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旅車成為市場主力這件事,已經從乘用、性能、豪華等,開始延續到旗艦等級區間,各種高端品牌陸續推出頂級高端豪華休旅,從車王之王 Rolls Royce、Bentley,以至於 Lamborghini、Auston Martin 等跑車品牌,皆推出休旅產品,而對於本就更專注於市場主流需求導向的 Mercedes 自然也透過旗下各子品牌推出對應車款,國內市場近期則是透過新世代 GLS 車系一口氣滿足,各種金字塔頂端消費者需求。
Mercedes 這次為國內市場導入新改款 GLS,一口氣就是三款動力與各種豐富的衍生規劃,當中包含 Benz 旗下的 GLS 350d、GLS 450,以及高端子品牌 Maybach GLS 600 等。而本篇主角可謂車系中堅車型 GLS 450,其蘊含許多新亮點,包含動力系統是應用新世代直列六缸渦輪動力,更是 Mercedes Benz 首度為 GLS 車系導入汽油動力,這讓該級距買家在選擇汽油動力的同時獲得更多的舒適性,而不用花費更高的價格選擇性能化的 AMG 車型,不只舒適性和價格友善些許,日常稅賦與節能油耗等條件也放寬不少。

說白一點,過去 Mercedes Benz 旗下 GLS 車系販售陣容中,乘用車款皆以 350d 或其它柴油動力為主,若想要汽油動力車型,只有排氣量更大、汽缸數更多且設定更趨性能化的 GLS 63 AMG 可以選,雖然有動力更大,也有不太過激進的行車模式可切換,可仍不比存粹的舒適設定友善,更何況對於 GLS 目標買受族群來說,動力不見得是首要考量。而現在則是多了 GLS 450 這個 3.0 直列六缸搭配 EQ Boost 輕油電動力車型可選,各方面都更合乎日常使用需求,市場策略運用靈活不少,對於銷售自然是利多於弊。所以說,這回 GLS 改變的不只是車輛本身,還銷售面的侵略性。
至於車系中新導入、也是新發表的 GLS 600 Maybach,則是等級、定位截然不同的車款,後續我們也有專門報導向各位介紹。

除了自家銷售陣容之外,Mercedes Benz GLS 450 目前在國內市場有些對手,主要當然就是 BMW X7 和 Audi Q7 兩位,定位上三輛車相仿沒錯,可在耳目一新的層面上,不得不說 X7 和 GLS 確實吸睛些,畢竟 X7 問世不久、GLS 方才改款,而 Q7 說真的本質不差,可要論旗艦等級身份,的確不比 X7 和 GLS 來得強烈。不過,話雖然這樣說,但就車輛本質來說,Q7 依然是輛相當優秀的大型豪華休旅,且其蘊含的科技養分不比 X7 與 GLS 差,就是在品牌形象下有表現層次略有不同。退一步客觀說,我個人會覺得,X7 保有更高的運動或自駕成分,Q7 很適合低調買家家庭用,至於 GLS 不只各方表現都很到位,還在豪華氛圍鋪陳上是級距翹楚。
翹楚很正面也很沈重,可會這樣形容絕非沒有原因。GLS 貴為大型豪華休旅,應該著重空間、舒適等市場在乎的真切使用層面上。在我看來 X7 還是有難以捨棄的操駕流傲氣,Audi 則是強調呈現科技的角度與體驗,而 GLS、特別是 GLS 450,沒有強調運動性,科技涵養與呈現也恰到好處,同時與豪華兼容並蓄,無疑是在這個級距中達到最出色的平衡,也會是消費市場最需要的樣貌。畢竟帶著一家老小出門,要顧慮的不是自己爽,大家都要舒適愉快才能造就一趟好旅程。

