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年來,從一輛兼具可靠耐用度與強悍越野性能的越野代表人物,進化到越野、性能、豪華集於一身的頂級全能型大佬,G-Class不僅僅是在賓士家族中擁有崇高地位,在車壇中也早已成為無法撼動的經典。熟知G-Class的你,肯定聽過Schöckl這座大名鼎鼎的G-Class專屬測試場地,在每輛G-Class也都可以見到「Schöckl Proved」的銘牌徽飾,Schöckl Mountain裡全長超過五公里並涵蓋各種越野測試關卡的G-Class Experience Center,完全可說是G-Class的養成學校,在這裡孕育著這輛經典車款的一切。
然而,遠在奧地利Schöckl Mountain的G-Class Experience Center,雖說也有開放給一般民眾報名體驗,但是畢竟歐洲路途遙遠,對我們來說相對要花上更多時間與金錢才能前往,意願自然會稀釋許多。不過這次就是要為喜歡G-Class的網友與車主們帶來一個好消息,賓士在中國浙江紹興打造了亞洲第一座G-Class Experience Center,同樣在一座山頭上規劃一條越野路線及數個越野難關,此回台灣賓士便邀請媒體們來到這裡進行新世代W465 G500與AMG G63的試駕體驗,同時為各位揭開這個紹興G-Class Experience Center的路線設計與空間規劃究竟是什麼模樣。


位在浙江紹興的這座G-Class Experience Center甫於去年四月正式開幕,旁邊其實緊鄰著在2020年開始營運的AMG Experience Center以及浙江國際賽車場,因此除試駕G-Class以外,當然也可以在賽道上進行AMG車款體驗!民眾可以自己挑選個別或包套行程,另外也不用擔心一天時間不夠,因為樓上正是「紹興凱世精品酒店」,可以選擇兩天分別進行G-Class與AMG車款體驗行程,或是單天結束後多留一晚休息,擁有十分彈性的行程與時間規劃。
以G-Class來說,越野路線規劃約是2.2公里左右,這還不包括八大越野關卡設置,這次台灣賓士便為我們安排G 500與AMG G 63兩款車型,分別負責四道關卡進行挑戰,最後再由教練開著G 500帶我們來趟刺激的Taxi Ride!


這八大越野關卡包含涉水、交叉軸、側傾坡、碎石路、起伏路及組合坡等等,原本以為平常也是會給一般民眾參與的設計,因此難度應該不會太高,結果還真跟我想像的不一樣,部分關卡等級是真的具有一定難度,必須仰賴教練指導才能安然通過。上方照片中的紅色G 500與藍色AMG G 63,剛好就是這次我試駕的兩款車型,特別是當天還遇上下雨,更加溼滑的路面狀況也為整趟越野體驗再添樂趣!
我分配到的組別是上午從AMG G 63開始,下午再換到G 500,剛開始想說會不會「由奢入儉難」,結果發現下午G 500的關卡難度其實比上午G 63還高,體驗過程感受到的駕駛樂趣並未因為車輛性能差異而有所折扣,因此就先從G 63開始吧!

剛開始總要先來些暖身,教練為我們準備的第一道關卡是側傾坡,有趣的是,第一趟G 63挑戰的側傾坡角度是27度,反倒是下午G 500的側傾坡角度提高到32度,表示G-Class其實不分動力都能完成,差在過程中的動力發揮感受不同而已。教練表示車輛在物理條件上能達到的最大側傾坡走行角度是35度,G-Class當然也能應付這35度最大角度,只是這畢竟是體驗課程,27度在車上的感受已經很斜了!

進入側傾坡挑戰以前,教練請我們將第一把鎖-中央差速器與第二把鎖-後軸差速器打開,這三把鎖也是G-Class的一大招牌,使用上其實具有順序限制,必須從中差、後差、前差依序開啟才行,過往老G還沒有特別標示,現在新G已經貼心的附上數字來告知駕駛者。
至於差速器按鈕上、下燈號的差異,是來自開啟預備與確認開啟的不同狀態,G-Class的中差是電子式,前差跟後差是機械式,因此中差按下後可直接開啟進入工作狀態,但是後差跟前差按下後,需要車輛前進一段距離讓差速器齒輪咬合才會開始作動,所以下方黃色燈號是告訴你已經開啟準備,上方紅色燈號亮起才是真的進入工作狀態!

