個小時能在街頭晃晃,同時到別的品牌參觀並挖掘紀念品。開幕的第一天人還是挺多的,別看這街頭看似還好,實際上抵達各個品牌位置都是人山人海。

韓系品牌Genesis在街上有個品牌概念店,KIA與Hyundai亦有參加本屆IAA慕尼黑車展,可惜我沒有時間過去看看。

來到保時捷遇到由真人裝扮的可愛玩偶,左後方是貨真價實的大型盾牌廠徽,這個盾牌就是保時捷今年展覽場地的主視覺,上一屆是一台911外殼。每年期待各個品牌會如何裝潢展演場地,也是來到IAA一個很有趣的體驗。

長途跋涉來到德國IAA慕尼黑車展,總會想帶點什麼紀念品回家。這個小狐狸就是今年2025 IAA Mobility的官方紀念品,分為一大一小,當然得帶一隻回家囉!各位也別錯過文末彩蛋了



賓士除了Open Space的主場館展區以外,旁邊還有一個Studio室內展示區域,今年在這裡介紹的是MANUFAKTUR客製化部門內容,同時展示一輛由MANUFAKTUR部門打造的S-Class,這個特殊綠色搭配白圈與紫色內裝真是太美了!


繼前一晚品牌之夜活動後,隔天一早再次來到賓士展區依然感到十分驚艷!正面看就是一個碩大的水箱護罩,造型就跟New GLC電動版相同。然而不只是New GLC電動版,包括接下來的New C-Class電動版或其它新世代改款車型,預計也都會用上相同的水箱護罩式樣,成為新世代車款的一項車頭特色。

之所以更驚艷的一點,是上方每一個方格都藏著多顆LED,所以整個水箱護罩可以散發多種顏色及動畫展演,就跟真的發光水箱護罩相同,現場看真的是非常的絢麗且浮誇!

這是前一晚品牌之夜的照片,多數重點展車就放在前台位置讓大家欣賞,不過品牌之夜僅限於媒體或是品牌合作的相關人士,隔天民眾場開放時的擺設便會不同。



或許是僅供於媒體拍攝,品牌之夜當天下午擺放的這輛偽裝車,也就是即將成為V-Class後繼車款的VLE,並無法開啟任何一個車門,而且偽裝得非常嚴實,就算我將臉直接貼在窗戶上也看不出任何端倪!不過可以確定的幾點,是它將會使用全新VAN.EA模組化平台加上MB.OS作業系統,應該能夠徹底改善現行V-Class的不少問題,包括最重要的路感回饋及乘坐舒適性,預計明年才會發表。

隔天民眾開放日時,這個位置已經被一輛現行市售版V-Class取代,改款後的大型水箱護罩搭配AMG Line套件確實霸氣。


民眾日開放參觀後,展車數量相較媒體場次增加許多,畢竟要趁著這個機會好好讓大家認識新世代賓士車款,讓全新CLA電動版與全新GLC電動版都成為展示一員,而且現場都開放民眾開門參觀,這樣才能進一步感受全新內裝的進化程度。

上廁所時在桌上意外發現一些小紙條,每張都有不同的一段話,我懷疑這張是不是...



今年倒是AMG性能車款比例相對較低,只有AMG CLE 53 4MATIC+與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與AMG E 53 4MATIC+來到現場,至於確定會以八缸形式登場的AMG CLE 63 4MATIC+,究竟何時才會發表呢!我們在現場打聽到,AMG CLE 63 4MATIC+將會換上新款八缸引擎,聽說聲浪會跟我們印象中的八缸AMG稍有不同,真是令人期待啊!

原本以為這輛G 580電動版會是什麼特殊版本,但看來似乎就是一般市售版,不過搭配這個綠色還是很帥,畢竟G-Class搭什麼顏色都帥!G-Class現在於台灣也加入MANUFAKTUR客製化服務,完全可以依照客人天馬行空的想像,來打造一輛獨一無二的G-Class。

另外一邊的主角是全新GLC電動版,沒想到紅色塗裝也挺不賴!前面會發光的水箱護罩真的很搶眼,以GLC的熱銷狀況看來,幾年後肯定就會在路上滿街跑了。

前台展區主要以市售車或其它厲害的車款為主,帥氣的New CLA Shooting Brake自然成為前線主角。


隸屬Maybach車系的Mercedes-Maybach SL 680 Monogram也來到現場共襄盛舉,有趣的是,整個頂篷都佈滿邁巴赫標誌,屬於低調中帶點奢華的裝扮方式。另外可以跟大家預告,這輛Mercedes-Maybach SL 680 Monogram將會在十月來到台灣發表。

在進入後方室內區之前,會先看到這具New GLC電動版的開放式底盤架構,而且還能經由現場工作人員準備的Apple Vision Pro設備進行觀看、解說,是項非常特別且有趣的體驗。


來到主舞台的另一邊,是一輛1970年代左右,代號W111的雙門跑車。會向Classic部門借來參展,我想是因為W111的水箱護罩很符合這次主題,讓大家認識新世代水箱護罩的靈感來源,其實正是自家老車,一個傳承的概念。



來到室內展示區,擺放車輛一樣是賓士在今年慕尼黑車展的三大男主角!不過每一區都有不同的電視牆支援,在光影及線條搭配下,顯現非常特別的外觀感受。尤其在水箱護罩燈光及三芒星日行燈亮起時,即刻散發出辨識度極高的車頭樣貌。


第二台是Concept AMG GT XX,我剛好遇到工程師前來設定車輛,不確定他在進行什麼功能設定,但在我放大照片後,發現這輛展示車里程已經高達五萬多公里,看來確實是測試車無誤。

最後一輛當然就是GLC,室內場館佈置的很美,可以輕鬆拍出具有倒影的美照,包括背板也是,而且車與車之間的距離非常大,即使人多也不會顯得擁擠。

賓士在戶外還設有車款體驗區域,不過全數都得經過手機APP進行預約,無法在現場即刻預約。體驗車款與項目包含New CLA的L2++、S-Class/EQS的L3,以及其他少數市售車款,我體驗的L2++就是照片中的這票New CLA,下一篇文章再來分享L2++、L3智慧駕駛輔助的實際體驗、駕駛心得。

以上就是這次受台灣賓士邀請,來到德國參加IAA慕尼黑車展的賓士展出內容分享,每回要來IAA都很期待,期待賓士會端出什麼猛藥!果然這次也沒讓人失望,不論是場館規模、場館外觀設計、品牌之夜、展示車款等等,全數都是高規格待遇,新車方面更是火力全開!新車廬山真面目與科技表現均十分驚艷,期待明年第一季全新CLA電動版,以及第四季全新GLC電動版的到來。
小惡魔回文抽獎活動
這次特別準備了一隻2025 IAA Mobility吉祥物娃娃作為抽獎回禮,請在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以下問題的回覆就符合抽獎資格,兩題都需回答喔!不過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
Q1:對於本屆IAA賓士展區或車款的心得分享
Q2:最喜歡本屆IAA賓士展區的哪一輛車?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5年9月18日中午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