至要說安全性三者在伯仲之間,基礎安全、駕駛輔助一應俱全,比較起來實在沒什麼意思。站在客觀角度上,我不會特別推薦誰最好、誰最值得買,都看到這個等級,經濟考量不會是最大問題,走一趟展間親自體驗一下,選擇自己最順手、最喜歡才是真的,因為每個人的喜好真的不太相同。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規格,前文提到 GLS 這次共有三種車型動力,其中 GLS 350d、GLS 450 是採乘用定位,分別透過柴油和汽油作為動力來源。350d 柴油是老朋友就不多說了,3.0 柴油渦輪、286 匹、600 Nm。450 汽油是新面孔,台灣賓士首度為國內市場 GLS 導入的非 AMG 汽油動力車型,動力是新世代直列六缸渦輪引擎,排氣量 3.0 加渦輪,還有 48V 輕油電系統輔助,使其在低速起步提供力道輔助,同時減輕引擎出力負擔,提升節能油耗效率;除了燃油引擎 367 匹、500Nm 動力外, 48V 輕油電系統還額外有 22 匹輔助動力,讓即便是 GLS 這尺碼超過五米二、濕重超過三噸的龐然大物,仍有百公里加速 6.2 秒的能力。
- 頭燈
- 尾燈
- 前臉
- 水箱護罩
- 前保桿
- 選配圈胎
- 車側輪廓
- 後保桿
- 內裝
- 駕駛介面
- 儀錶
- 左側功能 1
- 左側功能 2
- 左側功能 3
- 左側功能 4
- 左側功能 5
- 左側功能 6
- 左側功能 7
- 右側功能 1
- 右側功能 2
- 右側功能 3
- 右側功能 4
- 右側功能 5
- MBUX 1
- MBUX 2
- MBUX 3
- MBUX 第二層
- MBUX 第三層
- 按摩座椅
- 加熱功能
- 洗車模式

方向盤受到 AMG Line 套件加持,採用銀色、平底設計,雖然造型與功能性不比正家 AMG 方向盤由的出色,可把握、操作回饋感都相當出色,盤徑設定也恰好。

中控螢幕下方有一排空調系統快捷操作按鍵,可以快速切換空調溫定、模式等,而再下方即是無線充電版與兩個 type C插座與車用12V 插座。此外,兩只中央扶手杯架,具備保溫保冷功能.不只放置物品還能讓愛恆溫。

杯架後方,則是 MBUX 的類比型操作模組,雖然說是類比,但也是透過觸控方式進行操作,搭配幾個快捷按鍵切換功能。

至於攸關車輛行駛的車高設定、避震器軟硬設定、變速箱模式、循跡防滑、陡坡緩降模式等操作按鍵,則是在 MBUX 類比操作模組後方。

中央扶手內空間寬敞平坦,同時還備有另一個 USB Type C 插座可以使用,擺放物品也相當便利,且其空間之大,要擺放寶特瓶也沒問題。

作為頂級旗艦車系,GLS 全車系都配備柏林之音音響系統,透過遍佈全車的揚聲器營造音場,再以細膩的音質提供出色的聽覺饗宴,不管是交響樂還是流行音樂,其出色的聽覺表現都足以讓耳朵懷孕了。
- 第一排座椅
- 通風、加熱、記憶
- 門板杯架
- 第二排座椅
- 加熱、電動調整
- 左右獨立空調
- 門板杯架
- 三冷氣初口
- 第三排座椅
- 獨立設備
- 第一排
- 第二排 1
- 第二排 2
- 第二排腿部條件
- 第三排
- 第三排腿部條件


另外,空間上值得一提的是前文也有說到,只要能電動就不讓你手動,這個概念貫穿 GLS 三排所有座椅。雖然不是首次出現在大型休旅車上,但這依然是一項相當豪華的功能,至少不用費心、費力手動操作座椅,而且使用的時候只管按鍵不要按錯,其餘一切都會自己歸位,或是達到你指定的位置。這在使用便利性上真的挺好。就想你個位都是超級奶爸、奶媽,帶這孩子也不想在街邊、停車場狼狽喬椅子是吧!?是說就連我們自己都玩了幾遍,雖然有時候還是會出現LAG,但最後還是會依照指令變化。
- 七人座後廂(355公升)
- 五人座後廂(890公升)
- 兩人座後廂(2400公升)

接下來針對車輛動力和、盤反應介紹和試駕分享。Mercedes Benz 首度為國內市場導入,非AMG的首款汽油動力 GLS 450,為的就是滿足級距買家,對於汽油引擎輸出特性,運轉平順度的要求。此外,而伴隨動力系統持續進步,GLS 450 如此龐大的身形,也已然不需要龐大的 V8 引擎為核心驅動車輛,透過 3.0 升直列六缸渦輪引擎,搭配 48V 輕油電系統,便可滿足驅動車輛的表現。這具新世代直列六缸引擎,應用品牌旗下多款車型中,甚至不乏經過特調的 AMG 車系,在本質上有著先進技術,開發前期就考量到輕油電系統加入,因此在引擎運轉提供動力時,能與其搭配發揮最完整、平順的動力輸出。
367匹(EQ Boost 22 匹)、500Nm 這個動力數據,不能說特別強勁,畢竟要驅策總重超過三噸的 GLS,其百公里加速 6.2 秒,雖然看似有點差強人意,但其實也已經比馬路上至少六七成以上的車還來得快,更別說 GLS 其實對於加速性能的依賴性不高,反而需要的是平順、線性好控制的動力曲線,才能與其身份、定位匹配。而關於這點,不論是 NVH 工程的進步,還是動力系統的運轉平順度,甚至是 EQ Boost 的輔助,GLS 450 引擎啟動進入怠速的過程,平靜到讓人驚訝,還以為試駕的是電動車。