在差速器啟動後,系統知道你要開始玩越野了!因此會把駕駛輔助系統及ABS、ESP等系統都關閉,讓車輛確實進入越野準備狀態。

這可是目前唯一裝載八缸引擎的G 63,當然得把運動排氣聲浪打開,時不時享受一下這迷人的厚實AMG八缸排氣聲響!只是這畢竟不是飆沙,在緩慢的越野走行過程中,這顆燈號增加的不過是心靈上的滿足...

側傾坡會需要開啟後軸差速器的原因,是因為後軸可能在切入斜坡時造成單輪舉起,因此需要開啟後差來分配動力由接地輪胎輸出,讓行駛過程更加順利。不過就這個27度側傾坡挑戰來說,在車內感受雖然真的挺斜的,但行駛過程難度並不高,避免過快速度及爬太高造成側傾角度過大即可,玩過頭還是會造成車輛翻覆,還是得小心謹慎才行。


第二關名為起伏路面,實際上確實就是一段起伏落差較大的行走路線,部份路段帶有簡易交叉軸的概念,主要想呈現的是G-Class達到241mm的底盤離地高度。從照片看來似乎落差不大,但各位可以從藍車後輪壓縮及黑車後輪伸張狀態,就知道路面前後及左右的高度落差並不小,教練這裡同樣請我們將後差開啟,維持兩把鎖設定進行行駛。
在試駕過程中,雖然感受得到車身姿態具有明顯高低起伏,但在中、後差開啟狀態下,某一顆輪胎打滑便會被立即鎖定,並將動力交給另一側具有抓地力的輪胎輸出,因為反應夠快夠確實,讓行駛過程一樣只要掌握好路線與細膩油門動力控制就好,總覺得對於動力極為強勁的G 63而言都是小菜一碟!


W465世代已加入底盤透視輔助功能,只要長按「Offroad Cockpit」按鈕即可進入,如果只是單按這個按鈕,則會另外顯示十分豐富的越野資訊內容,包括驅動系統狀態、胎壓、懸吊作動情形、轉向角度、車輛傾斜程度、電子羅盤等等。

接著第三關是組合坡,剛開始見到這個關卡名稱有點摸不著頭緒,抵達現場才發現原來是這麼回事!在這片場地中,一共規劃多達五條斜坡可供嘗試,涵蓋不同斜度與路面鋪設材質,像是斜度從50%到70%,材質包含碎石、混擬土、自然坡面等,讓駕駛者感受不同路面抓地力的車輛動態反應及自身操控能力。




對於擁有100%爬坡能力(45度)的G-Class來說,這些坡度皆不成問題,重點反而是在自己對於油門控制的細膩度,以及車輛差速器作動的反應速度,只要油門控制夠細膩,讓車輛可以維持在緩慢但持續保有抓地力的前進狀態,基本上挑戰這些斜坡並非難事。
但是難就難在每個不同路面材質給予車輛的抓地力程度不一,我覺得自然坡面跟碎石都相對簡單,反而是混擬土難度稍微高一點點,特別是在下過雨之後,有點像是濕滑的粗糙水泥地表面,第一趟我以保守方式同樣安然通過,第二趟想說不然多補點油門嘗試看看?然後就在上坡過程發生前軸打滑情形,雖然滑著滑著也上去了,但車輛動態就會多了些晃動,我覺得可以學到的是在不同抓地力對於車輛的控制能力,以及對於動力掌握的細膩度,特別還是動力這麼大的G 63!

