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小弟本來是秉持需用要車再租車的想法,因為工作主要是坐辦公室,不過疫情之下租車沒有很安全也不能出國,所以去年(2020)在疫情和朋友買車的夾擊之下,勾起了買車慾望。原本鎖定和朋友相同的C300 AMG車型,後來意志不堅就買成C450了,其實就是C43的前身,感興趣可以搜尋一下YT,老蕭拍了很多影片介紹(我不是跟老蕭買的)。以下分幾個項目和大家分享我的購車和用車的經驗。

找車商

我從2020年4月開始陸續找車商,不過一些車商當面聊完之後我不是很信任,有的車商重複跳針自己最專業最懂相信我就對了,還有車商說可以幫你省錢用保固險出險降低車價(!?),我也不知道怎麼操作,總之我是避開了,秉持別人不會比我笨的概念,如果他們少賺肯定有貓膩。

本來看一看覺得外匯車商都信不過,有點灰心要放棄不買了,後來在FB上有看到一家在台中專門經營高端配置的車商,剛好有現車要進來,就想說去賞車聊聊看,結果聊一聊覺得老闆還滿中肯老實的,而且很年輕(所以還沒開始油條起來XD?),不過進來的現車已經很快被訂走了,要就只能客訂找車。後來我在離開去高美濕地的路上就一直在想,最後就又折回去簽約開始客訂找車之路。

客訂找車

我從6月底簽約開始找,車商當天晚上就有傳車照片給我看,之後也都有陸續傳,其實滿好玩,但也很容易陷入在一個期待心理而浪費時間,一直想著要待會會傳來自己命定的車...

雖然一開始簽約就有填希望的配備與里程,不過配備真的太多細節,要看實際例子才會清楚,找車過程可以透過車商傳來實際可以找到的車輛配備細節,逐步確定自己真正想要和可以放棄的。舉個例子,比如我最開始一定要23P和通風椅,但是可能10台中只有1台有通風椅,那一台可能車漆內裝顏色不喜歡而且配備比較少之類的,後來權衡之下通風椅就只好降成optional。

過程中你大概逐步有個底什麼樣配置的車找到的機率比較高,進而調整你的期望配備,不過建立這個知識需要很重的時間和機會成本(車錯過就沒了),車商曾經滿早就傳一台頂配C450,里程極低,保養紀錄完整,無事故,五滿鍵,不過我一開始沒選因為第一:我是找C300,不熟C450,還沒有與車商建立完全信任之下不敢冒進;第二:我還沒建立配置知識,真的不知道配備里程有多稀有;第三:C450比C300高一階而且條件配置都頂,當然比較貴了,但多花的錢換來的未必需要。

我猶豫一個週末後還是覺得有心動,再問車商要那台C450,結果車已經不在了,所以快速決定很重要,好車大家搶,一些被我跳過的車後來都有出現在台灣其他車商那邊XD

總結來說,我對客訂找車的建議,就是「時間精力成本」和「最理想配置」之間的取捨,可以先訂一個期限比如1~2週觀察期,過後真的有看到配備差不多就決定了,要配備很好可能等不到或是要等很久,自己也會下意識繼續凹沈沒成本,想說等這麼久了就繼續等看看就越等越久,任何一件事情拖很久沒進度,人都會很煎熬的,考慮時間的機會成本並沒有比較划算。

我們找車過程中車商也有說疫情關係車和航運都在漲價,變成是賣方市場,我們也確實有碰到一台五滿鍵designo座椅頂配C300 但是美國車商惜售除非加價,只好放棄。

最終我們在8月底終於找到一台4鍵C450,內裝外觀顏色都OK的,車商也迅速手刀買下,才終於完成這件事!

實車重點配備:
23P、自動停車、360環景、柏林之音、雙魚眼頭燈、全景天窗、大螢幕、盲點偵測、KEYLESS、腳踢尾門、Nappa紅皮椅(黑車紅皮椅帥呀)

實車外觀與內裝: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想要但是沒有的配備有兩個:

1. 抬頭顯示器(加上這個就五滿鍵了啊~誤),雖然抬頭顯示器沒有原廠導航只有顯示時速和方向的功能而已,不過我覺得光時速就挺重要的,開高速低頭確認時速很麻煩,也相對危險一點。
2. 另外就是超稀有的通風座椅,我有坐過朋友的C300,通風椅其實沒太大感覺,不過我也只有短暫試乘,搞不好對抑制流汗是很有幫助的。