排入D檔起步開始加速,就算動力數據讓人覺得差強人意,可駕駛回饋上倒是給人十足信心,湧現動力相當飽滿,而伴隨舒適的底盤設定,很難會讓人有直接大腳地板油全力加速的動作,而是循序漸進的提速跟上車流,這樣的過程 GLS 450 完全展現出大型豪華休旅車風範,一般常規道路行駛的出力需求,都是足以滿足需求。動力系統加速線性飽滿、懸吊反應順如絲滑、轉向系統亦同,是一輛身形龐大開起來卻讓人十足放鬆的頂級休旅旗艦,完全遺忘對速度的嚮往,不會讓人想要加快速度結束任何一趟旅程,因為GLS 行駛的每一里路,都是享受。
此外,試駕 GLS 450 還選配一項關鍵套件,這無疑是讓乘坐舒適感昇華至另一境界的忠臣,E-Active Body Control 進階主動車身控制系統。這套系統不僅能有類似於 S Class 的 E-Magic Body Control 功能可以偵測前方路面提前讓懸吊反應處理外,應用 48V 電壓電控切換的避震器、氣壓懸吊系統,都是 GLS 450 舒適性封頂的關鍵配備,讓超過五米二身形的巨獸,有著如同 S Class 般如魔毯漂浮的舒適性。

再者,這個套件中,還有主動彎道側傾、越野輔助等功能。主動彎道側傾是為了營造出真切自然的駕駛狀態而存在,否則該套件會讓 GLS 450 不論是行駛直線道路、彎道時,主動調整懸吊軟硬度與支撐性,消弭側向應力營造幾乎沒有側傾的乘坐回饋。至於越野輔助功能,就是早些陣子網路上相當火紅的「跳跳車模式」,透過氣壓懸吊系統快速充放氣使車身彈跳,搭配四輪驅動系統讓車輛自行脫困;雖然這有真實的功能性,但我們沒有刻意讓車輛受困後脫困測試,但倒是在一般路面上玩了幾次這個「跳跳車模式」,有趣、好玩,但最後頭真的是挺暈的。只是這個套件可不便宜...要價41萬元,一輛市場入門房車可就去了...

是時候來做個總結,GLS 車系定位上無疑是 Mercedes Benz 休旅家族旗艦,各方面表現當展現出品牌當家特長,包含豪華性、舒適性、操控性、科技性等,都在這個級距中拿捏的恰到好處,畢竟一輛大型豪華七人座休旅車的市場需求,和中型休旅、甚至轎車、轎跑車是不一樣的,主要需求依然是舒適性,而非彰顯運動性與科技性,這讓 GLS 在該級距中處於優勢中。
不過,這回 GLS 全新改款登台,來的不僅是 Mercedes Benz GLS,同時還有Mercedes Maybach GLS 600,就算是截然不同定位的車款,還是掠奪許多原本應該照射在 GLS 上的聚光燈,因為那是一輛層次完全不同的正格頂級高端四座豪華休旅,不只奢華程度差距頗大,售價也有兩倍之多。而且他就只有四座,如果你是因為機能而看上 GLS,那 GLS 600 Maybach 真的看看就好,對此接下來我們也會有更詳細的報導為各位介紹。
Mercedes Benz GLS 450 4MATIC+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六缸24V汽油渦輪+EQ Boost
排氣量:2999c.c.
最大馬力:367匹/5500~6100rpm(+22hp EQ Boost)
最大扭力:50.9kgm/1600~450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九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雙A臂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前275/45R21、後315/40R21(標配)
輪胎規格:前285/45R22、後325/40R22(選配)
車身尺寸:5213mm x 2030mm x 1823mm
軸距:3135mm
車重:2460公斤(乾重)/3230公斤(濕重)