最後一關的竹林探險,實際上比較像是帶我們走一圈山上的路線規劃,雨天恰巧多了幾分探索秘境的氛圍,剛好可以來跟大家聊聊我試駕的這部G 63有什麼特殊之處!一開始選擇它其實是因為顏色,這個來自MANUFAKTUR特殊漆的Vintage Blue骨瓷藍,之前只在S-Class身上見過,沒想到披覆於G-Class也是如此帥氣!另外選配內容還有AMG夜色套件、真皮套件以及最重要的AMG高性能套件!
說來運氣也很好,原本只是因為顏色選擇它,沒想到這輛車剛好選配具有AMG Ride Control主動車身穩定系統在內的AMG高性能套件,內容還有AMG Driver's Package、AMG Track Pace及22吋AMG鍛造輪圈,使得車輛總價也達到1135萬元左右。重點是AMG Ride Control為最新世代懸吊系統,採用智慧型液壓結構連結四輪懸吊,搭配液壓調節幫浦與雙阻尼閥來提供強大支撐性,概念近似於先前介紹過的McLaren 750S或Range Rover Sport SV。
尤其上回G-Class法國試駕時,我搭乘到的G 63並沒有選配這項配備,剛好這次可以做個比較,選配這項套件的骨瓷藍G 63,不論是在正常非鋪裝路面的行駛感受,還是在進行晃動程度較大的越野過程,都可以明顯感受到車內的平穩度與舒適性表現更加出色,原因不外乎液壓調節幫浦能夠適時撐起車身側傾的那一側,進而增進車身平穩度,而且反應相當迅速,雖雖套件要價不菲,但若想體驗最新科技帶來的進階舒適輔助,不妨就勾下去吧!

大概不會再有機會遇到Vintage骨瓷藍的G 63了,上半場結束後必須來跟它合照留念。


中午用餐結束,下午場我換到G 500體驗課程,W465世代G 500最重要的一項改變,就是動力架構由4.0升V8雙渦輪增壓引擎換成3.0升直六雙渦輪汽油引擎,最大輸出微幅提升至449hp/57.1kgm,跟G 63一樣再透過整合啟動馬達的ISG輕油電系統,額外會有20hp/20.4kgm動力輔助。搭配變速箱為9G-TRONIC九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在ECO節能模式時,凡是駕駛者的腳離開油門踏板,變速箱離合器也會同時跟著切開來讓車輛進入滑行模式,引擎轉速也會進入怠速狀態,駕駛者再踩下油門或煞車踏板便會重新接合。
區分為燃油動力與純電動力的W465世代G-Class,涉水深度亦有所不同,燃油動力不論汽油或柴油都是70公分,電動版則再增加10公分到80公分,然後因為下雨的關係,教練表示第一關的水坑深度大概有60多公分,已經逼近G-Class燃油版的涉水臨界值。


涉水可不能一股腦的踩著油門衝過去,反而一樣要緩慢前行,因為衝太快的話,水會直接濺上引擎蓋上方,這時水位高度肯定會直接超過70公分負荷值,然後進氣口吸入水後就讓引擎直接掛點!所以車輛下切進入水中的那一刻一定要慢,最好像是跳水比賽選手跳進水中瞬間那般毫無波瀾,然後保持穩定的平穩速度前行,最後駛出水面也別著急,不然一樣容易造成車輛打滑,只要恪守這幾項準則,然後確認水深不會超過車輛負擔,基本上經過這類水坑並沒有太大難度,真正難得是戶外溯溪還有水流衝擊、水底障礙物等真實挑戰,更考驗著事前地形勘查與越野經驗。


接著第二關我覺得是當天難度最高的一關:交叉軸。過往其實已有數次與交叉軸交手的經驗,但這應該是我遇過落差數一數二大的一次!在進入挑戰以前,教練請我們將三把鎖都打開,因為前、後軸都會遇到單邊輪胎懸空的狀態。這道關卡更是仰賴前方教練的路線指示,因為不論前後或左右的路面落差都很大,一個失足肯定會造成車輛不小損傷,因此教練在這關也特別嚴謹。