車況與服務

一個好的車商不外乎就是車況好+服務好。

保固我把他算在服務之中,不論是車商保固或是零件險保固,出保都要要靠車商,保的時候想得很美好,出保麻煩囉唆的例子網路上也都有看過,這件事終歸還是要靠車商服務。

車況這件事我交車後根據自己的不專業判斷是覺得還不錯,無事故無泡水,螺絲沒轉過,大燈製造時間早於車輛出廠時間(2016.01.25和2016.01.15)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W205 C43/C450外匯購車經驗分享+用車一年總結

門板一處小刮傷和後保桿在國外車商有先烤漆處理過,看起來很漂亮。鋁圈皮椅內裝完整如新,一些細部使用痕跡肯定是有的,比如迎風面跳石打到,內裝塑膠件有細痕,但都是細微的小傷,正常二手車也不可能沒有。二手車最大重點還是安全相關的車身鋼性、動力系統和電子設備,主要看鈑件有沒有更換維修過的痕跡,還有車輛運作起來引擎和電子設備功能是否正常,我的車狀況都挺好,所以總體來說車況我是滿意的。

我聽過朋友的瑕疵像是車窗不能勾一下直接升到最高,鑰匙少一隻之類的(原廠打一隻要一萬多)。

保固的部分,車商有贈送第一年零件保固險,一年後的現在來看真的是非常好用啊!具體來說我有出保幾次,而且比較不在意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樣要出保有點龜毛。保險公司當然還是會有規範流程要配合,像是掛件然後技術員來看車和故障碼等等,不過車商都有全力協助處理,所以總的來說我只是要把車開過去等修理好,不花一毛錢就把問題都處理好了。

有一點要事先提醒的是,保固險有要求要睏綁買同一家保險公司的車險,而且車險會卡一些必要項目是不能刪減的,這點要先知道。

另外一點是保固險可以在賓士原廠出險沒問題,但是好不好出就不一定了。舉個例子,我有一個小零件作動不順暢,車商讓我去原廠出險換掉就可以了,所以我去了原廠,那時候專員跑來問了車子有什麼問題,我說完之後他接著就跟我說因為是貿易商車,所以一小時工時要收$2600,如果是賓士貴賓才可能不收或酌收,因為工時不算零件,所以零件保固險不理賠需要自己出。車商是說中部的賓士原廠各方面的配合度比較高,出險過好幾次不需要車主自己花錢,總之最後我是在外廠出保沒花錢。

車輛使用體驗

雖然是16年出廠的車了,我覺得車輛的設計還是有很多讓我這新晉車主驚艷的地方:

1. Auto hold,這可能大家覺得很基礎,但我開老爸的Savrin沒有阿XD
2. 下車電動方向盤自動往前往上收回,進出很方便,上車發動方向盤自動回復到設定的位置。
3. 安全帶扣上自動收緊。
4. 記憶座椅不光只有座椅,包含電動後視鏡,電動方向盤的位置角度都會一起記憶。
5. 倒車右後照鏡自動往下調整。
6. 長按門把的開關可以把車窗和天窗都關上,下車要一鍵關窗鎖車很方便。
7. 鑰匙放車內是不能鎖車的,鑰匙放後車廂不小心關上會自動再開廂。
8. 電尾門有兩個鈕,一個是關廂,一個是關廂+上鎖,後廂拿完東西一鍵鎖車還滿實用的。
9. 23P全速域,而且時速低於30KM是不需要扶方向盤的可以一直自動開,塞車時非常好用。
10. 熄火前模式切到S+,下次啟動會用S+的聲浪發動,夜間啟動時頭燈會炫一下,都算是小樂趣吧。




有優點當然也有缺點,告訴大家四個需要考慮的地方:

1. 自動熄火要一直手動關閉沒有記憶功能,不關閉的話,等紅綠燈也常常等不到綠燈就不夠電自己發動起來了,我後來都是設定individual mode是關閉自動熄火,上車就切到individual mode,很多車友是直接刷電腦關掉或變成記憶上次設定(記憶關閉)。
2. 冷氣室內循環持續30分鐘就自動關掉,要再手動按一次,這個也還好,因為有外循環CO2才不會太高。
3. 雷達有時會誤報亂叫,這比較煩,但出現的頻率相當低就是了。
4. 360環景攝影車側往車尾照的方向畫質明顯較差,往車頭的方向照畫質就比較好。