交叉軸很值得觀察與體驗的兩點,分別來自G-Class的懸吊形式及差速器作動效果,W465世代G-Class可是現在少數仍延續梯形大樑底盤的新款越野車,雖說前懸吊已因應轉向靈活度及舒適性改用雙A臂的獨立懸吊形式(因此上一代廠內代號才會稱W463A),但後軸仍是配置固定式懸吊,在交叉軸關卡過程中,可以直接見到前軸雙A臂與後軸固定式懸吊的作動差異,前軸兩輪就是各玩各的彼此不受牽連,後軸就會互相帶動影響,因此固定軸懸吊在面對左右高低路段的輪胎貼地性表現會更好,但獨立懸吊因為各自作動,可以讓車身保持更好的平穩度,才會讓車內乘客覺得車身側傾與晃動較小。
究竟要顧及越野性能還是舒適性,我想從W463A世代開始的G-Class已經給出答案,就是維持梯形大樑底盤並採用前雙A臂、後固定軸懸吊,一方面提升前軸轉向靈活度與前方舒適性,一方面當然得鞏固G-Class的強悍越野能力,畢竟賓士並不缺一輛舒適型的休旅車,只是面對幾乎不去越野的新款G-Class車主,才不得不向舒適性妥協,進而在越野性能與舒適性間取得如此平衡。

真的是很少遇到交叉軸關卡會將車輛腳抬到這麼高的




如前文提及,下午場G 500的斜坡挑戰角度從27度提高到32度,其實已經非常接近35度最高負荷程度,別小看這5度差異,坐在車內感受真的是明顯更加傾斜!靠近地面的駕駛側已是如此,副駕駛座乘客更是需要緊握把手才能牢住身軀,大家看照片可能會覺得有這麼誇張嗎?這就是跟大家分享心得的目的了,必須要親身去體會一次才行!




來到最後一關碎石路關卡,我一開始也誤會這個「碎石路」的意思,原來不是一般直徑十公分內的碎石堆而是岩石!是由一群巨大岩石所組成的碎石路,因為石頭體型碩大,使得中間落差也很大,處處都充滿著可能會傷及保桿或底盤中央處的危險,此時對於車輛的考驗,無非是進入角、穿越角及離去角的表現,G-Class分別是30.6度、23.5度、29.9度,在未經改裝的原廠狀態下,此等數據表現已是相當不錯!
在體驗過程中,其實我不擔心前、後保桿,因為落差程度還不至於直接傷及保桿,我比較怕選錯路線而撞擊底盤,也就是頭過身沒過,但是前方教練當然不會讓這件事發生,除非你對他的指示視若無睹...不過現場沒有人這麼叛逆,在遵循教練的指示下,大家都可以在安全路線體會到G-Class的差速器快速作動反應,以及比想像中要更加強大的地形挑戰能力!

快樂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感覺上午才在G 63身上感受八缸引擎的咆哮,然後下午就這麼跟著G 500爬完岩石準備收工回台灣!不得不說,還真羨慕中國在浙江紹興能擁有這亞洲第一座G-Class與AMG Experience Center,除了讓G-Class車迷能夠一親芳澤,尤其是深入體驗數道有趣的越野關卡,對G-Class車主來說更是一大福音,畢竟真正會帶G-Class去越野的車主就這麼少少的5%!
如果怕越野傷及愛車,不如就直接報名這套體驗課程,透過教練教學及指示,能夠更深入認識自己愛車的真正越野能耐,以及著名三把鎖的使用方式與時機,因此各位G Car車主別再把自己愛車當裝飾品或把妹工具了,它離開柏油路後的實際能力真的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厲害且強大!尤其飛到杭州再到紹興的時間其實跟北部前往墾丁差不多,很值得去一趟啦!
特別感謝:
攝影協力-Buck黃先生
接著帶大家來參觀G-Class/AMG Experience Center!

首先來到AMG Experience Center,這可是世界第一座AMG體驗中心,在入口的隧道處就很特別,可以透過平板電腦選擇其中一款車型,然後就會在隧道內聽到該車拉轉的排氣聲浪(EQS 53除外啦,它是科幻聲響),我第一台當然要選擇紅豬啊!大排量V8氣勢果然還是不一樣,紅豬跟SL 63我覺得是裡面兩部最好聽的。

內部兩層樓的樓層內容規劃,剛剛提到的是Speed Tunnel,然後還有賽車展示、市售車展示、時光賽道、咖啡店等設施,二樓則主要是互動遊戲區域。

目前的賽車展示是F1的W14車款,不過是屬於模型擺飾而非實車,牆上則是掛著GT3與GT4層級的賽事榮耀。

這一排不是實車,全數都是1/18比例賽車模式,算是AMG各個時期的里程碑紀念。雖然我非常肖想第一輛1/18紅豬,有網友願意割愛的嗎?!

這具電視實際上具有觸控功能,首頁分別規劃著最新車型、車輛總覽、AMG相冊、AMG歷史、AMG引擎等不同層面介紹,想了解什麼就點什麼。


目前市售車展示則是SL 63及A 45 S,看著台灣沒引進的帥氣SL 63真是令人羨慕!不過下週新世代AMG GT就要在台灣發表囉,同樣讓人期待。(咖啡廳旁其實還有一輛EQS 53)

咖啡店名字就叫CAFE 63,如果點咖啡的話,拉花還會是有趣的AMG字樣或是燒胎痕跡,更特別的是,杯套還是紅豬主題,來這裡千萬別忘了點上一杯。

走上二樓右側像是會議室與沙發休息區域,會議室空間應是作為下賽道前的安全導覽講解使用。

另一側則是互動遊戲體驗區域,包括可以戴上AR眼鏡進行介紹,或者賽車模擬器及反應訓練機台。

一旁牆上的AMG GT3賽車畫作我覺得也很特別,是來自英國著名畫家/雕朔家Paul Oz的作品,如果能出海報作為紀念品就好了。


這座機台是反應訓練機,共有12顆LED燈會環繞著你,電腦會隨機亮起某一顆燈,然後你要迅速按下該燈,考驗得正是反應能力與視力,第一次玩拿到50分,排名第54名...真弱XD


旁邊還有兩台賽車模擬器,車款是AMG GT3,方向盤轉向重手程度與踏板回饋力道都比我想像中的強勁許多,若不是趕著回台灣還真想多跑幾圈!




一樓戶外停車區則是滿滿的AMG體驗車款,包括SL 63、CLA 45 S、A 45 S、C63 S、AMG GT 4 Door及CLE 53,甚至還有GLS 63!車款可說是相當齊全,只是AMG車款就不在這次體驗行程裡,之後有機會再來會會這個浙江國際賽道。

轉個彎,其實就來到旁邊的G-Class Experience Center,第一眼見到的就是差速器系統介紹,畢竟G-Class的三把鎖可是一大招牌,透過四顆輪胎上的箭頭符號/顏色以及傳動軸顏色,加上可從旁邊螢幕點選不同路況環境,可以先讓使用者對這三把鎖有個初步概念,了解其作動時機與方式。






轉個身,就會看到身後的G-Class客製化區域,可以看到牆上掛滿各式各樣的選配材質、顏色、樣式,還有一具螢幕可以直接進行選配。

另一側則是紀念品區域,擺滿各式各樣的紀念品,包含模型、飛盤、水壺、服飾、磁鐵燈與胸針等等,沒想到模型除1/18以外還有1/12大比例,不過1/12約莫六千元人民幣的價格超出預算太多,不然真想帶輛回家。


另一側的實車展示區域放著兩部G 63,其中一輛還是鮮黃色,正好與上方大型畫作互相呼應。

樓梯旁的擺飾也很特別,這裡直接展示著一輛攀爬45度斜坡的G-Class,強調G-Class具有100%的強悍爬坡性能!這是台真車。

上樓之後主要就是簡報空間,我們就是在這裡聆聽行前安全講解。

整套行程結束後,還會得到一張人車合照與證書留念,非常具有紀念價值啊!
最後都來趟紹興G-Class Experience Center了,怎麼不帶個紀念品讓大家抽獎,馬克帶回這組G-Class Experience Center的胸針套組,完成以下步驟即具抽獎資格,只有一組喔~祝各位好運!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對G-Class Experience Center活動的感想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不過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4年11月25日中午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G-Class Experience Center的胸針套組 | un3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