駕駛感受的部分,這顆M276引擎的扭力高原是2000-4200轉,如果在comfort mode平穩行駛的話轉速會落在1000多轉,要加速超車會需要經過一段提速或是加深油門降擋拉高轉速,加速調性整體就是比較comfort無誤。如果要比較明顯體驗367匹馬力,那切到S mode保持轉速在2000轉左右動力就會很即時和充沛。S+ mode除了轉速會保持更高以外,還會有排氣燃爆聲,降檔也會自動補油,基本上調性就更偏不是0就是1了,要麻油門,要麻煞車,你選吧。

comfort加速(車外):


S+加速(車內):


S+放砲聲:


特別一提電子避震是三段可調,分別搭配comfort/S/S+,手動調整軟硬也行,如果是最舒適的模式在高速是會軟腳的,所以如果要開比較快,至少調硬一段比較好,通常我會直接切到S mode。

總體來說,這一台車可以透過mode的選擇在comfort寧靜舒適載人和S+狂野放炮之間自由切換展現截然不同的調性,泛用性和樂趣是真的很高。

維修保養

通常外匯車商即便沒有自己的也都有配合的保養廠,不過因為我人在北部,跑去跟台中的車商買,所以維修保養大部分是自己處理。車商有推薦一些北部的保養廠,不過適不適合要看個人,我去的是一間廠房休息區都很大的,休息時隔壁客人在打電話買百達翡麗...這邊的維修保養基調就會是用相對好的料件,事情盡量處理完整到位不需要麻煩到大老闆,費用也相對比較上檔次一點,大概跟原廠不相上下了。去其他保養廠應該會相對便宜,但品質怎麼樣就要自己研究了。

車商在中部經營,不熟悉北部保養廠我覺得也是合理啦。即便如此,我的車商還是非常幫忙的,一年以來一直不間斷盡力協助我取得維修保養的資訊,像是零件的價錢,自備料件去哪裡買,維修注意什麼之類的,推薦我其他保養廠,基本上都是有問必答,還常常打電話跟我說明很久,服務的態度和熱忱始終不減一直到現在(超過一年保固險也過期了),總的來說服務是真的很不錯。

養車成本分析

談錢就傷感情了,列一列就發現都比想像中多呀:

1. 油耗:平均只有7~8KM/升,沒辦法這台車比較難忍住不踩油門,方向盤像是妖刀,一握上去就會中邪XD。如果是純高速的話,國五台北到羅東無塞車有到12KM/升。因為油耗沒有很好,一桶油加滿通常是跑不到500km的。我一年走了16000公里,油錢要6萬。
2. 保養:機油8瓶,換引擎空濾的話要一次換兩個(應該是V6的關係),除此之外都跟C300差不多。我一年做了兩次保養(間隔8000KM),換一組輪胎,前後來令,冷氣引擎空濾,這些加起來接近7萬。
3. 稅金:3.0排量一年要2.2萬多,比2.0多5000,對大多數要買一百多萬車的人我覺得是沒有太大差別。
4. 保險:丙式車險總包大概3.5萬左右。
5. 停車:固定費用4.3萬,平均一個月3600,不包含出外變動停車費。

總計一年養車成本是23萬,還不算折舊呢,不過輪胎來令片這些耗材換完還可以再用3-4年才對,也不是每年都換就是了。

後記

對照買車前和買車一年後,很多原本很擔心的事情有經驗之後都比較清楚了,我稍微整理一下:

1. 錢:最終辦好就是付簽約的車款、稅費、保險,沒了,原本會擔心有其他名目又要花錢,這都沒有。
2. 車況:已經開了一年多,說車況好是有底氣的。當初找車時也曾看過一些配備很好的車,但是有damage記錄,車商就直接建議跳過,雖然當時我會覺得有點可惜,但車商把關品質真的不錯,不會為了成交而隨便。
3. 保固:我有出險經驗,過程滿順利的,這邊要感謝車商和配合的保險業務員,保障真的有到位一點也不囉唆。
4. 服務:車商有問必答,然後我也滿會問問題的,持續一年多了服務水準還是一樣,我覺得很不錯也滿安心的。

總的來說,以後如果再換車的話,我還是會想外匯車,因為品質比我預期高,當然,一切還是要以有信任的車商為基礎。當初親戚聽到我要買外匯車就CRY說不要買會被騙,這就像有人說不要買股票會賠錢一樣,最後還是看自己功課有沒有做到位了。

另外,我覺得如果車商有現車,能直接開走還是風險小一點,客訂找車從開始到交車也要兩個月左右,是很長一段時間,時間、專注力、付出去的車款、兩個月的折舊都是成本,客訂就真的比較適合對配備有一番講究(龜毛?)願意等的人,我覺得價錢差別不大。

能選擇CPO(certified pre-own)車還是盡量選,大概貴5~10萬,但是原廠會視情況把耗材換新,像我找車時滿多CPO車有換全新輪胎,這就至少值2~3萬,還有來令片空濾等...真的拆算下來可能CPO certifiy費用也只有2~3萬,這價錢買車況保障算划算。

題外話,一開始找車的時候我一直覺得車商應該要把成本細項攤開來羅列,這樣才知道有沒有買貴,各項花費是多少,不是說要便宜,只是要確定是物有所值。不過後來我改觀了,就像買房的時候也不會要求廠商把營造原物料土地費用逐條列出來,很多成本和風險也是攤提下來的結果(比如驗車),所以只要價格合理,沒有耍任何推銷/話術/手段,有清楚的品質/服務/保固承諾,那最後就是單純看消費者決定買或不買一個商品了。

總結一下,外匯車雖然CP值是真的高,但也真的是要投入時間成本來儲備自己的知識(配備、行情、遊戲規則),我粗估如果只是下班時間慢慢看,至少要先研究半個月以上,才比較能透過與車商的交談做出一些初步判斷,有朋友或熟人實際交手過的深度經驗還是最有參考價值的,祝福大家都能買到物有所值的好車!
2021-12-28 2:20 發佈
saintya wrote:
小弟本來是秉持需用要(恕刪)

原來除了C300 還有C450喔
saintya
saintya 樓主

其實C450之前還有C400,馬力329匹,只生產一年

2021-12-29 10:08
寫日記嗎😂
我目前也是開Savrin,目前也在請外匯商找glc300有23p
就像你文中所以的外匯車都漲價 關稅明年也要調漲
問了幾間北部比較知名的車商,
不是沒23p現車就是開價滿高有23p 里程4-6萬km的2017車
換車可能要在緩個2-3年了~~~
saintya
saintya 樓主

我的經驗是有23P大概會多15~20萬,所以開價比較高有可能是合理的,不急著用車確實可以先緩緩。

2021-12-28 12:54
t67101

外匯車商也很明白的直接說GLC很缺車 跟年初來比漲了1-20萬

2021-12-28 14:51
等等 
代號m276引擎 機油的交換量是6.5l
通常都會加到7l 
保養不管是拆卸油螺絲還是從機油尺抽油
都不會加到8l
正常達到水溫發動後熄火後15分鐘
機油尺測量的標準大約一半左右
台灣的很多保養場只會看機油尺
覺得加到上限就是正確的了
而沒有去看原廠的手冊正確的測量機油量
saintya
saintya 樓主

我跟你有同樣的疑問,也已經問過保養廠兩次了,回答都是是說看油尺最準,有打算換一家試試...

2021-12-28 13:07
saintya wrote:
小弟本來是秉持需用要...(恕刪)


五分奉上~~~~

缺點1除了可以直接用電腦關閉外

您說的缺點2也可以喔~~~

當初最優先也是想買黑的, 也是自己找車做了很多功課請車商幫忙辦進來

黑色就是霸氣阿!!!
saintya
saintya 樓主

原來如此!我是覺得還好拉,缺點1不方便10分,缺點2大概只有2分XD

2021-12-28 23:36
一直不太懂 放炮要幹什麼 很吵而已
688dale

poem4358比你不會放炮的跑得快

2022-01-01 20:44
zrtsh

沒你厲害 你的嘴最屌

2024-02-14 13:52
想問大大是在台中哪家?
之前有去o馬看過
想找c coupe 有23P
或是430i
謝謝大大
用功的樓主買到高CP值的好車!!

很棒的分享!!
請問樓主
請問後來您找到的車是在台灣有現車 還是 客訂後才國外運回
確定後 2個月拿到車很快耶

小弟多年前 買C250
訂車後運回國拿到車 花了3+個月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